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会历史概览-- 上》
文章来源: coolme2009-07-03 18:27:09



(主日学讲义)
Januray 4, 2009

溪边的树




为什么要了解教会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于历史的信仰。
2. 教会史对我们的意义

教会的历史阶段
一、 初期教会历史 (公元1~590年)
1. 初期教会的的宣教发展: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2. 初期教会成功的秘诀
3. 殉道者的传统
罗马皇帝尼罗的大屠杀、多米田、戴克里仙的逼迫
4. 基督信仰受到异端的挑战与护教者的努力
爱宾尼学说、幻影说、诺斯底派、孟他努派、亚流主义等
护教者: 游斯丁(100~165年)、爱任纽(130~202年)、俄利根(185~251年)、特土良(150~230年)..
5. 圣经正典的确立
6. 正统信仰的确立—大公会议与信经
尼西亚会议(325年)、康斯坦丁会议(381年)、以弗所会议(431年)、迦克敦会议(451年)。尼西亚信经与迦克敦信条
7. 康士坦丁与基督教帝国
8. 基督教苦修主义与修道院士

二、 中古教会史(590~1517)
1.  中世纪修道主义
2.  回教的兴起与十字军东征
3.  宗教迫害与异端裁判
4.  教皇与教会的兴衰
5.  教会的贡献与改革的尝试



为什么要了解教会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于历史的信仰

基督教基本上是历史的宗教。上帝把自己显现给祂的子民,不在教义的大篇道理里,也不在理论的研究里,而是在行动中,在上帝与人建立的关系里。耶稣在世短短几十年是整个时间的中心,与衡量世事的标准。圣经告诉我们“太初有道,…万物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自从有时间之开始,这个”道”就在那里,而且是历史的中心。耶稣的降生是真实进入了时间,人类历史最重要的顶峰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降生、替死和复活。基督信仰根植于历史,这些记载不是传说,而是确凿的历史事实,教会早期的信经专门要提到罗马总督彼拉多。信仰的世界和历史世界在这里相会,处于信仰世界之外的彼拉多,成了检验基督教历史真实性的证人。

2. 教会史对我们的意义

基督徒把历史放在一个从“太初”开始到“世界的末了”这个从圣经启示的全景上来看,因此,基督徒不只能够在当代的背景和人的历史背景中看事件,而且能够在“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和“我必再来”那种自永远到永远的宏阔时空关系中来认识这些事件。约翰福音第五章17节: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上帝完成创造大功之后,继续在人类历史上作工,基督徒相信上帝是整个历史的主宰,我们可以看到祂的权能是怎样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作用,而且认定圣灵在历史上的每一代都会留下见证。大公教会相信永活的基督常在,为人承认,敬拜和顺服,确保教会能普及于每一代,保守它做到完全。

每一页的教会历史都是救恩历史的一部分,借着教会的宣讲及生命的见证,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况活现出来,成为一种改造生命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教会每一页的历史都是坚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写成的。不少信徒为了忠于神所托付的使命,不辞艰苦地将福音带到不同的地域与文化,并且在面对逼迫时,不惜将生命浇奠。他们的血便仿佛种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萌芽生出教会来。然而,在过去两千多年中,教会也经历了多次的挫败,有时面对挑战时畏缩妥协;有时被外在的势力渗入,分化教会,使教会沦于败坏光景;有时因人的软弱,在高举教义真理时却忘记了爱心的实践,因而造成教会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亏损。 正因为教会经历过多次的挫败,我们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教会的历史是神的信实不断展现的历史。无论在什么时代,当教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神便兴起祂的事工,配合各种环境的因素,洁净教会,复兴教会,使她从颓败中起来,拓展神的国度。

教会的历史阶段

在我们比较深入去谈论教会的历史,我们可以概略地将教会接近二千年历史的一个轮廓勾划出来,好让大家先有一幅比较完整的图画。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史学家都将教会的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会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会开始,直到第六世纪末年。史学家以六世纪末作初期教会史的完结,乃因教会于六世纪末已进入一新的历史形势。第二段的教会历史便是由主后五百九十年(即贵格利一世即位那年)开始,直至主后一五一七年马丁路德发动改教运动为止。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中古教会史。第三便是现代教会史,由改教运动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段教会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时代独特的契机,也有其独特的问题与危机,更有其独特的成就。

一、 初期教会历史 (公元1~590年)

1. 初期教会会的宣教发展: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耶稣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门徒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门徒忠心的在耶路撒冷等候。五旬节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便大有能力,放胆的宣讲基督为罪人受死、复活的福音。神呼召保罗,作为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这样,福音便在外邦人中大大的广传,在初期教会,安提阿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基地,教会第一队向外传教的宣教队便是在这里组成的,那便是保罗和巴拿巴组成的宣教队。相传多马也是从安提阿出发,往东到达巴非亚王国(Parthia)传道,然后再往东到达印度。从巴勒斯坦及小亚细亚一带,到希腊以至意大利各城,福音的种籽撒下,教会便在这些地方萌芽、茁长。在使徒时期,教会只是零零星星的散布于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及意大利各地,而每处的信徒仍是非常稀少,且限于低下层;但这样零星地散布的基督徒群体却在以后短短二百年间,使他们的信仰成为改造整个罗马帝国文化的重要动力。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利用了罗马帝国便利的交通,希腊文化注重理性与知识,对基督教的型塑,实在是无与伦比。

我们常常会听到[西方教会]及[东方教会] 这个分类。在罗马帝国时代,西方教会指的是意大利半岛以西的地区,如今日的法国及西班牙,以至地中海南岸的北非;东方教会则指意大利半岛以东的地区,如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整个近东,乃至埃及。那时候,西方大多数地方均属蛮夷之地,文化非常落後(罗马在军事和政治上强盛,但文化却颇为落伍。今天的法国、德国等地,在当时全由半开化的蛮族所盘据),东方许多国家则为文化的发源地,包括小亚细亚、巴比伦、波斯等。保罗主要的传教地区是在东方而非西方,初期教会也多是在东方拓展它的传教工场。

2. 初期教会成功的秘诀

初期教会的生命力强劲。教会之所以能成功地将福音传开,有五个主要的原因:第一,基督徒对于他们所信的有一种极度的狂热。基督徒一改以往犹太教的偏狭思想,不再坚持犹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将救恩普泽于万民,并且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然而,他们却绝不妥协、绝不放松地坚持他们的信仰,很多护教者出现。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基督徒对主耶稣再来的等待,极度的恳切。他们在等待将来的审判和将来的奖赏中生活,叫他们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劲,于是在与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显得有极大的生命力,这对非信徒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第三个原因,他们仰赖圣灵的能力,在世人当中行神迹奇事。先知的讲论,方言的恩赐,治病、赶鬼的能力,在他们当中是非常真实的。第四个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过着极度圣洁严谨的生活。这种生活的见证,对于他们的邻舍真是既直接又具体。第五个原因,便是基督徒相爱的团契生活,对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基督徒愿意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舍弃生命,这种坚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严肃的考虑他们所信的是否真实。

3. 初期教会基督徒经受逼迫

基督教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中,经历了无数次政府颁谕的禁制、逼迫与及民众暴力的对待,不少基督徒因此而殉道,以后在三百年和四百年间也间隙地有然而,正如教父特土良说,殉道者的血是孕育出教会的种籽,信徒血流之处,便是教会发芽生长的地方。

在主后六十四年,尼禄皇帝(Nero, 约37-68 A.D.)对基督教真是极尽残暴。按当时罗马史学家塔西图的记述,在罗马城大火之后,罗马的居民普遍相信是尼禄皇帝纵火,为了消除百姓对他的怀疑,他便将纵火的罪推到基督徒的身上,并用极残忍的方法来惩治他们。在竞技场内,不少基督徒被迫穿上兽皮,使他们看起来像野兽一样,然后放出一群猎犬,将他们活生生地撕裂咬死。这一群在竞技场殉道的,已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其余的,尼禄皇帝吩咐部下把他们与干草捆在一起,制成火把,排列在花园中,然后在入夜时燃烧,以照亮尼禄皇帝的园游会。按教父革利免的记述,保罗与彼得便是在尼禄的迫害中殉道的。

尼禄死后,有十多年的时间非常平静,但主后八十一年开始,逼迫的浪潮又再开始,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多米田他下令大规模搜捕基督徒,将他们处死,就是连他表弟的一家也不能幸免。从主后一六一年至二二二年,教会受的迫害很大;以辩道见称的教父犹斯丁亦于此时殉道(166 A.D.)。主后二六O年至三O三年间,这五十年亦颇为平静,教会发展奇速,人数大增。但约在主后三OO年左右,戴克里仙皇帝为了要有效地统一罗马帝国,便要求所有罗马公民持同一的信仰,基督徒也因此成为他的心头大患,于是在主后三O三年,他下令将教会毁灭,基督徒只有一选择:背弃信仰或死亡。主后三O八年加利流颁令,所有人除须向罗马的神献祭外,凡市上的食物一律洒上祭祀的酒,以迫使基督徒吃"祭物"或饿死。然而这些苦难的日子很快便要过去了,主后三一三年罗马政府颁令容忍基督徒,而大概十年后,康斯坦丁大帝登位,他皈依基督教,在他带领下,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百姓也皈依基督教,而不久,基督教便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4. 基督信仰受到异端的挑战与护教者的努力

除了外来的压力,教会还要处理异端的祸害,及一些争论所造成的分裂。爱宾尼学说、幻影说、诺斯底派、孟他奴主义、亚流主义、涅斯多留派、摩尼教等,为了对应异端的出现,教父们便开始有系统地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表白出来,并且作详尽的解释。护教者游斯丁写了《第一护教辞》和《第二护教辞》,爱任纽两部著作《反异端》和《使徒教义的证实》来回击诺斯底主义对真理的挑战,俄利根著作了《教义大纲》试图有系统地叙述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上帝、基督、圣灵、创世、灵魂、自由意志、救赎与圣经。俄利根首先清楚说明教会所传的信仰,让后再阐明蕴藏在这信仰里的意义。特土良是另一个重要的护教者,特土良的著作有三大内容:基督教对罗马帝国和社会的态度;维护正统信仰,反对异端;和基督徒的道德行为。如此,教会的正统神学在众多的神学辩论中便渐渐形成,而圣经的正典也同时被确立。

5. 圣经正典的确立

新约书卷的成书并非一时一刻的决定,而是一个漫长的辨认与公定的过程。最早的信徒 是以耶稣基督为最高权威。使徒们宣讲的重心是耶稣基督怎样完成了旧约的律法和先知。後来各教会之间似乎拥有一些使徒们的书信(彼後3:16),也被正视为权威。在第二世纪时(当时所有使徒已逝世),有许多新约的经卷已被接纳为"正典”,虽然有少部份的教会也把革利免一书,巴拿巴书信,黑马书,十二使徒遗训也列为"正典”。至第三世纪时,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Eusebius)在他的名著<教会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AD325),把当时教会对新约"正典”的意见收集说:「教会把 <新约正典> 分为三个部份:(注三) (一)廿二本已被认定为"正典”; 就是四本福音书,使徒行传,保罗书信 (包括希伯来书),约翰一书,彼得前书,启示录, (二)有五本是普遍受接纳,包括雅各书,犹大书,彼得後书,约翰二,三书,(三)有五本是伪造的;包括保罗行传,黑马书,彼得启示录,巴拿巴书,十二使徒遗训。从亚也拿修的记录中(公元367年),新约正典的廿七卷已被正式接纳。承认一本书为正典,其标准有时非常复杂;首先得确定它是使徒的作品或得到使徒的首肯;其内容必须公认为正统,并获得一个著名的大教会或大多数教会所采用。从《新约》最后出现的形式来看,可知初期教会所要求的,是全盘接受使徒的教导。教会是由他们的传道而建立,现在应该完全建基在他们所写的经卷上。虽然耶稣基督宣扬天国的道路,教会始于五旬节信徒的群体,但祂却未亲自建立严格意义地上的教会,教会开始于五旬节圣灵降临以后,那时耶稣已经复活升天.使徒是教会的奠基者,他们亲眼见过主也同肉身的主一同生活过,领受主的教训与启示。圣经是由他们在圣灵的默示下写成的,他们又不断地将福音传扬开去,建立各地的教会.所以,使徒在上帝的救赎历史上有特殊地位,在属世的教会里,他们的教训是判别信仰的唯一标准。上帝差遣基督,基督差遣使徒,这个次序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在启示录第二十一章,新天新地的圣殿有这样的描述: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6.正统信仰的确立—大公会议与信经

早期的基督徒常常用简短的文字来说明他们的信仰,其内容因使用的环境、写这些提要的作者与教会,和必须抗拒的错误与攻击而有所不同。二世纪末三世纪初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基督徒基本信仰宣言,叫做《信仰准则》。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在此会议中制订出了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是大公会议有关基督教信仰的一项基本议决。这个议决确定了圣父、圣子、圣灵为三位一体的上帝,地位平等。教信经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对基督教徒来说很重要的坚定信仰,以及用来分辨异端和持不同意见的教会人士。信经是一个象征,不是定义。尼西亚信经清楚指出基督教会四重特性:唯一、至圣、大公(即教会有其普世性)、使徒的。教会是从使徒开始的,他们是教会的权威及合法性所在处。

大公会议(普教会议)是传统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而其中对基督教教义有深远影响的基督教早期会议是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以弗所公会议和造成日后东西分裂的迦克墩公会议。以弗所会议和迦克敦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基督论的确立。公元451年迦克敦会议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基督论定义,产生《迦克墩信经》,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声明只有一位基督,他是真上帝又是真人。基督的神人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维护了基督单一位格的完整。

7. 康士坦丁与基督教帝国

罗马皇帝在主后312年归正,使得本属于少数的遭受迫害的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康斯坦丁的归正有一个小故事,皇帝在312年秋季米尔维安桥之战打败了敌国,他把这次的获胜归功于他在祷告中向基督教的上帝求助,而上帝听了他的祈求。他祷告时看到正午天空太阳上面出现了一个十字架,还有几个字“凭以此征服”。那天夜里基督在梦中向他显现,名他用一个记号,作为与敌人交战的保护,这个记号就是希腊文“基督”头两个字母。康斯坦丁就让士兵将记号画在盾牌上,敌军兵力雄大,实难取胜,但居然莫名其妙地给引导城防要塞外面来作战,就被击败了。在他凯旋归来后,他随即颁布米兰上谕,容许宗教自由,给与基督教合法的地位,从此结束了二百多年迫害基督教的历史。对于这个帝国的重大转变,很多历史学家都有兴趣研究康斯坦丁要求全国皈依基督教的真正原因;一般而言,他们提出的解说,都是政治性的而非宗教性的。事实上,罗马帝国一直奉行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这与多神主义的宗教思想是难以协调的,为长期保佑崇高的地位与绝对的权力,而赋予某个超越的、神圣的理由,与此“君权神授”正合其用。康斯坦丁本人的信仰如何呢?终其一生,他仍然向太阳神献祭,仅在临终前才接受基督教的水礼,因为在当时信仰认为,受了水礼就不可在恣意犯罪了。不论如何,他将基督教定为合法的宗教,并逐渐促使攀升到国教的地位,对基督教的发展形态,起了关键作用。到了后来,米兰主教安波罗修的大力推动下,一切异教正式被官方全面禁止。经历四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

初期的教会活在一个不友善的政治环境下,只能关注如何保存及开拓其生存与传福音的空间,无法主动地为它与主流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初期教会对现世的看法非常消极,完全否认其中有何正面的信仰意义,更不能想象教会成为社会上的主流声音,影响主流文化。基督教从神秘的宗教过渡为实证的宗教,实证的意思是:信仰的内容需要与人间社会、知识对话,信仰需要面迎不同学科对它的挑战,信仰有责任面对人世间各种现实问题的咨询。与此同时,教会面临这信徒人数大幅度上升的问题。以前信徒是个别地接受基督教信仰,现在因为成为国教,情况大大不同了,每个市民都自动成为基督徒,作基督徒成了唯一的、理所当然的选择,甚至不用选择,当婴孩洗礼的习惯逐渐普及,个人根本不用举手决志。一个不需个人严肃思索、郑重抉择的信仰,自然难成为个人主动的信仰;信仰很多变为传统习俗,恪守一套宗教礼仪与社会道德外在规范,取代了个人诏命的寻索。信徒的人数增加,不可避免导致信徒素质下降。要是信仰不需付上太大的代价去获得,个人的信仰态度往往就较为轻率,在逼迫的时期,人对接纳基督与否,总是带着非常小心谨慎的态度,因为这是关乎生死抉择,他们要变卖一切家当才能将这珍宝买来,但在基督教合法化并成为国教时期,成为基督徒没有必须交付政治和社会性的代价,信耶稣被视为有赚无赔的投资,信仰自然变得廉价了。

信徒人数急剧增长,原有个别的小团体的教会模式不能满足,代之是牧区的概念产生。教会不再以建筑物或固定的群体来分野,而用地区来划分。反正人人都是信徒,教会不仅是某个地方信徒团体,而是该行政区的教会建制了。教会组织与国家行政组织直接挂钩,教区、教省,就是依循罗马帝国的地方行政单位而建成的。牧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教会的模式运作。

政教分离是在西方十八世纪以后,才成熟的观念,在这之前任何文化社会里,政治和宗教都是密切相关的。政府开始对教会事物有所监控,政教关系与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成了这个时期乃至中世纪教会历史的重要课题。教会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由受逼迫专为国教,心态上也产生重大变化。教会教会成了建制的一部分,进入权力架构,并可运用政治力量,透过制度层次的兴革来促成某个信仰目标。如此,教会再不是无能者,不再经历到被耶稣和保罗所说的被世界弃绝、被人视为渣滓的愚拙者,反之,它成为社会的主流、人民的大多数,是大有荣耀权能的组织,各种类型的胜利主义思想在教会里滋生,在教会建筑和礼仪上铺张浪费。其次,教会也有强烈的征服者的心态,毫不容情地对异教徒展开迫害。基督教受迫害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只有三个世纪左右,但基督教迫害异教的历史却很长。例如伊斯兰教徒及犹太教徒在欧洲一直受着严重的歧视,迫害也时有发生。


8. 奥古斯丁与正统教义的建构

基督教从原先出于东方社会边缘的小教派的形态,教会的建制建立在保罗书信上,当他演变为西方社会核心的制度化宗教,教会在内部的教义与礼仪上相应变化。奥古斯丁,影响二千年来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堪称是保罗以后最重要的人物。他建立了一个全权掌管万有、操控历史、单按自己的心意行事的上帝观,及组织与权力一元化的教会观,他这神学正切中基督教作为帝国宗教的需要。奥古斯丁在许多重要的教义问题上作了历史性的定案,即使是以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承认他对基督教神学的原创性的贡献,日后更正教几乎毫无疑义地全盘接受这些教义的定案。奥古斯丁对教会论贡献巨大,对圣礼的看法,以及与伯拉纠主义之争,他的神论、还有救赎论上也有重大贡献,另外他还写了伟大的著作《上帝之城》,这部作品是针对当时教会面对的问题而作的护教学上的回应。他认为两种不同的爱情产生两个不同的城,爱自己以至于轻视上帝,便产生地城,爱上帝以至于轻视自己,便产生天城。教会是上帝之城的代表,这两种城同时在地上发展,最后有不同的结局。这本书堪称为基督教会第一本历史神学及政治神学。它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了一个全面的诠释,并且确定上帝为掌握历史一切发展的绝对主宰。

二、 中古教會史(590~1517)

1. 中世纪修道主义

先对两个名词作适当区分。“修道主义”与“苦修主义”意思并不相同。修道主义指的是一般的远离世俗负累,专注于某个宗教目标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义开始于四世纪,多在群体中以固定形式举行。而苦修主义却指着对付罪恶获得善行的特殊操练方法,例如长时间禁食或遵守事物禁戒、完全沉默、保持儆醒,甚至用各种方法来苦待自己的肉体,带有镇压肉体苦行味道的操练方法。此外还有一些独自远离凡尘,躲在山林或沙漠旷野修道的隐修士,他们有的采取苦修形式,也有些专事冥想祈祷。他们的修道形式,称为隐修生活。

修道主义源远流长,初期教会十分强调道德操守的重要,他们认为基督徒须严格持守贞洁敬虔,不容罪恶侵蚀,更必须贯彻信仰的各项要求,不能有任何妥协或宽容的余地。初期教会一直一来都鼓励信徒为主舍弃一切,很多教会实践。初期三百年里,教会一直在严酷的环境下挣扎求存,自然产生了强烈厌世、出世及避世的思想。厌世是否定现世的一切价值,他们高举基督教至高无上的贵重性,又指出现世一切的相对性、短暂性和虚幻性,这与他们的末世观有密切的关系。出世是为了追求将来天上美好的福乐,由厌世、到出世,最后难免产生避世的思想。基督教那时一直是非法的宗教,他们被排挤在社会主流之外,因此也产生回避对社会社会与文化的关注和承担。这是修道最初的概念。而第三世纪之后,教会急速发展,成为基督徒成为获得社会荣誉的原因,教会急促世俗化,属灵气氛低落,一些渴望过严谨敬虔生活的基督徒便离开人群,走入深山,在旷野之地过隐退苦修的生活。中世纪最初隐修士并不为主教欢迎,隐修士与教会建立良好关系开始于亚他那修,他写了一本书叫《安东尼传》,确定属灵价值,教会当局将隐修主义的属灵价值确定下来,努力将之纳入教会生活的正规中,一方面可监控节制,另一方面将但对个人的隐修方式改之修道院集体式。

修道主义有两条神学路线:一条是与罪恶搏斗,另一条是冥想与上帝契合。修道院的生活以敬拜为主,白天七次敬拜,共四个小时,半夜还有起来一次敬拜,另外修士从事一些体力劳动,阅读、祷告、默想的训练。一个新的修道士进入修院,要经过一年的考验,通过考试,要有三种决志:第一是(道德上)贞洁,第二是(物质上)贫穷,第三是(意志上)顺服。

中世纪是一个信仰的世纪,所有在基督教世界里的臣民,都同时是大公教会的教民,修道院在社会上有非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贵族有成员加入修会,就会增加家族的宗教和社会地位,所以贵族子弟加入蔚然成风。修道院开始向贵族化发展最后走向衰落,规条越来约繁琐,严格外在的规范逐渐失去人情味,变成刻板僵化的吃人礼教,妨碍了群体的灵性培养。在教堂的建制与内部日常运作下,投下巨额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各样的建制越铺张,教会的使命便越萎缩。虽然修道主义给人留下刻板僵硬的不好印象,修道主义还是在教会的历史里有重要的贡献。修道主义对保存文化及发展教义作出极大的贡献,当时只有教士或高级修士读书识字,连皇帝或贵族也多是文盲,英文教士这个词便是识字的同义词。皇帝若需要起草文书信件,也请教士帮忙。修士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抄写圣经。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时候,圣经需要藉着抄写保存,抄写圣经是非常严肃的工作,由专门的修士以毕生的精力来完成。在福音工作扩展方面,超过一千年来,修士成为最主要的宣教士,在十三世纪就来到远东,第一个达到中国成功宣教的是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很多修士无私无畏地踏上海外宣教的路。

2. 回教的兴起与十字军东征

一个不起眼的宗教领袖,麦加的穆罕默德(570~632)兴起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崛起直接影响到基督教的世界东、西两个半部,伊斯兰教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最大的对手。伊斯兰教发展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一百年后传到了包括阿拉伯在内的广大领域,也到了大西洋海岸摩洛哥和印度河(巴基斯坦)。他的门徒表现出惊人的宗教热情,他信奉《可兰经》他们认为穆罕默德得到的启示是最后的,代替了所有从前的启示,包括《圣经》的旧约和新约。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东征的起源是回教徒残杀到巴勒斯坦朝圣的基督徒,引起当时的教皇及贵族企图从回教徒手中收复基督徒往日所失去的领土。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每次十字军开始时,都有讲道、宣誓及受予每个将士十字架的仪式,任命成员为教会的将士。虽然十字军的主要攻击对象是伊斯兰教徒,但此狂热同时发泄在招募十字军地区的犹太人身上,亦使犹太人受迫害和遭杀害。但由于东征的军旅多是乌合之众,再加上他们彼此嫉妒争功,结果东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教会及整个欧洲的资源消耗净尽便不在话下,人命的损失更是可怕。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3.  宗教迫害与异端裁判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迫害有时是非常严重。在那个时候,教会发展出一套特别对付"异教徒"的刑罚。从火刑到绞刑,都是特别为当时已巫师或者是女巫之名处死的异教徒设计的。罗马教会对抗异教徒或异端都需要经由世俗权力所组成的十字军或政治权力来协助。但是因为世俗的权力并非全部都可以受到教会的控制,1230年,罗马教宗九世建立了一个可由自己思想控制的先锋部队,专门对付异端者并将他们绳之以法。这群由修士所组成的被称作异端裁判所。通常只要有一个控告者及一个见证人,异端裁判所就可以随便抓人来审问。在一个月的恩典期中,幸运一点的或表明愿意悔改的异端者,会被判以罚款及到圣地朝圣之轻刑。大多数人下场都很悲惨,会被施以酷刑。 异端裁判所最有名的案例除了圣女贞德事件,16世纪以后不少进步科学家、思想家如布鲁诺、伽利略等,因其科学发现与教会传统观念相抵触,也受到异端裁判所的残酷迫害。

4. 教皇与教会的兴衰

在中古时代,东方的教会日渐萎缩,而西方的教会却因宣教的成功,日益壮大,以致造成罗马大主教的地位日见提高,最后更被视为整个大公教会最高的属灵领袖。奇怪的是,罗马主教,亦即被称为教皇(或教宗)的,最初之所以被尊崇,是因为教皇贵格利第一世。主后八OO年,法兰克王查理曼为教皇清除蛮夷后,进入罗马城,教皇将皇冠放在他头上,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这加冕仪式有很重要的意义,象征着教会与国家的结合,后来法兰克王要统一领导西罗马帝国,却要教皇撑腰,他受教皇加冕,即表示他在地上的权力是必须由教皇肯定确立。自此以后,教皇在政治上的参与便越来越大。同时查理曼大帝在受冕后,即承认教皇在教廷附近一带的地方,有政治统治权;亦是说,教皇除了在整个神圣罗马帝国是属灵领袖外,还在罗马部分的地方,有统治权, 承认教皇有地上的统治权,即承认他可以参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权力好像新酒一样,使人易醉。有权力便免不了有权力斗争,教皇的争战一直持续不断。

十字军东征对整个欧洲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在二百年间,整个社会的结构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不过,十字军东征最大的影响是对于欧洲人在精神上的冲击。东征带来文化的接触;以往西方教会对于东方教会及初期教会的传统都非常陌生,但在东征时,初期教父很多的文献开始流入欧洲,东方教会的属灵模式也开始受注意。突然间,信徒开始体会,西方教会的传统不是唯一更不是绝对正确的传统,于是对西方教会的信仰表达,敬拜及属灵模式开始作出批判。同时,以往一度失散的希腊文学及哲学的文献,此时再被发现,流入欧洲,对于西方的教会造成很大冲击。西方教会再不能闭关自守、唯我独尊,而要设法消化这些新涌入的思想,将它融合于基督教的大体系中。于是教会的思想需要变化。

思想的冲击本来是好的,只要教会采取适当的态度。但不幸的是,教会却因为另一些原因,使自己更封闭;以致不能作出适当的应变。事情是这样的,很多东征回来的人都心灰意冷,对教会失去了信心,更怀疑自己的信仰,这时就出现了许多的异端。教会组织异端裁判所,四处搜捕异端的可疑者。异端裁判所的权力越大,他们对信徒造成的伤害也越大,不少无辜的信徒被酷刑、火烧,很多惨无人道及黑暗的事都与异端裁判所有关。不止这样,教会的信仰也因此越来越狭窄,更难在思想冲激下,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反省和批判,因为缺乏反省和自我批判,教会便越来越僵化,更不能将本身的错误、偏见、执迷及败坏纠正过来。一个强烈的对比开始形成:在社会结构的改变中,自由思想渐渐蓬勃,但教会的思想却因为过分的自我防卫而越来越狭窄、封闭,这样便使更多的人对教会失去信心。了支付东征的庞大的费用支出,教会的资源耗用了不少,教会的经济也因此陷入拮据的状态。如何补充资源?教会开始售卖圣职,而买得圣职的人也尽量利用圣职发财,于是贪污舞弊丛生,更有利用信徒的迷信诈骗钱财的。但很多愚昧的信徒便误以为赎罪券真有赦罪的功效,赎罪券一出,人对神审判的畏惧便大大减低。一些本来道德生活败坏的人便可以安枕无忧地去放纵了。

5.中世纪教会的贡献与改革的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将中古时期欧洲的种种黑暗失败,归咎于教会,而我们忘记了当时的执政者及政治发展是要负相当责任的,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假如当时没有教会的影响,那情况更不可想象呢。我们要知道,整个罗马帝国崩溃后,情况实在非常混乱,不同的蛮夷部族各据一方。欧洲的封建制度便开始形成。本来已经分裂不堪的欧洲更进一步分成很多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军事及政治上都相当独立。问题是,这些小小的诸侯国除了抵御蛮族外,便自相残杀,教会极力制止亦无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定出"上帝的休战"的法例,要求各方严守,由星期三傍晚至星期一早晨完全休战,以记念主耶稣基督是使人和睦的使者。

教会在这个极度分裂的状态下,成为了唯一统一所有诸侯的力量,而要约束这诸侯的行为及调停他们之间的纠纷实非易事,一个积极的做法便是教育他们。这些部族很多以前是蛮夷,文化的水平相当低,教会便负起教育他们的责任。于是,在每处的教堂或修院都办有学校,由教会的修士负责。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语文、逻辑、天文、数学等。修院不单是研究神学的中心,更是研究法律、哲学及医学的地方。在大城市中有些教会学校及修院渐渐成为欧洲重要的学术中心。欧洲早期的大学都是教会学校或修院演变而成的,以后亦在一段极长的时间与教会有很密切的关系。可见教会在中古时代文化的建立上,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中古政治混乱及道德生活低落的时候,很多信徒依然持守圣洁的生活,他们成为欧洲在精神上的领导者。例如几个重要的修会便在这情况兴起,这几个修会对于提高欧洲人的精神素质,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几个修会便是耶稣会修会,多明尼加修会及方济修会。他们都标榜简朴生活及舍己的精神,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广,带来不少信徒在属灵生命上的复兴。耶稣会的特色是透过劳苦的农耕生活去操练生命,方济修会的特色是在于强调彻底的贫穷与舍己,而在贫穷中使人富足,也就是说,他们把操练敬虔的焦点放在服事照顾卑微贫贱的人。

远在改教运动之前三百五十年,教会已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信徒,对于教会内部的僵化与腐败,感到非常焦急,他们要唤醒其他信徒,回复圣经所要求的简朴和圣洁生活。大概在主后一一七六年,一个名叫彼得华尔度的富有商人,在深入查考圣经之后,发现中古的教会与新约时代的教会有很大的差异。华尔度也发现,中古的信仰,似乎加了很多人为的传统,也加了一些欧洲人的迷信,例如相信圣人遗物有神秘力量,相信有炼狱,相信为死人祈祷及办弥撒对死人是有功效的。华尔度觉得这一切都不在圣经的启示中,于是便提议教会回复新约教会简单而纯正的信仰。在主后一一七六年,他将所有的家产都变卖了,分给穷人,因为他相信这是主耶稣基督吩咐的。他到处宣讲简单的福音,不久,有很多人受他影响,跟随了他。他们两个两个,赤着脚到处宣讲他们发现的真理。他们的教导扩散得很快,不单在意大利有很多跟从者,就是在法国的南部,数目也非常可观。教皇于是下令清除他们,很多人因此被异端裁判所残害,在教会的逼迫中,他们只有避到阿尔卑斯山的深谷中,他们被称为谷中的弟兄,经历几百年的隐藏生活,到改教运动展开时,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更正教徒。

华尔度派被赶入阿尔卑斯山谷不久,英国又出现一个比华尔度更有影响力的忠仆,他便是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为了使更多人能瞭解圣经的真理,他将圣经从原文译成英文,这样做在当时真是罪无可恕,因为中古教会只承认拉丁文的圣经,以其他语言来翻译圣经是被禁止的。那些追随他的人专向低下层阶级宣讲福音真理,教导他们实践圣经简朴、贫穷、圣洁的教训。他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大概在主后一四OO年左右,布拉格大学的一位名叫胡司(John Huss, 1370-1415 A.D.)的神学教授,深受威克里夫的思想影响,开始在捷克鼓吹改革教会。认为在大公教会中,只有基督是元首,教皇、主教都不是必须的。教会发行赎罪券,在胡司看来,更是完全违背圣经的真理。主后一四一四年,他被教皇处以火刑,他所发起的改革便因此失败。过往的改革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却为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建立了重要的基础,假若没有这些忠心的仆人肯冒生命的危险勇敢地宣讲神的道,以唤醒信徒,恐怕马丁路德所受的阻力更大。从这些改革尝试中,我们看到圣灵不断在教会中工作,没有一刻撇下教会不顾。然而感谢神,祂在主后一五一七年兴起马丁路德,针对罗马天主教败坏的核心一矢中的,因而牵动起改革的巨潮,那是历史上有名的改教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