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团圆
文章来源: 南山碧竹2017-01-04 10:28:49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给自己留下点文字。以后回头看看,省得自己没心没肺的都给忘了。
 
儿子回来过节,在家里住了一个礼拜。像往常一样,主要是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去玩。但是,很明显的,他把留下来陪我们的时间增加了。他说,在他的朋友中,他是个罕见的特例,很少有人像他这样什么都和父母说的。他说,你们也很奇怪,什么都说,就连living will 这样的事情都会拿出来讨论,而且就像讨论别人的事情一样。我们哈哈大笑,本来嘛,什么都说,就是咱家的传统。

这次好像是一个反转点。以前是我们给他,我们是阳光雨露啊,给他水分,给他照耀,他是棵苗,成长着。到了十几岁,二十出头,我们虽然是民主的,尊重他的,但却还是认为我们还是在经验上,能力上可以给他指导,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分享的方式才不会引起他的逆反。
 
可是此刻,我完全没有那种感觉了。事情反过来了。我们几个小时的聊天,天南海北,他聊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对政局,对历史,对所读的书,各种评价,观点,他的价值认可...我在一旁并没有更好的想法可以给他,反而,倒是有很多收获和启发。和我退休前的工作状态比,他已经比我那时候更得心应手,更自如了。他的一些评价和观点,有点像快刀子割肉,听上去一愣,再咀嚼一下,然后想,嗯~,有道理。 当聊起我们自己的现状,想法,他显出一份特别的耐心和理解,温和地回应着,他对我们的态度让我想起猫爪子,把尖利的指甲藏起来,只是肉头头软软的伸向你。哟,我真的老了么?不由得想。此刻,我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完成了与我们之间的超越。有些失落,有些不甘,更多的是安慰,还有温暖。
 
我还是那句老话,他很普通,普通到在人群中一回头就找不着的那种,上个普通的学校,找了个普通的工作。可是,就是在这一切普普通通中,会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觉得一份融融的暖意。他很仔细地问我锻炼完了的体力恢复速度,酸痛的部位,持续的时间,蛋白质的摄入量。然后,给我提出饮食上可能的问题,他觉得我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还有就是手把手的教我怎样用hardroller做练习,加速肌肉的疲劳恢复。给我做示范,然后看着我练习,给我纠正动作。他还和他的朋友咨询,确定他给我的建议是得到更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朋友的认可。
 
和他爸爸更耐心,我们一起出去吃饭,他发现给爸爸点的 Mannhattan Cocktail,爸爸很喜欢,他就第二天陪着爸爸去liquor store, 仔细给爸爸讲解他的酒的知识,给爸爸买了好几瓶平时爸爸自己舍不得买的好酒,回家一边聊天,一边配鸡尾酒,让爸爸尝,一直调到爸爸喜欢的比例。然后告诉我比例,怎么调这种鸡尾酒。其实,他俩的口味是有一些区别的,但爷俩真像,共同的都是喜欢酒,喝了酒话多啊。他们都有同样的坏毛病,东西乱扔啊,跟在后面给他们收拾。
家庭,是一个很神奇的组合,我常常暗自惊叹它的亲和的气氛和能够给人带来的力量,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在这个神奇的力量上,又会惊人的相似。
 
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在很多事情上是属于后知后觉,歪打正着的。比如,对孩子的养育,尽管我已经很尽力了,但是,由于我的认知,能力,精力各方面的限制,和很多的妈妈比起来,还是很惭愧的。再说了,他从小就是一个滚刀肉,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主儿,返回头看看,自己的作用不大,但他歪打正着的向着我满意的方向发展了。他是一个有着哲学倾向,批判性思维的人,还带着一份淳朴和厚道。
 
他是一个自省的人,很注重自己的个人成长,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弱点,并有计划的改进着,学习着。这一点,我很赞同,一生的路长着呢,今天你走到哪里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有意识的去成长,去自律,去提高。希望每一年回头看看,都有可以让自己满意的收获。和他相比,我挺不满意自己的,尤其是在读书方面。但又一想,我去年的任务是养病呀,能恢复到今天这个程度,还是应该给自己点credit的。2017年,打算还是以养病为主,外加锻炼和学习。
 
上天确实给了我和老游一些别人没有的苦难,但给了这么一个儿子,还挺好的,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