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仓央嘉措》
文章来源: 荷美2016-02-29 11:11:51

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将在民族剧院隆重上演

2015-12-27 12:05:44
 
 

  12月27-29日,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将在民族剧院隆重上演。作为 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最高资助项目,本剧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丹珠昂奔教授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担任 总导演,与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沧桑,著名舞台服装设计师麦青等国内知名艺术家联袂制作。 

 

  剥开传奇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雪域的神话,也是文学界的一支圣洁的莲花。他是浪漫的诗人,执着追求平 凡一生……《仓央嘉措》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六十余年首部舞剧,真实还原仓央嘉措对家乡之爱、亲人之爱。该剧以藏族独有的“打阿嘎”开幕表现雪域人民淳朴 热情的生活场面,以及少年仓央嘉措与母亲温馨快乐的点点滴滴。该剧最大亮点之一是藏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剧中包含藏族宫廷舞蹈“囊玛舞”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热巴舞”等珍稀藏族传统舞蹈。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沧桑老师将仓央嘉措的诗与藏族民间音乐进行完美融合,细致地刻画了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时对家乡对亲人 的思念与内心孤独等内心感受。 

  美的创作是一次艺术的修行

  剧组在成立之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人民不失抽象的符号,而 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的指示为创作准则,从结构、编排、音乐、舞蹈到表 演始终秉持简洁的风格。

  为了使仓央嘉措的形象更真实也更加符合大家的想象,剧组自众多演员中选出3名分别 为14、17、20岁的孩子扮演不同时期的仓央嘉措,展现了主人公追求平凡生活的坎坷一生。前往藏区采风,青年仓央嘉措的扮演者黄琛迪主动要求住在寺院里 一段时间,称通过此次采风自己对仓央嘉措的认识逐渐深入,也更加体会了民族风俗与人物心情。据总导演丁伟介绍,仓央嘉措的诗一直广为流传,我们的舞剧创作 需要面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心目中的仓央嘉措。“排练的过程心生崇敬,这部舞剧的创作是一次思想与艺术上的修行”。

  系列周末活动让更多人走近仓央嘉措

  中央民族剧团自11月底开展了“和仓央嘉措喝下午茶”、“媒体探班会”、“演前赏 析讲座”、“舞蹈工作坊”、“仓央嘉措物品展”等系列专题活动,通过古琴演奏家巫娜的琴声、来自高原的天籁之声、剧目主创的创作构思让观众和媒体逐渐走入 舞剧《仓央嘉措》的艺术背景与创作历程,也让更多人走近真实的仓央嘉措。这不仅是培养观众群的最新方式,也是将艺术广泛普及到广大群众中的有效举措。

  舞剧《仓央嘉措》诗情画意、独具匠心,为观众呈现了藏族人民热情洋溢的生活画面与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孤独与忧愁,强烈的反差赋予了这部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目前,该剧已进入合成连排阶段。

  12月27-29日晚,中央民族歌舞团将在民族剧院隆重上演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届时,将为观众呈现从未被了解的仓央嘉措之情与爱。

2015-12-27 12:31:39

大型原创舞剧《仓央嘉措》:一位活佛身后的人性世界  

2012年年初,我到拉萨布达拉宫采风,去了八廓街那栋以仓央嘉措而闻名的玛吉阿米餐厅。屋里,来布达拉宫朝圣的藏民们喝着酥油茶,沉默地看着在仓央嘉措画像面前拍照的喧闹游客。窗外,是静静矗立在高原之巅,凝视着无数磕长头的信徒们的大昭寺。

  那时我感受到的,是仓央嘉措的孤独。

  三年后的今天,坐在民族剧院《仓央嘉措》大型原创舞剧彩排的黑暗之中,那种感觉再度袭来,亲切的打阿嘎、欢快的竹笛、奔放的热巴舞和藏族歌手清澈嘹亮的歌声让我恍惚觉得身处拉萨,而不是三千七百公里之外的北京。

 

  竹笛与打阿嘎:一位小活佛的欢乐童年

  仓央嘉措有一颗凡人的心。在藏南一处叫做门拉沃域松的偏僻处,他和母亲、家乡的亲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用毛笔刷出黛青、朱红、铬黄色肌理与褶皱的藏袍,手持打阿嘎,在民歌为主调的乐声中边唱边打,围绕着和母亲嬉戏的小仓央嘉措,庆祝着盛大丰收。

  热巴鼓的鼓点代表智慧,高高挥舞的牛尾扫去佛像前的尘土,俏皮的竹笛就是少年仓央 嘉措,他自由得像一只初生的鸟儿。在他周围,耕作的人们旋转着散发大地柔和质感的裙摆,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国画的写意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舞蹈焕发着 独特的诗意。让人不禁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

  时间转眼到了仓央嘉措15岁那年。密教大师单达林巴有预言曰:“秉此殊业者,将于香巴拉雪山的西南隅,降生成为众生之主,执掌圣教,护卫苍生。”

  人世间的贵贱尊卑、欢乐悲伤,从此完全纠结在他一个人身上。 

  上师的教诲:少年仓央嘉措的罪与罚

  被确立为转世灵童的仓央嘉措于1697年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那一刻,“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就被一个个金黄色的光环牢牢系在了每一位朝圣者的心上,少年的命运从此改变。

  少年仓央嘉措与上师江央扎巴辩经的这一段,由深沉而忧伤的管弦乐营造出沉静、内省而怀着深深愉悦的氛围,小仓央嘉措与上师对坐,上自佛典,下至诗歌、逻辑、医学和天文历算,一一苦学。

  舞剧中,饰演上师的男子对少年的谆谆教诲通过两人背抵背、相互配合的舞步缓缓展开,当上师的手指指向远方时,少年仓央嘉措和我们仿佛都看到了佛祖的光芒和虔诚的藏民,听到雷声隐隐和水声涟涟,日光和月光照进了布达拉宫的窗户。

  最后,上师虔诚地闭上双眼,将打坐的仓央嘉措背起时,那一份内心的感动无以复加。就像仓央嘉措自己流着眼泪回忆的那般,“老师对我的教导,如同连绵不断的恒河水。”

  这段舞剧的编曲几经周折,作曲李沧桑老师在创作这段以“辩经”为主题的弦乐时,导 演一直不通过,直至修改到第四遍,把这段原本过于强烈、嚣噪的旋律打磨成如今祥和、深沉的音调时,上师和仓央嘉措的那种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才凸显出来。初 闻这段音乐,暗自惊叹于导演对这出剧、对仓央嘉措本人理解之深。

  然而,世事就是如此吊诡:上师们要他远离红尘学习佛法,而他却借由佛法重返红尘;他们要他学成妙音天女之法来弘扬佛理,而仓央嘉措却专一于妙音天女的诗歌世界而罔顾其他。一个人可以深思熟虑地忠于自己的选择,也可以不假思索地忠于自己的心。

  洁白的仙鹤:活佛仓央嘉措的内心世界

  如何将对尘世的爱转化为对佛祖、对普世的爱?如何爱众人亦如爱自己的母亲?仓央嘉措在痛苦的自问中旋转、如白鹤一般张开两臂呼唤天上的神灵,然而没有人回答他。一切都需要靠他自己参透。

  舞剧第三幕,在悠扬缓慢的扬琴声中,梦中的亲人们一一出现,排着长队,向仓央嘉措告别。他们深情地望着他,一步一回头。

  仓央嘉措总是被人望着。他是活佛,藏民们满腔期待地望着他,怕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活佛;他的上师望着他,希望他懂得佛祖的一片苦心;他的政敌也死死望着他,希望找到机会把他手中的权柄夺下。因为这个尊贵的身份,他们的目光囚禁了他从十五岁之后的全部时光。

  排在队伍最后的是他的母亲。仓央嘉措想要上去拥抱她,然而母亲却将双手放在额前,向他一步一跪拜,一步一叩首,仓央嘉措内心的挣扎、母亲失去儿子的隐痛、以及两人身份从母子向“佛祖与平民”的剧烈转变在这时达到最高潮。看得人无不扼腕落泪。

  仓央嘉措可以没有母亲和亲人,藏人却不能没有他。独舞中,饰演仓央嘉措的青年男子身着红色僧袍,在音乐中缓缓起舞,长长的僧袍是此生的束缚,也是对母亲、故乡剪不断的思念。但是他不能回头。

  这一幕的配乐《洁白的仙鹤》烘托出了仓央嘉措的整个内心,引领着他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此时此刻,我已分不清台上的人是饰演仓央嘉措的男子,还是真正的仓央嘉措,只是强烈地感受到生而为人,我们都是时间和空间这纵横两条轴线上一个小小的坐标,哪怕最强悍的自由意志也无法从因果的大网中挣脱。帝王将相如是,才子佳人如是,草民百姓如是,仓央嘉措亦如是。

  辜鸿铭曾经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说过,“世界上所有伟大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异常并且反常地具有强烈情感本性的人。这种本性让他们感受到了热烈的爱的情感,或者说是人性的友爱,这就是宗教灵感的源泉,是宗教的灵魂。”我深以为然。

  我渴望再度与舞台上的仓央嘉措相遇。他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他和他的云卓仙女如何相遇?他又是如何参透佛法,成为了众人心目中那个不一样的活佛?相信下一次,我会看见一个更加饱满、更加鲜活、更能称之为“人”的仓央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