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落款”
文章来源: 深秋的红叶2022-01-28 10:07:19

日出日落,每天都一成不变地循环着;旭日夕阳,每天都沿着既定的轨迹往复着,然而,阳光迸射出来的朝霞晚彩,每天都魔幻地在天际挥洒出一幅幅变幻莫测,又无法复制的绚丽画卷,令它亘古不变地成了文人笔下的青睐、摄友镜中的热宠,世人为之而忘我追逐的理由。

 我,虽然也是一个热衷于迎阳送日的人,不过,对红日冉冉升起的观赏热情,还是敌不过骨子里那股不愿早起的惰性,因而,在我的记忆里,从来就没出现过为追迎“日出”而披星戴月的那种疯狂。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与“日出”有缘相遇了,然而,两年前的一个清晨,一个绚烂的“日出”,在不经意间以一份惊喜闯进了我的视野,成为我今生第一次与“日出”的邂逅。

那次,我乘夜航从美西飞美东,早晨5点多降落。当我从出机口往机场出口行走时,无意间从走道的落地窗往外看,竟然被所见之景震撼了!停泊的飞机背后那片天幕上,弥漫着一片美奂绝伦的迷彩,犹如被朝阳泼洒出的一幅云蒸霞蔚的瑰丽画卷。是上天的眷顾吗?让我这个慵懒之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这样与一个摄人心魄的晨曦不期而遇。那一刻,忘情的我,赶紧拿出手机,留下了这份霎那永恒的“艳遇”。

相比于迎日出,送夕阳对我来说就简单多了,无须披星戴月赶早不说,离家不远就有一处观日落的天然佳所——一个海湾湿地公园。虽然说,在疫情之前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里,下班途中伴我归家的落日余晖总是在行色匆匆间被冷落,周末专程到公园看夕阳,也是很偶然的事情。不过,防疫宅家模式开启之后,那个近在咫尺的海湾公园便成了我的“放风”之地,而“目送夕阳”也随之成为我宅家生活的日常了。

日落看多了,对霞光的惊艳,便从“初恋”般的狂热慢慢归于“相濡以沫”的平淡;对黄昏的寂美,也从雀跃的陶醉逐渐变成醉心的融入。当我全神凝视那一轮缓缓下沉的落日,便仿如听到夕阳在诉说今天西行的故事,我自己也融进了一个个写满喜怒变幻的黄昏。

当天空万里无云,清澈如布时,夕阳是寂寞的。湛蓝的天幕在斜阳黄昏里渐见凝重,再与橘红的余晖相染成紫。那一轮没有云彩相伴的落日,拖着疲惫的身躯,散着渐弱的余光,孤独地在那片被蓝紫相映得有些神秘的天际里缓缓沉去,为黄昏印下一枚孤寂的“落款”。那一刻,寂寥的天空,静谧的黄昏,浑然让整个世界安静得让人呼吸都不忍加重,生怕会打扰夕阳的“归家”,破坏这份黑暗前的安宁。

当天空云彩缤纷时,天际是热闹喧嚣的。涣散的云朵、绚丽的霞光缭绕着即将离去的落日,像是在为它举办一场盛大纷繁的送别派对。那一刻,夕阳在簇拥的祥云间从容地下沉坠落,直至消失在西地平线,为黄昏印下一枚喜庆的“落款”。夕阳“归家”了,却把绚烂的余晖留给了云彩,辉煌了天际,从而成就了云一场场稍纵即逝的美丽,也营造了天一个个血色浪漫的黄昏。

当天空乌云汹涌时,太阳就被禁锢在阴霾的背后了。那时候,我们虽看不到落日“归家”的步履,却见被遮挡的夕阳竭尽全力地在浓云间迸发出一束耀眼的光芒,为厚重的黑云镶嵌了一圈亮丽花边,仿佛在证明它的存在纵使悄然,却并未缺席。同时,也给黄昏戳下了一枚带着“冲破藩篱”之霸气的“落款”。

当我们观日升、送日归时,往往都喜欢、或者说情不自禁地以喜悦与带来光明的朝阳相伴,把伤感留给抛下黑暗的落日。然而,太阳只有一个,今天的落日,便是明天的朝阳;今天它给黄昏的谢幕封缄,明天便为晨曦的启明开篇。因而,送日其实是迎阳的开端,迎阳也是送日的序曲,如此往复,便有了岁月时光,世人又何须为它的起落而悲喜?

日升日落如是,人生的相逢别离不也一样吗?每一场相遇,都是离别的始发;每一次分手,又将成为下一度重逢的起点,如此更迭,便编织了友情,我们又何不把人生的聚散看得淡些?聚时尽欢,别时无憾,以欢愉为每一次的相聚印下一枚完美的“落款”,如此甚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