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老去
文章来源: 木愉2013-04-16 17:42:17

 

异国老去

 

木愉

 

下班顺路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久违的同胞。他显得很热情,跟我说个不停,还不时把手伸出拍打我的手臂,表示亲热。聊了一会,他说他有一个建议,问我感不感兴趣。

 

我当然不能说不感兴趣。于是他就告诉我:“我们儿女都大了,一读大学,就离开了家,不用我们再操心。我们的时间也因此多了起来。时间多了,得找点事情干干。记得你也爱书法,我们组织一个书画社,怎么样?”我答:“当然好,这样吧。你就把旗帜打起来,我一定来参加。”

 

其实,我倒不像他设想的那样百无聊赖。白天要工作八小时,剩下来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周末虽然有两天,往往也是没有一点落寞感。周末去上班,最惋惜的就是周末过得太快。

 

在异国生活,跟在祖国的生活大不一样。在祖国,朋友熟人亲人很多,就算不主动去联络,被动的应酬也多得照应不过来。在异国,尤其在华人少的地方,华人跟社会的联络是非常淡漠的。如果没有工作,打发大块的时间的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有的人生性自我圆满,虽然没有什么癖好,一个人呆在家里,也显得很自如自得自在。可是大部分人却不一样,有寻求友情和社会接纳的需要,不然就会抑郁而无法自持。

 

而在我看来,在异国生活要不感到孤独,投身社会的圈子固然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自我圆满上下功夫。要获得自我圆满,光有修炼是不够的。或者说,修炼必须有所附丽。修炼好比形式而已,还需要丰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包括各种爱好和活动。

 

我之所以觉得业余时间局促,周末过得匆匆,是因为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干。一周有三个晚上要跟球友打乒乓球,又有写作的嗜好,既要完成专栏的定额,还有好多的生活题材企图诉诸文字。更不用说现在而今眼目下,还有好多家务事要做。于是,我就感到在支配时间上捉襟见肘。即使老去,儿女都到外面成家立业,我在空巢里依然会在这些嗜好的支撑下,过着快乐而充足的时光。

 

前面那个熟人成立书画社的主意,也不失为不错的排遣时光的方式。但如果现在要我就参加进去,我其实还是有点勉强的。等到颐养天年的时候,我当然会把它作为一个优先选项。老去的时光,对于我来说,一定不会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