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中的“义”和“利”
文章来源: 山哥2009-12-20 18:55:33

儒家经典<孟子>里记载了孟子对于“义”和“利”的教训。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
曰利?”
可见中国的主流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是重义轻利的。很有意思的是,对孔孟之
道深恶痛绝的毛泽东,在对外关系中,却完全奉行这一套“不言利”的孔孟
遗训。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资金技术极其稀
缺。可是那时的中国为了“支援世界革命”,“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
人民”,对外援助真是竭尽全力。

支援朝鲜。中国付出数十万子弟兵的生命和数百亿的资金。中国媒体曾经报
道:金日成每次访华,中共领导都陪同他去参观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工农业成
就。老金也每次都要求中国无偿转让这些先进技术给北朝鲜,而中国也照单
全给。
六十年代北京地铁建成后,中国其他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都无力建造,
却优先援助朝鲜平壤建成了地铁系统。结果地铁建成后,自负的朝鲜人竟然
把地铁车厢内所有“中国制造”标志的中文金属牌全部橇掉。

如果说援朝多少对于中国东北安全有利,北朝鲜与中国也始终没有翻脸的话,
支援越南的结果就更加悲惨。
在支援越南等印支三国抗法抗美的长期战争中,中国派遣大量的高炮部队,
工程兵部队等装扮成越军直接参战。其中数千人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高中
级军事顾问团指导训练越军,并协助直接指挥了包括“奠边府战役”在内的
一些重大战役。因此越军对于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都了如指掌,在79年后的
中越边境战争中,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让中国军队吃尽苦头。
中国对越援助不遗余力。即使在文革全国工交系统几乎瘫痪的岁月,生产,
运输抗美援越战略物质的工厂,铁路,公路等依然高效运行。中国援越花费
了数百亿美元,但1975年越南统一后马上完全倒向苏联,成为反华急先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发现缴获的越军武器后勤物质多为中
国援助,且为中国最先进装备。


中国支援阿尔巴尼亚更加荒唐。这个地中海边的欧洲小国只有数百万人口,
只是因为奉行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路线,反对“苏联修正主义集团”,便与
中共志同道合,成为“海内知己”。毛泽东公开称赞阿是“社会主义明灯”,
可是中国凡夫俗子都知道这盏明灯完全依赖中国加油。曾有报道说,在大多
数中国人尚不知电视为何物的文革年代,阿国每家每户都用上了中国免费援
助的电视机。在60年代初中国的大饥荒到来时,中国进口了三船加拿大小麦。
可这时阿尔巴尼亚小兄弟再三催促中国小麦援助,敬爱的周总理竟然马上电
令这三船上万吨救命小麦改变航向,直接运往阿国!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
我感到心酸,鼻子酸。

中国还花费数百亿美元支援非洲。坦赞铁路全长一千八百多公里,文革期间
由中国全部援建。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年代,中国不但花费数亿开支,而且牺
牲了47名工程技术人员!

更有甚者,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大胜的中方,令人不解地放弃了包括藏南重镇
达旺在内的到手的数万平方公里堪称“西藏的江南”的宝贵国土,甚至把缴
获的武器都擦洗干净,交还印军。可是印度在吞并了这片土地后,视中国的
“仁义”之举为奇耻大辱,近40年来一直磨刀霍霍,企图雪耻。

毛时代“不言利”的外交政策,到了他去世后实在难以为接。改革开放年代
以后的中国便滑向另一个极端:只言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