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话当年
文章来源: 大坐家2009-10-02 04:15:24

各朝各代都有移风易俗的举动,小到穿着服饰,大到思想意识,都要做出新朝新气象的样子,远的不说,蒋介石在三四十年代就推行过“新生活运动”。但是,动静最大的当属毛泽东时代。以致移风易俗,这并不通俗,相当古雅的词,竟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亿大陆人耳熟能详的四个字。

 

风俗的形成有两条轨迹可循,一是自下而上,一是自上而下,更多的时候是后者发挥作用。因为话语权、影响力、控制量、主动性掌握在统治阶层或统治阶级手中,寻常百姓不能不被动而行。磨道里的驴如果妄图走出自己的路,结果如何?别说主人手里的鞭子不答应,它眼睛上蒙的罩子也让它不知路在何方。何况上之所好大都是百姓艳羡的好东西,比如宫廷美食,贵族生活,豪宅宝马,三妻四妾,挥金如土。能够奢侈,谁愿节俭?能够提升,谁愿下放?

 

上个世纪中国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移风易俗运动,都是自上而下以革命的名义倡导推动的。蒋介石的目的偏重于生活习惯的改变,他认为“革命即生活形态之改进也”。因此,他提倡所谓生活“三化”: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其中有朴素、节约、卫生、识字、禁毒和刻苦耐劳等诸般要求。有意思的是,在军事化上,它主张向日本人学习,用冷水冲澡,强身健体。不晓得邓政委酷爱凉水擦身,是否响应了委员长的号召?不过总的来看,到四九年前的十几年里,该运动被连绵不绝的战争冲击得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力。

 

毛泽东时代的移风易俗不仅涉及生活方面,更主要的反映在思想上,它要“改天换地”,弄个“天翻地覆”,矛头直指“封、资、修”,誓言“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它所触及的方面之广,影响的人员之多,深入的地域之阔,都是空前的。尽管实际上它是强制性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带着浓厚的群众运动色彩,仿佛件件桩桩全是大得人心之举,人人都欢呼雀跃衷心拥护积极响应。凡是经历过的人,肯定都会留下极为深刻难以磨灭的印象。

 

 与其相对,传统习惯势力和所谓“和平演变”势力,也在抵抗与改变着移风易俗的走向。

 

 毛泽东的移风易俗,打碎了传统,却阻挡不住历史惯性;提倡了朴素,却伤害了美好愿望;标榜了纯粹,却忽视了复杂多样;他热衷革命,却忘记人心思静;他强调主观能动,却对抗不了客观规律;他渴望超凡,却难敌世俗;他播撒过良种,却无法从根本上铲除杂草朽木;他甚至不惜以丑恶抵御丑恶,用黑暗遮盖黑暗。他失败了,带着些许英雄末路的悲壮失败了。

 

 毛泽东失败了,自然另一边就胜利了。他们并没有嚣张气焰,大部分时间里摆着灰溜溜的姿态,就凭手中货物的成色诱惑人。然而他们黯淡的光点远比毛的巨大光环更加吸引人,一旦毛的光芒熄灭,他们就成为唯一的耀眼中心。对他们褒也好,贬也罢,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他们调动激发了人心固有的向往欲望,赢得了胜利。

 

我在文革前,尚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少年儿童的眼里,没有阴暗龌龊的影子,只有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在革命口号和旗帜下,天天挂在嘴上,响在耳边的,全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世界革命。日常聊天,在孩子话题之中,夹杂着印度支那局势、南非种族歧视、古巴革命、南斯拉夫反抗苏联等等,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如果没有,反倒叫人奇怪,怎么还有这种眼中无世界,胸怀无革命的人。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肚子,饿得走路打晃,照样念念不忘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那时真的相信,我们生活在最幸福的国度,最幸福的时代。

要说小孩子懂什么思想,鬼都不信。我们只会牙牙学语,机械背书。与思想相比,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我们更大,它主要集中在生活俭朴上。学雷锋,脑子里留下一双补了又补的袜子;学前辈,满眼全是草根树皮,外加一条没煮烂的皮带;看《年轻一代》《千万不要忘记》,倍增讲吃讲穿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罪恶感。那时物资匮乏,忧患意识强烈,许多长辈都是从农村或小城镇穷人家里出来的,有不少穷亲戚要接济,所以周围多为不讲究或没条件讲究的家庭,花天酒地,服饰华丽的人家从没见过,顶多吃穿够用,干净整齐些。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一位长辈去世,他老伴难受地说,他一辈子连缎子被也没盖过。记忆中,家里几乎没有添置过东西,很少买新衣服。当然也不是穿补丁摞补丁的百衲衣,那是万恶旧社会的标志。同学中差不多都是这样,兄弟姊妹相承,多是旧衣服。看见别人在非年非节的日子穿出新衣新鞋,往往要怀着难以言传的复杂心情,围拢嘲笑揶揄,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穿新鞋,踩三下”,颇类武侠小说中的丐帮。

 

那时,除了逢年过节,人人里外光鲜,不显特殊外,我一般不喜欢穿新衣服,而钟情于颜色发白,半新不旧的。每当家里让我穿新衣上学,浑身不自在,老大不情愿。一到学校,有空就跳进沙坑,使劲打滚,磨呀蹭啊,拼命想让它赶快变旧。母亲不明其中奥秘,常常跟人感叹男孩穿衣服太费,布票不够用。但是假如由此认为我有艰苦朴素的思想,恐怕也是误解。我并未达到真正发自内心认定“俭素为美”,只是怕同学笑话,同时,家里条件也不允许“穷讲究”,再说整个社会环境如此,经久成习,如此而已。

 

真正有俭朴思想的人,应该是置身富裕之家,而不喜奢华,有条件,却不愿炫耀摆阔。比如北宋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本人又是当朝大官,。他有十分充裕的条件,但“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他已经自觉地将俭素为美的思想,融入生活与生命,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出身贫寒,家道穷酸,说他朴素,岂非溢美之词。

 

毛泽东时代的艰苦朴素大抵属于后者,没法子呀,不得不这样。所以它经不住冲击,抗不住诱惑。一到条件改变,穷奢极欲,一发不可收拾。也许,少儿时的印象太深,真的于潜意识中把俭素当成了“传家宝”。所以在我眼里,当今中国,奢靡之风甚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曾摆出“酒池肉林”的商纣,夸奢斗富的石崇,富可敌国的和珅,这些历史上的污点,竟是今人争相追效的灿烂辉煌。且不说豪门富户搜刮挥霍,单看引领时尚潮流的电视节目,充斥着对人性弱点的强刺激。任何一台晚会,无不是极尽铺张之能事,勾得台下垂涎三尺意未足。生活水准提高了,是值得庆幸的。国家富裕了,也应该贺喜。然而升平了,糜烂了,整个社会奢靡了,腐败了,就让人无法强颜欢笑了。如今,还有人会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吗?

 

如果说上世纪两次移风易俗,都有从不同程度抑制和改变人性弱点的企图,那么现在世风时俗的更易,则是对人性弱点的膨化。追溯它的发展轨迹,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奢靡会带来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还是导致衰亡?历史上总是有人不停地喊:有鉴于三代,有鉴于颓汉衰唐,有鉴于弱宋乱明,却总是无人理会。再有几个屈原投河,再多几个谭嗣同洒血,花天酒地狂欢的人们会清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