大连之爱——故乡之旅感怀
文章来源: 点缀2011-12-06 15:04:45




雨夜中的大连星海湾广场


 

大连之爱

——故乡之旅感怀



这是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又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我对这座海滨之城充满了太多的眷恋,太深的感情,太难望的记忆。她的气候,她的整洁,她的蓝天绿水、阳光沙滩,都令漂泊在外的我魂牵梦绕,无法忘怀。所以拜访她之后整整半年,却不知道该怎样落笔来述说我对她的别后印象。直到今天,我才有了决心把观感形成文字,公布出来,在2011年结束之前了却一件情感上的重负。


飞机由深圳起飞,三个小时后正点飞抵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飞机还没有降落我就开始兴奋起来,不断地通过飞机上小小的弦窗向外张望。终于可以看见了那蔚蓝的海水,那若隐若现的城市轮廓,瞬间这些景色就不再模糊了。可能是白天,天气又好的关系,飞机很快就进入降落状态。


我还没反映过来,就听见飞机着陆的声音,接着就是在跑道上急剧减速的轰鸣声,这时我惊讶地发现在跑道的左侧,机场的铁丝网外面竟是一排排居民楼,楼前是马路和广告牌。此时正有大货车在马路上奔驰,好像就在跟降落的飞机比肩赛跑。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在记忆里没有这样的场景。离家时,机场跑道外面就是起伏的丘陵,根本没有建筑物。短短的十六年不就是弹指一挥间吗?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而且不可思议的是,机场的左右都是街道纵横,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机场好像成了电车站,火车站,搬到了市中心、闹市区了。


机场的设施有了些扩大,但改变不大,远远比不上深圳机场的宏伟大气。这令我有些失落。看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机场的硕大繁忙是一个参照系数。这么说家乡这些年没有太大的发展吗?至少在机场这个看点上就远远落后于深圳了。


行李交付的速度还不慢,基本上是人到了领取处,传送带就开始转动了。很快也发现了我的旅行箱。提出来,装在行李车上,开始向行李厅外面等候的人群走去。为了考考表弟的眼力,我故意戴上了墨镜,推着行李车煞有介事地出现在下飞机的人流中。


来接站的表弟从小住在我家,长大后他对我家的感情不次于对他父母的感情。我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在跑前跑后,里外张罗的。说是表弟,其实就是亲弟弟一样得亲。


果然被我考住了,他竟然没有看见我,倒是我先看见他的。我喊了他一声,他听见后惊喜地跑到我面前,说:“哥,你真能闹,还戴上了墨镜。”我哈哈大笑,开怀不已。


我仔细打量了他,还好,英挺的样貌还在,但是沧桑的痕迹还是隐约可见。我说:“你还没变!好像还越来越精神了。”他闻听连忙笑着说:“哥,你可是没变,你刚才从门口走出来时,我都不敢认你,又精神,又帅气。就像个年轻小伙儿。”我们彼此吹捧着,在欢快的笑声里,又回到了小时候在一起的那种亲密的感情中了。


把行李装上车后,汽车就出了机场停车场,一看眼前的景象,还真是让我的紧张成为了事实。原先,出了机场是一段城郊路,除了零星农房,就是田地,山野。现在可好感情已经成了一个生活小区了。各色各样的住宅楼宇鳞次栉比,街道错综。


原先从机场出来怎么也要开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市区的,现在,出了机场立即就是市区了。就像是原来香港的启德机场,就在市区内的海边上。所不同是大连机场比它还深入群众生活,四周都被建筑与居民紧密包围了。


表弟告诉我,把我安排在星海湾的假日酒店下榻。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是我在的时候没有的。这条路由机场直通星海湾和旅顺方向,是进入市区西部的一条新通道。果然这条路是全封闭的高架道路,能够大大节省这一地区的人往来机场的时间。


我坐在这里,眼睛却在车外。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都好奇。可是与刘姥姥不同的是我是由深圳过来的,在看这个大观园之前已经看过了一个大观园,所以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参照物。


同我离开时比,这座城市是大不一样了,各种楼房拔地而起,而且都挤在一起,好像已经没有空地了,很多楼宇都建在了半山上。不过看看这些已经建好和没有建好的半成品楼房,我心里是一阵的难过与失望。怎么我的家乡不仅失去了往昔的明媚与灵气,还自毁武功成了一个内陆乡村的三流县城!


那些丑陋的楼房,高也不高,矮也不矮得横七竖八地组合在一起。令天际线杂乱无序,也令城市没有风格。当年我走的时候这座城市比深圳好过许多,现在跟深圳已经不在一个等级线上,远远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都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这座城市还像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工地,汽车过后,街道上尘土飞扬。


表弟看我脸色不对,关切地问:“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这才知道我的表情一定是吓到了他。连忙说没有什么,可能是累了。其实是真的心里不舒服啊!好好的一座城市,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呢?我小时的记忆一点儿都没有了。


我在心里暗暗叫苦,看来这座城市缺少人才啊!这个市长真是形同犯罪。难道一座城市的发展能没有规划吗?怎么能这么杂乱无章的建设呢!人才都哪里去了?城市规划专家都哪里去了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才知道还真是让我不幸而猜对了,这个城市的父母官在市民的心里形象极其不佳,口碑很差。就是他升职到了省里,老百姓还骂他,说他好的人不多。当官当到这样的程度真是可悲啊!


一位网友有一篇著名的网文,题目就是“你知道东北吗”,其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我们东北,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有一年内最分明的四季,有丢下一粒种子就生长的黑土地,有丰富的石油,有无尽的矿藏,有茂密的森林。。。”


然而“党派到这里来的官员往往思想最左,政策最残酷,愚民最彻底,管辖最严厉,最呆滞。”可见,一个人为官一方,即使他清廉正直,两袖清风,可是他不作为、无所建树,也不是好官,也是一种犯罪,是另外一种更可怕的为害乡里。这座城市的今天,就是对这个人或是这群人的无情控告,他们将背负骂名。


车子开到我要下榻酒店的小区,我的心情才开始好了一些。这个星海湾是填海造地建出来的,原来是一个盐场,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小时候到了这里就像是到了郊外,十分荒凉,又是个很广大的区域,可惜了它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


到底还是有深具眼光的人,大连市政府成立了星海湾经济开发区,十几年过后,这里就成了这座城市最为靓丽的文化休闲地区。其独具匠心的新式建筑群与宏大新颖的广场,吸引了每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她的与众不同,她的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


我住的旅馆就在这个广场靠近星海公园的一侧。当行李放下,在十几层高的旅馆房间里向外张望的时候,海景山峦尽收眼底,这就是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同她有血浓于水的关系。如今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看着乡景,听着乡音,呼吸故乡的空气,心绪起伏,百感交集。这应该是一次落叶归根的预演。


在接下来的十四天里,我早出晚归,目不暇接,应酬不停。陶醉在乡情,亲情,同学朋友之情的包围中。吃到了想吃的家乡口味的山珍海味与家常小吃。在迷失的街道,在儿时住过、玩过的地方,在昔日的校舍,在时髦华丽的高档消费中心,流连忘返,感叹于物质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的不可捉摸,面对家乡的变化,令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原乡人大开眼界,唏嘘不已。


而且越是深入地观察与体验了这座城市的最新魅力,第一天下飞机时的不快便只停留在那个特定的时段,那个特定的记忆里,也不再干扰我的情绪与心境了。在一系列实地探访中,我沿着这个城市里,我成长过程的每一步脚印重新走了一遍,在心里不断浮现出那时候的情景、心态与记忆。


这次回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父亲扫墓。父亲一生老实厚道,与人为善,从来都是看别人比自己强。小时候我真的以为他是什么都如人,可是长大后我才发现,他其实很有才华,是他那个领域的权威级人物,他的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只是他实在太谦虚,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他没有能在世上多活一些年日,令我痛心疾首。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我回去三天后就是一个周末。周六早上我早早地起床,穿上正装,系上领带,收拾停当,等候表弟的到来。他准时到达,并且买好了两捧鲜花,还带上了一瓶上好的白酒。我激动地上了车,跟着表弟向墓园驶去。墓园坐落于大连与旅顺之间的路上,离旅顺还有一段距离。虽说是周六上午,路上的车还是不少,在施工路段还要堵车,折腾了快有一个小时才到达墓园。


这个墓园位于一个叫做玉皇顶的山丘上。墓园背靠山岭,面向大海。苍松翠柏环绕,环境非常之好。我去的那天阳光明亮,气温宜人。面对一个这么好的风水宝地,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了很多。我心里暗想,爸爸你长眠在这里,真是好得无比啊!怪不得儿子在外那么得有如神助,原来都是你在这里休息得好,得到了你高兴的祝福啊!


父亲墓地的位置很好,也够大,上下左右没有什么干扰。我仔细看了他的墓碑,又前后左右地看个遍,这时表弟已经把鲜花和白酒摆放在墓碑前的基座上,说:“哥,开始吧。”他要我先来,他站在我身后侧面默不作声,一脸肃穆。


我走上前站好,身体向前倾,给父亲三鞠躬之后轻声地说道:“爸爸,儿子来看你了,儿子来晚了。。。”话还没有说完,泪水就蒙住了双眼。。。之后,表弟上来行礼,跟我父亲说话。


临行前,表弟要我跪在地上给我父亲磕头。我跪在父亲的墓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才恋恋不舍的起来。之后表弟又去磕了三个头。该回去了,要不是表弟中午还有别的约会,我是不想这么快就往回赶。我很想在父亲的墓旁多呆一会儿,就是什么也不想,只是坐在那里就好。


在下山的路上,我对父亲的墓地的环境赞不绝口。我说我看见他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息,我真是高兴又放心了。我说这里太好了,真是风水宝地,有山有水,有树,有阳光,哪个方面都好。我表弟看了我几次,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有什么话要说呢?


他终于没有忍住,还是说了。他说:“哥,我说一句话你别不高兴哈。当初买这个墓地时都有考虑。”什么考虑呢?原来将来我母亲百年之后会同我父亲合墓在这里。而且那里也有我的位置。就是说到时候,我也可以跟我父母在一起,在这同一个墓地里。听到表弟这么说,我又惊讶又高兴,我连忙说:“太好了,太好了,我喜欢这里,我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我欣慰之极,喜悦之极。将来还能跟父母相聚,而且又是在这么山清水秀的地方,真是太让我喜出望外了。写到这里时,我的泪水一直就没有止住过。


为了让我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能有更紧密地接触,中途表弟还让离开了星海湾的酒店,搬去了位于劳动公园东侧的凯文斯基大酒店。这个由德国人经营管理的五星级酒店,就坐落在我儿时的家一街之隔。


劳动公园是我童年的快乐园,在那里度过很多时光。放学了在那里玩耍,考试了在那里背复习题。可是除了这座公园,原来所有旧城的面貌都没有了。站在街角,我吃力地辨认着记忆里的那些街道与建筑的位置。要不是有表弟指点,我是怎么也无法从现实穿越回那个时候了。巨大的变化让我这个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都找不到原来的家和学校了!


人的存在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是有渊源,有传承的。所以人要怀旧,要认祖归宗。在我爷爷还活着的时候,我问过他我们家的来历,他说我们的祖辈从他往上第六代就由山东到了大连。我问山东哪里?他说:山东省登州府。终于我知道了,同多数大连人、东北人一样,我也是山东人,我的祖先也来自那里,我们是山东省登州府人氏,虽然那里早已经没有了还能够认识的亲属。


半个月的回乡之旅转眼就过去了,在离开的那天我情绪不振,从早上起床就郁郁寡欢。中午同表弟、朋友等在宾馆共进午餐后,就去了飞机场。办理好手续,与表弟、亲朋拥抱告别,之后独自一人向安检口走去,回头望望送行的人还站在那里向我望着,我向他们挥挥手,转身进入了隔离带,泪水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


回乡之旅就这样地落幕了。在期盼与激动中开始,在留恋与不舍中结束。在回程的飞机上,在以后继续思念与回味那些在故乡停留当中的一些细节时,让我对故乡的过去和今天,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大连这座城市,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很有规模与风格了。最近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民国时中国的一些老照片,其中就有四张是大连的街景和车站。最让我惊讶的是大连人引以为自豪的中山广场,在那个年代就有了。那幅老照片的中山广场(当时叫大连大广场)的景象,与现在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就是说大连的市容那个时候就是现在这种框架了。所不同的是楼房高了些。人口多了些。


解放后的大连,以她独有的特色,始终彰显着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魅力。那里宽阔的马路,舒适的人行道,良好的街道排水系统,众多的广场,颇具特色的建筑,专业的市政建设,还有她的管道煤气的设施,令这个城市的硬件在国内众城市中独占鳌头。


可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前20年里,她确实没有明显的进步,不进则退便成为没有商量的事实。我这次回去看到她到处是工地这件事,就足以说明她起步晚了。深圳已经开始进入软环境的建设了,大连却还在为她的规模而努力,而且现在才刚刚修建地铁。


沈阳做为东北的最大城市,她的环境与基础都与大连有所差距,可是最近十年她发展很快,据到过的那里的人说,她现在建设得很大气,很有规模,到底是大城市,一个转身就有一个华丽的不同。这就是问题所在。


抛开人治的因素,大连这座城市可能是与她的地理限制有关系,她三面环海,市内平地又不多,所以始终发展不起来,同深圳相比,同沈阳相比,她就是一个精致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繁华的都市。她的名字里虽然有个大字,可是她不算大城市,还只是个有点儿年头的小城市。


而且大连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始终是她的软肋。一个城市的名片就是她的报纸,恰恰是大连的报纸很少表现出该有的文化性,这让人很失望。不要说跟深圳的报纸比,就是跟省会沈阳的报纸都无法相提并论。


这令人很脸红。一个景色优美的城市,各项工业又门类齐全,还有那么多的大学,有的还是颇有名气的大学,可是文化怎么就这么得不成气候呢?说明这个地方还是小,吸引不来一流的人才。如果这里的地方官又是武大郎开店,那么她的窘境就更会雪上加霜了。


在大连的市中心区的友好广场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黑白格相间的足球模型。那是大连曾经的骄傲,她的足球队有过光荣的战绩。就算是她的足球在鼎盛时期,把一个硕大无比的足球摆放在一个城市最显眼的地方,都是一件最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足球踢得再好能有一个城市的经济与民生重要吗!所以这也是大连的经济没有能够搞上去的一个根本原因。为官者膜拜的是什么,他重视的就是什么。


如今大连的足球队早已名落孙山了,而且中国男足从中国足协开始也早已经臭名昭著了。那只足球却还在那里岿然不动,远远望去真是肮脏不堪,丑陋之极,而且它也阻挡视线,我在那里拍照的时候,很难避开它,极其令人讨厌。


一个已经过了气的荣耀和它的图腾,还在那里不合时宜地伫立着,这件事情的本身就说明是多么得不可思议,也说明那些管理这座城市的人,是多么得不知与时俱进。这个景物与周围的环境因为看上去很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了。


我小的时候,常听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祖国是母亲,故乡是母亲中的母亲。这次回乡之旅发现了家乡的落后与丑陋,说明也许她原来就是如此,只是我那时没有鉴别能力,没有看到真相。


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漂泊与历练,看问题开始趋于理性与客观了,又因为离开了,所以更爱她,更想念她,那么一旦重回她的面前,也会更敏感,更容易看到她的缺失或不足。这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缘故吧。


所以不管怎样,她还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她就是一身的不足,我还是爱她,思念她,向往她。那里是我人生的开始,也必定是我人生的落叶归根之处。所以,我还是要回到她的身边,哪怕她被别的城市远远地甩在身后,哪怕她就是个城市,不是个都市,甚至就是个小县城。怎样都好,反正爱你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