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够了,为什么你总是不满足?灰狐狸来了!
文章来源: yy562019-09-11 09:31:29

 

有一老兄,常常换工作,每次都能得到三四个聘书,常常纠结来纠结去,选了之后还总是后悔。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倒不如拿到一份聘书,就傻乎乎地接了,踏踏实实地去做,大概还更高兴些。

有一小妹,玩股票,每次都是大挣一把之后,贪心大起,最后赔的血本无归。

更有那大叔,本来有个才貌双全的娇妻,偏偏又看上了娇艳的小秘,美滋滋的没几日,就尝到了前不见娇妻,后不见小秘,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滋味。

还有一好朋,二十多年前发誓一生要走50个国家。结果一走就走远了,昨天她告我她已经走过了100个独立国家;欧洲46国,亚洲26国,非洲16国,美洲10国,澳洲2国。可结果呢,审美疲劳到看美景已经很难激动的程度;出门超过半个月就会想念舒适的北京生活,期盼着结束颠簸不定的旅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家,“向上螺旋”一书的作者Alex Knorb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幸福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常常迷恋于我们没有和不能拥有的事物上,从而产生一种不快乐和不满足的感觉。所以他认为走向幸福的第一个台阶就是问问自己“我感激的是什么?” ,开始训练感恩你所拥有的,从而走向知足者常乐的境界。

有句神经学认可的古老格言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工作。”

在纯粹科学术语中的幸福被称为Hedonia

它是这么定义的

Hedonia: Diener's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迪纳的主观幸福感(SWB)

     Positive affect   happy, joyful, fun, etc.  

      积极情感-快乐、快乐、快乐等

     Life satisfaction  

      知足常乐

     Low negative affect   

      少的消极情感

 

我想,是时候学学法国人“够了”的快乐哲学,读读蒋勋先生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帮助你改变你幸福感的触角。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

其实不一定。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就像宗教或哲学里所谓的“圆满自足”,无欲无贪,充分地活在快乐的满足中。

这和“禁欲”不一样。好比宗教有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宗教,不成熟的宗教就是在很快、很急促的时间内,要人做到“无欲无贪”,所以提倡禁欲。成熟的宗教反而是让你在欲望里面,了解什么是欲望,然后你会得到释然,觉得自在,就会有新的快乐出来,这叫做圆满自足。

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一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挞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会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

这里面一定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吧!

我觉得每一次重回巴黎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找回这么多人的自信。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静静的,不想去惊扰别人似的。

譬如冰淇淋店的老板,他卖没有牛奶的冰淇淋,几十年来店门前总是大排长龙,但他永远不会想说多开几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种“够了”的感觉,那个“够了”是一个很难的哲学:我就是做这件事情,很开心,每一个吃到我冰淇淋的人也都很快乐,所以,够了。

这种快乐是我一直希望学到的”。

 

悄悄地,灰狐狸来了;

悠然自在,懒散地卧在半黄的草坪上。

松弛的脊背没了灰的无精打采,

倒是神奇的阳光,给了它如碳石般黑蓝的灼灼光彩;

耳后的橙红荡漾着满满地喜悦。

 

 

晒太阳?外面可是100F°

等小松鼠?它们避暑去了。

没了诱惑,也不用使出上树的独家绝招,上蹿下跳。

挠挠痒痒,悠闲放松的它,享受着午后的宁静。

 

 

我轻轻地敲了敲窗子,

它直立起身体,转身

好漂亮地狐狸!

白白的颈项。尖尖的嘴巴。

 

 

 

 

我使劲地敲窗,

  • 它回转头
  • 它站起身,
  • 它迈开了步

 

它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从此它再也没出现。

一见钟情的灰狐狸,

你来该不是只为给夏天的我,一个热烈的惊喜!

或者告诉我,看看就行了,别太贪,我没兴趣和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