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一次难忘的驾车之旅
文章来源: 如山2024-05-27 07:51:25

与儿子一次难忘的驾车之旅

如山

(修改于2024526日,星期日)

驾车环游美国是我来美国后的一直愿望。但今次从西北到东南跨越用了6天时间选择驾车并非在“游”,目的是创造一个父子俩单独谈心交流的机会。让我多了解些他,也让他多了解些我的经历。

因为这次儿子是前往工作岗位,真正的独立离开了。在东部读书是离开,但还不是完全的财务离开,而这次是财务也完全独立了。在机场准备坐飞机返回西雅图时,望着儿子驾车绝尘离去,心中充满欣慰,但也有一丝遗憾与内疚,一丝失落与惆怅。

欣慰者,在于儿子用四年半的时间读完了通常需要6年的大学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从财务与时间上说,也省了一年半的开支和增加了一年半的工资收入。一负一正超过20万美元的收益。最主要的还是他找到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儿子喜欢大城市生活,更喜欢户外运动,西雅图应是最佳选择,波士顿也很不错。他在读书假期在西雅图与波士顿工作的公司都很希望他能到他们那里工作,提供更高的工资、股票与其它待遇。但他还是选择一个偏远的小城市,原因就是那里的工作内容符合他的梦想。说得“高大上”些,他是参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工程设计制造。

遗憾与内疚者,是因为我在他小时未能花更多时间伴随着他的成长。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赚少些钱用更多的时间伴随小孩成长。钱可以将来再赚,或者不必赚太多都可以。但时间却无法回头。传统上中国的男人理所当然负起家庭的财务与未来,因此对子女总容易有疏忽。其实能够陪伴孩子的主要时间段只是小孩teenage之前,当小孩进入teenage,常常会有些反叛与冲突,特别是在美国这种无权威与高低之分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小孩。这个体验算我给小孩还在teenage之前的父亲一个提醒与忠告,特别是生活在海外的。为什么特别是父亲?因为母亲很多时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都更长。

儿子之能够成熟得快,主要也在于他个性。他从小独立,几年级跟随学校野营就从来不让父母帮忙准备行装,都是自己拿个学校给的清单一个个放;大学期间每个假期都是工作度过,并且在学期间也远程做公司的顾问,帮公司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

一路开车过来,我们交换很多观点与想法,范围很广、内容很杂,从介绍我自己的经历,特别是童年、少年的饥饿与青年的争取学习、工作,到跨越国家与地区的挑战。儿子分享他的学习、将要工作的内容、在学期间的趣事,到人类未来发展、面对的问题,每代人所面对的挑战等等。

我从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成长起来的中国,来到美国这种讲究平等、藐视尊严的文化氛围,慢慢习惯平等对待小孩,希望跟他们成朋友。说美国是藐视尊卑的文化,反映在小孩没有“师道尊严”的习惯,从小反驳老师、指出权威人士的错误的行为司空见惯。这种不以权威马首是瞻的氛围成就了无数敢想敢干、推翻前辈与权威观点的创新人才。

我们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向小孩学习,年轻人永远代表着未来,无论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多牛、有多少工作、社会与人生经验,都必须不停学习才能勉强知道新东西,更何况知识结构与经验的局限,年长的人往往无法学得了新东西,很容易就out了。我一向不主张凭自己的人生经验“推”小孩学这个学那个。而应该跟随他们的兴趣,提供鼓励与支持,让他们从小自由发挥、自由选择。有朋友问过我有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小孩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其潜能不应被束缚,带局限性的导向学习,很可能扼杀一个天才。你怎么知道你的小孩不可能是下一个马斯克呢?

有些朋友,特别是国内的或者国内来的谈起小孩的未来,常常问我为什么不指导孩子去接我的班呢?帮人打工能有多少钱?还得被人管。我的“班”就是小地产商、地主。原因是这些国内朋友没真正理解美国的小业主“地产商”与“地主”,以为是国内的“高大上”概念。我们这些美国的小业主小地主自己都自嘲为“掏粪工”,可知道其中的艰辛。进一步说,就算做小业主做地主能够赚多些钱,但人生的快乐并不是与赚钱多少成正比,更不是人生的最大意义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有愉快的心情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所以,小孩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这代人历经苦难与艰辛,有很重的危机感。所以大多数从大学开始都是奔着什么工作最稳妥、什么最能赚钱的行业去,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兴趣和个人优势而去选择。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父母们永远说不完、永远争论不完、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没有一个适合所以人的模式。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这才导致世界上几十亿人也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因人而异”才是正确的选择与正确的答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并且,时间是单向流动,没有一个办法去测试“如果当时选择了另外一个方法或者行动”会如何。

愿每个人、家庭都健康快乐与和谐过好每一天。

谢谢阅读。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