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状告哈佛歧视,是否太离谱?
文章来源: bxie2015-02-25 06:45:43



华裔状告哈佛歧视,是否太离谱?


解 滨
 

最近纽约市华裔警官Peter Liang被控过失杀人案,引发了华裔社会的不满,许多华人去白宫网站联署请求撤诉。对于这事件美国华人群体看法不一。 在今后的几个月中,美国华裔群体将面临一个争议可能更大的案子,这就是一些华裔正在酝酿控告哈佛大学在录取亚裔学子中采用歧视性做法。

根据《世界日报》的一则报道,起诉方的法律依据是:亚裔高中生进入一流名校时,SAT分数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西语裔高出270分,比非洲裔更高出450分。但亚裔在任何一个SAT分数段的名校录取率都是最低的。 在同样的分数下,录取率比白人低67%,比其他族裔更低。此外,许多品学兼优亚裔高中生,不但有高分数,也获得过诸多奖项、还有表现出色的课外活动,却依然被常春藤名校拒之门外。 这阻碍了亚裔在美国获得资源。

这个官司于去年11月17日立案,目前还没有进入法律程序,但已经开始在美国华裔社会掀起涟漪。  支持这一诉讼的理由十分明了也简单:在美国各大学的录取新生的过程中,报考学生的各科分数仍然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如果各族裔的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即便对亚裔学子的录取分数线略高于别的族裔,这尚可理解。 但亚裔的录取线和其他一些族裔的录取分数线有如天渊之别,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其中可能存在的歧视了。 另外一点也值得注意,这就是多年来哈佛对亚裔学生的录取几乎每年都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录取率上,加上前一个问题,这不能不令人深信哈佛大学在录取亚裔学子时使用了一个“quota”也就是配额。 而这种限制性的配额是违反美国宪法的精神的,是明显的歧视。  歧视是美国社会的大忌。

华裔社会反对这一诉讼的理由也十分明确,我进行了一下归类:首先,去年哈佛大学录取的亚裔学生已经占全部学生的20%,这明显高于亚裔在美国的各族裔中的比例,不存在歧视。 第二,哈佛大学是私立大学,其财政来源不是政府和纳税人的,有权自己决定录取标准,别人无权干涉。 第三,完全按照分数录取是国内的做法,哈佛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考分只是多个因素之一,不能按照录取分数的高低评判其录取是否存在歧视。 第四,华裔社会应该抛弃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传统观念,不要以为去名校读书是唯一的成功途径,要学会多方面发展,不上名校照样可以成功。  第五,这场官司是滥诉,必败无疑,只能给华裔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给人家一种“胡搅蛮缠”的印象,让主流社会看不起华裔,影响华裔在美国社会的发展。 所以,这一场官司太离谱!

笔者看双方似乎都很有理,很难确定哪一方更有理, 于是做了一些调查。

首先,笔者好奇,长春藤大学又不止哈佛一个,类似的对亚裔学子的高难度录取并非仅存于哈佛大学,可以说所有的长春藤大学以及其他一些第一流的大学都有类似的情况,为什么诉讼方专门找哈佛大学“单挑”呢? 笔者判断,这可能是因为在私立大学的新生录取方面,哈佛大学是其他各大学的“标杆”。  如果“打败”了哈佛大学,其他各大学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第二,  哈佛大学究竟是根据哪些条件录取新生的,笔者阅读了一些文章以及查找了一些数据,我同意哈佛并非以考分为唯一的录取标准。  我也同意,哈佛确实录取了很多真的很优秀但考分并非拔尖的新生。 但是,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究竟是什么,我似乎看不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轮廓。 媒体上总是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哈佛新生的质量,例如某新生曾经去非洲救助某种疾病的患者,某新生家境贫寒但坚持上学,等等。 但如果拿哈佛录取的所有的新生一个个看过去,这样的励志故事就没有那么普遍了。  换句话说,哈佛录取的大多数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非都有那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例如,我们敬爱的习大大的女儿就被哈佛录取读研,她感人的事迹有哪些?  还有,薄熙来书记的公子薄瓜瓜也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毕业的,瓜瓜优秀在哪里?  可以说,哈佛录取的新生中,具有那种传奇故事的只是凤毛麟角,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 有的被拒绝录取的亚裔学子,似乎不光学业拔尖,也有不凡的社会活动成绩。 那么我就好奇了,哈佛的录取标准究竟是什么?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公开的标准,那么是不是就容易“黑箱操作”?

第三,“黑箱操作”也不一定就是种族歧视,但如果被查出来种族歧视的存在,那哈佛就惹上麻烦了。 很多华裔同胞认为只有公立机构必须杜绝歧视,私立大学不必遵守,这就错了。  美国联邦法律禁止歧视,即使是私人企业或私立大学也必须服从这一法律。 但是美国又有一个“平权法”,也就是“Affirmative Action”(AA),保护少数族裔的权益。  哈佛作为私立大学未必就必须执行AA,但歧视任何族裔还是不行的。 亚裔和非裔、墨裔都是少数族裔,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法律问题。  从最近几年的几个最高法院的案例来看,法律似乎在向有利于亚裔的方向慢慢倾斜。 这里第一个案子是德州Fisher vs. UT-Austin的官司,最高法院决定退回巡回法院重审。 第二个案例是去年最高法院“upheld Michigan's controversial ban on affirmative action in public college admissions”。 这两个案例在网上都可以搜到。 虽然这两个判例都不能直接使用到华裔控告哈佛录取歧视的诉讼案里,但具有很明显的参考价值。

第四,要搞清楚哈佛的“黑箱”里面究竟有没有“歧视”的存在,这不能光拿那些统计数据说话,还要看看具体的录取过程。 这里面就可能很玄妙了。  如果拒绝一个学生的录取是因为分数太低或社会活动不出色,这些是可以写到纸上的“硬指标”,经得起法律挑战的。 但如果拒绝录取是基于种族的,那就有可能违反美国法律了。 到现在谁都说不清楚哈佛在拒绝录取亚裔学子时使用的是哪些理由。  这一次的起诉方面的领军人士是一位白人专业人权社会活动家Edward Blum。 他为这一诉讼案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harvardnotfair.org/,并希望所有被哈佛拒绝录取的亚裔学子去那个网站注册登记,向他们提供被拒绝录取的具体信息。 估计他这样做就是为了从许多被拒亚裔学子的事件中搜罗一些具体的证据,看看哈佛究竟是不是有歧视之嫌。  

照这么看来,美国华裔状告哈佛歧视性录取一案,并非胡搅蛮缠、空穴来风。 我个人认为,这场官司并非滥诉,还是值得一打的。  哈佛大学本身的录取过程对外界来说确实一直是一本糊涂账。 通过这个官司公众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哈佛的新生录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录取的标准究竟有哪些,以及他们是如何应用那些标准的。  至于哈佛大学对亚裔学生的录取中究竟有没有歧视,通过这个官司可以了解。 你不去打这个官司,怎么就能够一口咬定没有歧视呢?

这场官司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澄清法律上一直很模糊的若干问题,例如平权法案(AA)到底是不是硬性规定大学招生一定要按照各族裔的比例进行照顾。 这些问题可能要最高法院来回答。

我并不对华裔究竟是否能够打赢这场官司抱多大的希望。 但我认为,即使这个官司是100% 要失败的,但只要官司放在那里,就能逼迫哈佛大学以及所有的长春藤大学还有美国其他名校严肃地检讨一下他们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政策。 也许他们对待亚裔学生的做法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至少让他们检讨一下,也是好的。  如果通过这场官司查出来哈佛大学确实对亚裔存在某种歧视,那岂不对亚裔更有利?

这场官司即便失败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亚裔学生从此就会被主流社会冷眼相看,让主流社会觉得华裔“胡搅蛮缠”。 恰恰相反,我认为还会有利于增进主流社会对亚裔学生的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各族裔的融合。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年佛罗里达那个黑人孩子Trayvon Martin被墨裔白人Zimmerman在住宅小区枪杀的案子。 尽管黑人在法律上的努力失败了,但现在谁再胆敢那样持枪杀害一个到住宅小区闲逛的穷人孩子?  这就是进步意义。

我们华裔重视小孩教育这本身是没错的,但确实不能把宝都押在“名校”上。  我同意,上名校并不等于成功。 但任何人都不可以人为设限,剥夺任何一个族裔的孩子在同等的条件下上名校的权利。  不迷信名校,上不了名校和被人为限制上名校的机会,这是完全不同的几件事。

最后,我呼吁那些被哈佛拒绝录取的亚裔学子去http://harvardnotfair.org/ 网站登记注册一下。 即便您自己觉得没有被歧视,也不妨去注册一下,至少帮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统计数字。

关于这件事您怎么看? 欢迎读者批评、切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