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铁路当初为什么放弃了周口甚至是当时河南的省城开封,而选择了漯河和郑州?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13-05-09 09:02:00
漯河与周口, 这是我多年前来来往往和生活过的河南城市, 一直有着不同一般的感情, 时不时总要在网上找找有关报道, 一日剪刀底下这点东西, 转给大伙看看.
“由于袁世凯的狭隘与偏见,周口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开封也因此受到连累。袁世凯不但没有照顾好老乡,反而使周口一带的经济滞后了半个多世纪。”这是周口市文化局干部谭天在《周口晚报》发表文章《袁世凯与京汉铁路》时阐述的观点。他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干预,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绕道漯河而偏离周口,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命运,造成了今日周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历史之痛。

京汉线穿越周口优势大
    在清代,周口是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是豫东最大的商品、货物贸易集散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周口还是闻名全国的军事重镇。曾国藩曾连续上书清廷,指出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安徽临淮,河南周口四处驻兵的重要性,特别是周口,它是豫东和京师的门户。而在京汉铁路经过漯河之前,漯河只不过是一个小土寨,名叫漯河湾,经济实力弱,人口不过几千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行政村。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漯河都没有优势。 
    京汉铁路计划从周口经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它的地理优势。从明代中期以后,周口就是一个水旱码头,南船北马兼而有之。单说旱路,从汉口到周口,从周口到开封,这是一条通往北京的官道。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从汉口到周口,从周口到开封,到安阳、北京,这是一条最直的也是最佳的路线,实际上,这就是清代从南往北的官道。前两年,在论证发展周口市区域经济的时候,有专家指出,从周口往北到北京,往南到武汉,往西到西安,往东到连云港,周口正处于一个中心位置。
袁世凯有能力改变京汉线
    当时清政府没有经济能力修筑京汉铁路,于是采取借外资修路的办法。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买办盛宣怀。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干儿,也是袁世凯的结盟兄弟。
    1899年,山东开始闹义和团运动;1900年,义和团闹到北京;紧接着,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光绪和慈禧逃到西安;1901年9月初,李鸿章与各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形势动荡不安,修筑京汉铁路从借款到1901年年底,虽已经过3年半的时间,但实际上只修了卢沟桥到保定这一段。1901年11月初,李鸿章死去。1901年11月17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之时,也是京汉铁路全线复工的时候。虽然盛宣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但铁路经过的地方又归当地督抚管理,何况袁世凯还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如果袁世凯对铁路的修建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盛宣怀会一百个买账。
    在京汉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协调行政管理,清政府规定,京汉铁路的北段由袁世凯监修;南段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监修。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如果想让京汉线走周口的话,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为什么袁世凯不主张铁路从家门口过呢?袁世凯有自己的想法。
    照顾家乡
铁路西移百十里
    袁世凯对修筑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所知甚少。当他看到京汉铁路从周口经过的蓝图,不是高兴,而是担忧。当时卢沟桥到保定铁路沿线修建了不少天主教堂,这一段是义和团运动最激烈的地区。义和团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同时,也焚烧教堂,拆毁铁路。这给镇压义和团的袁世凯留下铁路沿线不安全的印象。他认为,铁路如果从周口经过,离他的老家项城太近,打起仗来,易遭兵匪之患,百里之内不得安宁。为了家乡的安全,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他建议铁路西移一百多里地。铁路督办和工程师只好照办,结果,京汉铁路从周口西边的漯河经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担心铁路容易引来战火殃及老家项城的袁世凯,在1916年6月病逝后,却安葬在彰德(今安阳)一处紧邻京汉铁路的墓地里……
    至于京汉铁路为何绕过当时的省会开封,《清史稿·交通志》上的记载表明,在那时的技术和资金条件下,张之洞设计铁路具体线路时,把黄河桥看做修筑卢汉铁路最紧要的环节。开封一带的黄河,是著名的悬河,被称为黄河的“豆腐腰”,如果选择从开封建桥,不但建桥投资大,建成后的风险也非常大。因此,张之洞设计的京汉铁路线路才拐了一个弯儿从郑州经过,从而成就了郑州这座城市20世纪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