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蛋白模型一日游 (二)总结
文章来源: SwiperTheFox2019-07-15 18:13:00

一。 科学进展的多线程, 复杂性与引用的规矩。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就算是本文,有的更详细的模型在前,更粗略的模型在后。 这是科学进展的正常状态。 科学进展不象课本里那样是一条直线往前走, 象计划好一样一个里程碑又另一个里程碑的。 各个实验室,各个学派, 各个的研究题目的研究多线程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这一点也体现在经典模型的引用上了。 

1966 年公认的经典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不是“第一个”提出的。 在Jardetzky 之前就有了诸多机理的雏形,他自己似乎也没引用所有的文献。   用综述的话说:The model is based on early description of membrane transport function [1, 4 , 5] and was first formulated in a strict sense by Jardetzky.   并且该综述也没有包括所有的有关该模型的文献。  比如老阎老板喜欢引用的那篇。 

我不清楚老阎的老板是不是不知道这个经典,所以一直没引1966。  然而他在综述里引的是另一个人Widdas (1952).  后来又承认, 这个模型不够好,并引用了七八十年代的文章支持the concept of a single-binding site , alternating-access model.  注意这些文章都比大阎的早 (另有一篇97年的综述), 如果这是大阎与他老板的背景知识的话, 大阎说自己发明“一个接一个”的机理也是完全不正确的。 

关于引用的规矩:引用的一个功能是给他人credit.  承认他人重要的贡献。 但这是secondary.  引用的首要功能是要求科学家说话要有根据。  一篇科研论文论据大多数来自文献, 一点点地进展来自自己的实验与推理。  同时也证明自己不是抄袭别人的。 只要证据充足即可,不需也无法引用所有看到的有关文献,更别提在综述里间接提的。  自然杂志要求引用不超过50篇的这个硬性规定就说明了这一点。 引用不但要有关, 支持推理与结论,并且只能引最相关的。

二。 谁发明的葡萄糖蛋白转运机理? 

谁发明机理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范围太大。 准确的说, 是一代一代科学家前仆后继发明的,其中包括阎,也包括颜。 阎虽然有贡献,但在汗牛充栋的研究里没有突出地位。  所以Pao综述里详细讨论机理时没提阎,而是提的另一篇文章。  那篇被讨论了机理的文章排不上号,没有被综述讨论机理的大阎的文章更排不上号。

并且模型这一词有可能理解上有歧义, 比如与经典模型一致的喇叭口是个模型,大阎验证十二个跨膜区中的一个有三段也可以说是个topological model.  Pao综述里指的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如果用“同源性“的概念主观估计一下机理的通性与特异性的话。 葡萄糖转运机理 70%是基于Alternating Access, 15% transporter in general, 10% secondary transporter 4%糖, 1%葡萄糖。 从机理的角度看, 在我看到的文章里,只看到了颜研究的第一家族的特性性, 与阎研究的第四家族的区别。 除了与葡萄糖生化研究的特异性外,没有看到葡萄糖转运相对其他糖转运的特殊性。 

事实上, 颜的GLUT1是uniporter, 而大阎的UhpT是antiporter 。  目前在讨论机理时有看过对uniporter 和antiporter机理的区别,没见到葡萄糖与其它糖转运在机理上的区别。 就是说目前的研究还没发展到具体研究葡萄糖的特殊转运机理的时候。 大阎在1993发展出葡萄糖转运机理这句话不成立。 否则大阎应该可以说出他的文章哪些地方只适合葡萄糖而不适合其他糖,或者第四家族,或者MFS的地方。

如果说将来有人继续研究小颜的第一家族,到应该引用小颜。因为小颜揭示了第一家族的特殊性。  

三。 为什么颜宁的研究重要,颜宁为什么红了。

颜宁不是第一个结晶膜蛋白的, 也许也不是第一个结晶人体膜蛋白的。为什么红了? 除了所谓的宣传和颜宁本身(相对科学家)外向的性格, 更重要的是对病理及制药的应用有很大的贡献。 

从医学角度看, 人们急迫要解决糖转运机理以解决诸多如糖尿病, 癌症等医学问题。  颜宁的研究与医学直接相关。 事实上颜宁在2019已经开发出了利用结构治病的方法。 

Engineered XylE as a tool for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and ligand discovery of the glucose transporters GLUTs

具体糖蛋白突变造成的病症见凡人的文章。 论葡萄糖运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