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 第四次研讨会发言摘编
文章来源: 荷美2017-04-09 15:58:37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
第四次研讨会发言摘编

文/中国文化报记者-罗群 整理

图/舞蹈中国-刘海栋

 

 
 

由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湖北省文化厅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2016年9月5日至9日在武汉举办。为充分发挥展演的导向示范和学术交流作用,演出期间,首次开展了“一场一评”,即为每一台节目举办一次研讨会。国内艺术界知名专家、艺术家齐聚一堂,对舞蹈创作的观念和方法进行集中研讨。

 
 

 

互动交流

大家都可以在我们平台最右下角点击

“写留言”

留下您的宝贵观点,

您的观点也会被各位专家评审所看到!

白 淑 湘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曾参加过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从前十届的比赛到第十一届的展演,转型非常顺利,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新的开始。我们这次展演可以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先认识自己的美,经过了各美其美阶段,才能够美人之美,最后达到文化的自觉,让展演进一步为发展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展演在美学层面奉献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它们是为关心和喜爱舞蹈艺术的广大观众而存在的。这些作品不仅包含着历史积淀,也体现着当今的时代特征。希望艺术工作者能够坚持文化自强、文化自立,把更多好作品奉献给大家。

群舞《围屋•女人》

编导:张媛  演员:闫一研 陈璟 李晓录等

 

李 承 淑
(延边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

 

我今年74岁,是地地道道的朝鲜族,一直关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看了4天的演出以后,我感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走进了新的时代。比如说《鸡公榄》结构完整,手法巧妙,很好地完成了主题;《哥哥》的主题开门见山,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细节抓住观众。

让观众感动,对舞蹈来说非常重要,否则舞蹈便没有什么价值。一定要高度重视民族舞蹈的抒情性。不同民族的舞蹈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编导在创作少数民族舞蹈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内涵和特色。比如朝鲜族舞蹈,一个动作里就包含着喜怒哀乐的情绪,就像张开双臂表示振翅欲飞,这个动作是从鹤身上学来的,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有飞翔的心情和感觉,观众才会感动。

群舞《沙海老兵》

编导:蒋玫  演员:芦阳 丁世哲 李刘振等

 

舒  巧
(著名舞蹈艺术家)

 

我想谈谈创作者和评论家的关系。我是舞蹈演员出身,从十八九岁开始创作、编导,现在已经84岁,激励我坚持下来、不断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舞蹈评论。舞蹈创作和舞蹈评论好比人的两条腿,双腿健全才能走路。创作者和评论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舞蹈评论家重视理性、理论,条分缕析,关注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比较观照。而创作者的思维很重要的是“我”,一秒钟里闪过许多想法,越深入地思考和发现“我”,创作就越有个性。当我们那么自我的时候,必定需要另外一双眼睛来使我们更加健康地往前走。

我看了4天的节目,坦诚地说,比10年前提高并不太大。今天的创作者不能盲目乐观,要把老一辈艺术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继承下来。理论家不要淡化自己的功能,要多为艺术水平提高贡献力量。我年轻的时候开研讨会,总是先由编导汇报自己的创作思想,这种汇报就是带着自我批评的心态,逼着编导自己进行一番理论梳理,与会的评论家和其他的编导再指出问题、提意见,这样才能激发创作者的反思和好奇心,才能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飞跃。创作和评论的更高一个层次是形成文艺辩论,创作者首先要本着虚心接受的态度听取意见,但如果没有听懂、或者自己有想法,也要坦诚地说出来,形成创作与评论彼此交流、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

三人舞《初莲》

编导:胡筱西  演员:陈晓亮 王钰婷 荣杰 

 

王  舸
(国家一级编导)

 

就我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而言,哪怕编一个很简单的节目,也会把它当做一部作品。我也创作了一些参加展演的作品,每次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最早做情绪,后来转到做现实题材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然后做带有文学色彩的作品。我搞创作总是刨根究底,往“死”里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是做编导特别需要的。

舞蹈作品的选材非常重要。我选择文学作品《长恨歌》作为舞蹈的灵感和素材,它的难度系数很高。但是当我把作品做出来后,我就比别人站得更高。让人在看这个作品的时候产生思考很重要,展演中的一些作品还缺少这样的力量。我们选材的时候还是应该多思考题材的价值,多创作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

群舞《情深谊长》

编导:沙呷阿依 沙呷俊楠 杨红  演员:李美静 倪馨 蒋医韩等

 

张  萍
(《舞蹈》杂志常务副主编)

 

谈艺术创作,一定会谈结构问题,比如王舸编舞的《长恨》,我看过之后在想,作品会不会存在一个未知结构,即作品能留给观者多大的想象空间。艺术创作不是简单地图解一个历史事件,艺术家不能用历史眼光或者道德眼光、世俗眼光直接进行舞台转化,而是要用艺术眼光,创造独属于创作者的故事。舞台上的形式、手段相对于独特的艺术眼光来说,是相对低层面的问题。

再谈谈《初莲》这个作品。在舞台上表现莲花和莲叶之间的结构关系,首先要把这样一组形象变成可感的形式,而不一定是真实的形象,就像中国的水墨画,靠墨的浓淡表达荷叶的意境,它不是真实的,但是是可感的。《初莲》的表现更容易让人想到鱼戏莲叶间,把技术置于创作之前,实际上就是技术的败笔。

舞蹈编导应该学一点哲学。有理论家说,中国传统艺术的本源是哲学,我特别认同这句话。拿了一个技术、素材,脑袋一拍就去做,那就只能是一个匠人。

群舞《月牙净语》

编导:华毛措 尕藏  演员:任珎等

 

左  青
(原总政歌舞团团长)

 

我先谈两个作品。《沙海老兵》选材很好,感情真实,讴歌为建设新疆奉献了青春和终身的兵团老战士,为他们立传,让我很感动。在舞蹈创作多元化的时代,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族命运、弘扬时代精神,应该是舞蹈创作者的职责。但是我看完这个作品仍有不满足,作品的细节深挖不够,如果作品围绕茫茫沙漠中唯一的一壶水来层层推进,会产生更感人的力量。群舞《花帽子》以花帽为道具,内容主要是通过女孩子相互比美表现生活的美好。但是生活有很多层面,作品的表现很单一,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一层一层深入,会更加精彩。

4天的展演看完以后,总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心灵一动、情感一振的作品还不多。许多作品为舞蹈而舞蹈、为技术而技术,缺少舞动的灵魂或者灵魂的舞动。全国舞蹈比赛改为展演和研讨,对舞蹈创作的观念和方法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必将推动舞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双人舞《西施吴王双人舞》

编导:潘家斌  演员:上官玉婷 廖凝 

 

欧 建 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这几天有很多作品给大家带来享受,但是有些选送单位提供的音乐很嘈杂,不理想的音色把美感破坏了,还有的音量过大,这个分寸一定要把握好。另外,节目单上一定要把创作团队所有人的名字都写上,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我们要养成这个习惯。

谈一下《西施吴王双人舞》,这是舞剧《西施》的片断。舞剧的服装、灯光、布局很简约,但是把片段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双人舞,就显得比较突兀,缺乏情节交代,没有我们所习惯或者期待看到的人物形象。要表现西施复杂的心理矛盾,舞者的身体就要有起伏,起伏的动力则是感情,人物塑造应该有这个动力在其中。我对服装也有点意见,太过抽象、概括,可以适当用服装表现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群舞《裕固族盛装舞》

编导:索卓玛   演员:李静 屈慧 郭洁等

 

许  锐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主任)

 

我觉得现在的一些作品真的是不如从前,比不上过去作品的那份纯粹。原因之一或许是今天舞者对“人”本身的关注少了一点,而是流连于舞美、服装甚至一些花里胡哨的手段。

《航飞计划》演员的功力毋庸置疑,题材我也很欣赏。一开场三个人围绕长桌通过肢体语言表现激烈的交锋,很吸引我。同时我也提一点建议,这个节目缺乏变化,从头到尾一直在一个节奏、一个调调上重复,应该有进一步的结构处理,剧中人一开始冥思苦想,突然一下子突破了,可能作品节奏就会随之变化,给舞蹈更大的空间,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个突破。

独舞《心有翎惜》

编导:王鹏   演员:徐梦迪 

 

刘  晶
(南部战区陆军文工团副团长)

 

过去的比赛和现在的展演都给演员和编导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舞者和编导一定要明白,在舞台上出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瞬间都是神圣的,绝不是随便一跳就行了。

我比较喜欢《围屋·女人》这个作品。它比较干净,一开始的造型营造了围屋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后来通过队形的变化和舞蹈的展开,让我看到一群在田园耕耘的客家女人,她们刻苦耐劳的形象和自立自强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但我仍觉得不满足。首先这个作品的地域特点还不够浓,还有点大众化,语汇提炼还不够独特,可以再深入挖掘它的个性。《花帽子》的编导用了广东凉帽这个独特的道具,但是没有完全展开,可以再挖掘一下,可能会更有色彩、更有特点。我非常欣赏《鸡公榄》的编导从这样的视野去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开掘得还不够,人物的内心世界没有通过舞蹈语汇体现出来,显得不够高级。

群舞《青花赋》

编导:吴婷 卢涛   演员:谢丽雯 黄雪菲 霍欣杨等

 

刘  江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编导)

 

搞民族舞蹈要了解相关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有些节目思路很清晰,但呈现很雷同,像过去的同类作品,视觉冲击力不够。但这些年轻编导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在努力把独特的民族题材挖掘出来,整理好介绍给大家,难度很大,但很有意义。

小舞蹈也有大文章。我们很多前辈创作的小舞蹈获得过世界大奖,它们未必都有情节,但是都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抒情性的舞蹈一样可以承载文化内涵。

三人舞《航飞计划》

编导:田栋栋   演员:王圳冰 李松霖  赵家熠 

 

卢  慧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

 

《情深谊长》的结构很完整,画面调度很干净,但它的演员不够成熟。核心道具鞋子年代感比较模糊,如果换成草鞋,就能进一步调动观众的情感。《裕固族盛装舞》是一个非常朴实的民间舞蹈,服饰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在其诞生的环境里肯定是群众很喜欢的作品。但作为艺术作品,其节奏始终没有变化,过于平淡,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特征也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否则,就看不出它跟其他作品的差异。   

群舞《我从草原来》

编导:李少丹 武帅 田石杰   演员:路晓磊 郑雨晴等 

 

李  丽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编导)

 

我认为现在的舞蹈趋于平面化、一体化甚至雷同化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生活富足、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文化上出现了断层,精神世界不够丰满。

《青花赋》的编导用了饱含中国文化特征的青花瓷作为创作元素,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靓丽的服装和道具,缺少文化的厚重感和让人宁静的力量。作品的音乐不对味儿,花腔、高音的激情与青花瓷内敛、含蓄的特点存在错位,大量的鼓点甚至让人有点躁动。舞蹈语汇缺乏根脉和积淀,表达趋于单一。《我从草原来》是蒙古族舞蹈,根脉非常清晰。我非常敬佩编导的担当精神,顶碗舞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挑战这种题材需要勇气。传承经典和开拓创新都很重要,要潜下心去了解蒙古族舞蹈和各民族舞蹈的脉络和核心,这样民族民间舞才能百花齐放。

独舞《鸡公榄》

编导:杨洪滨   演员:李正石 

 

田  露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小题材有大智慧。不能说题材小,编导的智慧就弱一些或者小一些。现在的艺术家,真正有艺术个性或者特殊能力的很少。艺术家的修为非常重要,这4天展演让人感到不满足的作品,我觉得都是因为做这个作品的艺术家修为不到——包括编导也包括演员。

《心有翎惜》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舞蹈。它用抽象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具象的、观照现实的主题,运用了适宜的创作手段。开头运用羽毛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还不是特别巧妙。舞者还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羽毛以及人体与羽毛的空间关系。 

群舞《花帽子》

编导:白金峰 杨艺 杨小强   演员:张铃榕符樱樱 

 

罗  斌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刘胡兰》是展演的最后一个节目,我觉得仿佛所有理论上的误区和问题在这个节目里都出现了。刘胡兰对于山西来说是永恒的题材,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也是永恒的题材,但是《刘胡兰》的结构特别不专一,似乎想表达很多,但是都没表达出来,有点可惜。其实“跑”是特别好的切入点,坚守这个切入点,以相关的形态构成作品,就不会那么突兀。苦心孤诣于某一个点的生发,形成作品独特的逻辑和形象构成,观感会好很多。

今天舒巧老师的发言让创作者明确了自己的担当。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主体责任也更清楚了。舞蹈界需要理论成果、学术成果来为整个行业和事业的发展服务,这是我们的任务。理论和实践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二者的价值就在于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然后在某一个点上相遇。

群舞《刘胡兰》

编导:侯建军   演员:徐晓燕 刘利东  程勇等

 

冯 双 白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我把这四天研讨的核心点总结一下:一是当今中国的舞蹈创作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要抓住民族根脉,跳好中国舞步;三是要坚定信念。真诚地做艺术,虔心地生活。舞蹈工作者要多读书、提升艺术修养,勤奋探索、跟上时代。四是要理论实践、双腿并立,演出研讨、比翼齐飞。同时,我们也指出了一些问题:有些作品关注外在、忽略灵魂,千人一面、模仿雷同,不求甚解、音乐躁动,风格俗气、精神缺失。总体上,4天的研讨会可以用8个字概括:良药苦口,百利一弊。

这届展演是成功的。成功在于演出的丰富,在于研讨会的真诚。大家怀着对艺术的爱,表达着对艺术的爱。正因为爱,我们更要一直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