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家属的经商与温总个人的追求
文章来源: 玄野2012-11-01 12:20:24

温总家属的经商与温总个人的追求

玄野

纽约时报刊登的关于温家宝家属从商发财的秘闻以及其后国内派系的海外发言人爆出的所谓中央消息人士传递的内幕,在海内外华人中掀起惊涛骇浪,堪与时下美国飓风一争锋芒。这本应该淡然处之,算不上丑闻恶行的事情居然能造成这样大的冲击,原因何在?就在于国人对钱的过度关注。不顾他人死活而肆意敛财的人有这个问题,玩内幕交易坑股民的人也有类似问题,搁置一切生命的需要为国家民族积累财富的老一辈是这样,忘我忘家工作为自己事业打拼的当代人也是这样,看别人花天酒地自己内心失衡而要求均贫富的人更是这样。

首先,我们看曾经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并为所有东方人耳熟能详的传统理念如何界定。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从当代国人的表现看,民众的仇富仇官心理是错误的,但是应该谅解,因为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本就是人性中比较难以达到的境界。富裕阶层中纨绔子弟的无状行径则不容宽恕,因为富有而不骄傲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我们考虑到那些横行于街市的人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富二代这个事实,我们就应该将指责的矛头直接对准其父母长辈,责其在教导上的失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从这段论语中,我们能体会到子贡和孔子的境界差异。子贡的话基本还是人在与物欲诱惑的拼搏中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停留在道德信条层面。孔子的话已经是人超越物欲的羁绊,而畅游于精神世界了。孔子的这段话并没有涉及到灵魂解放状态下应如何行事的细节问题。

温总是个追求理想的人,是拥有权力之后希望对达成社会秩序做贡献的人。但是,有一点他做得不好,就是过于执着于理想的追求,在处理和家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上缺乏智慧,导致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欲速而不达的尴尬结果。追求理想是个人的境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和同事下属。比如说,他妻子很可能无法做到象他这样淡薄名利,导致夫妻关系紧张而在出国访问时从来都是只身前往。其实,这并没有那么必要,夫妻关系首先是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归顺,而不是证明二人必然的志同道合。只要不作恶,志趣不同应该不影响夫妻形象,因为家庭这一概念和精神灵魂追求并没有从属关系。同样从这一角度出发,不同信仰的人同居一个屋檐之下应该不构成任何必然的矛盾。信仰是个人的事情,绝对不是家庭的事情。世界上的灵魂的集合构成的是离散空间,任何两个相异灵魂间的距离都是一个恒定的常数。灵魂是信仰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信仰中家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比陌路人之间的距离近。人不能要求陌路人皈依到自己的信仰和精神追求上,当然也不能这样要求家人了。灵魂和信仰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你要尊重别人的追求,不管他是俗到酒池肉林,还是雅到清风明月,都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可以劝解探讨,不能强迫与鄙视。这样的策略可能更容易说服别人转向精神上的追求。显然,温总在儒家的积极治世方面太多执着,在道家佛家方面的超脱稍显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