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百合花
文章来源: 飘尘永魂2010-04-10 04:05:26





我有一位最好朋友,
他就是主耶稣,
他使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
好比山谷中百合花,
洁白、纯净、芳香,
惟有救主耶稣圣明最完美。
痛苦悲伤他怜悯,
忧患时他安慰,
他对我说他永住在我心内!
他是山谷中百合花,
灿烂明亮晨星,
他是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
他除去我一切烦恼,
担当患难忧伤,
战胜试探他做我坚固保障。
为他我愿舍弃一切,
抛弃心中偶像,
他用全能臂膀保守我安康。
纵使亲朋离弃我,
撒旦试探引诱,
依靠耶稣心中平安有希望。
他是山谷中百合花,
灿烂明亮晨星,
他是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
他必永远不离开我,
时常陪伴身旁。
我必信靠耶稣效法主榜样。
他是磐石给我力量,
使软弱变刚强,
心灵饥渴他赐吗哪做灵粮。
将来升天见主面,
同享极大容光。
到达快乐彼岸生命水流长。
他是山谷中百合花,
灿烂明亮晨星,
他是饥渴心灵常能得安慰!

这是一首19世纪的赞美诗,
這首聖詩是根據雅歌二章一節:
「我是沙崙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
和啟示錄廿二章十六節:
「我是明亮的晨星。」而寫的。
這首聖詩是根據雅歌二章一節:「我是沙崙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和啟示錄廿二章十六節:「我是明亮的晨星。」而寫的。

 

  歌詞的作者傅萊( Charles W. Fry, 1837-1882 ),英國人,十七歲時在衛理公會信主。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建築商,傅萊繼承祖業,他的三個兒子也隨他工作。 他們都喜歡吹管樂器,父子四人組成了「傅氏樂團」。 1878 年救世軍在當地展開活動,不受居民歡迎。 傅氏父子建議在室外吹奏管樂吸引群眾,至為成功,是為救世軍銅管樂隊的濫觴。 傅萊經迫切陡驷幔?K於放棄了祖業,專心為救世軍工作。 他是救世軍樂隊的首任指揮。

 

   1871 年美國的名新聞記者海威爾寫了一首詩「小木屋」( The Little Log Cabin Down the Lane ),講述拓荒者以草根拌泥造茅舍的精神,並配以西部民謠的曲調,一時大受歡迎,風行流傳到英國。 傳萊聽到了,很喜歡它的曲調,就寫了「谷中百合花」,配上它的曲調。 後經孫基( Ira D. Sankey )改編,曲調稍緩。

 

  孫基在他自傳中曾提到,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很愛這首聖詩,去做禮拜時,總是要她在教會司琴的阿姨彈這首詩歌。她自副歌學起,學會了全首。 她甜美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會眾。 翌冬,美國苦寒,小女孩不幸感染了白喉,在病中,她不時吟哼「谷中百合花」。 臨終時,她要求母親為她唱這首歌,而她就在歌聲中含笑回天家。她家人雖悲傷她的早逝,但自這首詩歌得安慰,珍惜由這首歌留給他們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