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赏析
文章来源: 飘尘永魂2010-07-03 01:33:51

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赏析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①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①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
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
“标签”之作。诗作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
是公子驾到了。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
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
上几分“梦”态。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
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
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
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
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有一千个评论家
,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
不过我认为徐氏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现抄录如下:
    “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
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
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
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
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
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
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
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
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
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新月”的态度》)
    这里说的既是“新月”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那
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
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落叶》、《话》、《青年运动》等)
。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懊恨所
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人们张扬生
命中的善,压抑生命中的恶,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他要摆脱物
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这是怎样的一个梦
啊!它决不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之类的恋爱苦情。这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虽然到头来总不
负黯然神伤,“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从这一点上,我们倒可以推
衍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一层积极的意义。
    由于这首诗,许多人把“新月”诗人徐志摩认作了“风月”诗人。
然而,当我们真的沉入他思想的核心,共他一道“与生命的本体同绵
延”,“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我们自可以领略到另一个与我们错
觉截然不同的徐志摩的形象。
                                                      (王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