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不进则退
文章来源: bj-jj2012-09-26 00:30:33

出国9年了,一直忙忙碌碌。期回国数次都是来去匆匆,看看父母及家人,和老朋友的聚会甚少。今年第一次有机会放下手里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回北京呆了4个月,享受9年来第一次真正的探之旅。

 

此次回京,由于时间较宽裕,我联系到了多年未高中及大学同学。 高中的同学好说,都在北京,容易联系上,而且我在出国前还见过他们。可这大学同学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我们毕业24年了,我一直为我所谓的事业而奔忙,而后是出国打拼,以致忽略了同学情谊。事实上,24年里,我和绝大多数的同学再也没见过面,甚至音讯全无。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还好,依靠如今那无所不能的网络天地,我很快联系到了老同学。

四,五十岁应该是一个人事业的巅峰时代。我的大学同学们也不例外,从总裁;总经理;厂长;处长到专家;高级工程师应有尽有。只是让我有些意想不到是:以国内对事业有成的标准来看,我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中同学都“业绩”平平,而从我们那所当年在大学招生章中排名倒数2,3名的北的一所毫无名气可言的大院校毕业的同学,按人数比例来,却出了不少的身价不菲的成功人士。不发现,“成功”的人员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北京市人。我在这里特意强调的“真正的北京市人”是指北京城里的人。而挤入成功人士行列的两个北京人原本是京郊的农民(农村户口)。在听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后, “人生的道路不进则退”的感悟又加了一个“更”字, 时也对这些“成功”同学的状多了一个“”字。

 

很多年前和老公科里的一个聊,她到如今科里乃至院里,研;升的都不是北京人,原因是北京人有家;有根;有后路,他大学毕业后自然分配到了北京工作,朋好友一大堆,生活无。可是外地的毕业留京的机会不多,有的为了留在北京就要必须读研究生。留京后,为了站稳脚跟,他们不停的努力着。以前当科主任要大本学历,后来就得硕士毕业,再后来是博士,博士后,留过洋。这些必要的硬件,让很多北京人排到了队后。因为外地的同学拼搏时,北京人已经过早的停住脚步,在只有北京人才能拥有的优越条件下享受生活了。今天再看看老公工作过的医院,专家;学科带头人及领导者,有几个是北京人呢。

我的高中和大学同学的现状就是上面这段话的缩写。我的这些重点高中的同学都毕业于著名的一类大学,这和我的大学同学显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十几年前,我的高中同学基本上都已成家立业了。这里的立业是指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当我的北京同学三天两头聚在一起喝啤酒,打麻将,唱卡拉OK时,我的大学同学有的在读研,有的因为企业关闭而寻找再就业机会或转行从新起步,有的在自己的公司开张时,帐上只剩下两千元,总之,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逆境中前行,虽然步伐有快有慢,却都跟上了时代的节奏。

说起大学同学的相聚, 校园的集体生活还历历在目,一眨眼,我们的孩子们都开始大学生活了,那份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可是不知道怎么了,聚会后总是觉得哪儿不对茬儿。还是老公一语道破:人家晒钱,你晒的是幸福。可不是话茬儿不对嘛。同学们不但事业随着中国发展的列车不断提速,跟上了动车,就连生活方式也进入“和谐号”。看着他们歌舞升平,抽烟,喝酒,吃大饭,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相聚的喜悦打了折扣。所以我说对这些“成功”同学的状多了一个“”字。

再看看我的出国之路:到了澳洲,我成了外地人,我体会到了比外地人在北京加了一个“更”字的辛。目无先不,就口儿,不光是口音的问题,而是说话都成问题。光过语言关,就够一梦 的。我们这些能留在国外扎根儿的人,哪一个没经过艰苦努力。 甭管你多大岁数,  都得重返校园 , 重新就业,一切从零开始。为了生存,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老公和我此次在北京分别见到了各自的老同学,老同事。 综合起大家和我们的个人经历,我们真是感受到了什么叫“人生的道路不进则退”。 别是老公,他说如果不出国,他到现在也就是北京一混混儿。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他在不断的努力中,享受着艰辛后每一点进步的快乐;每一点小小成功的快乐,在不断的前行中,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