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海龟钱学森的功与过
文章来源: 山哥2009-11-04 04:31:08

钱学森去世的第二天,山哥写了那篇<顶级海龟钱学森的荣与辱>,
应算是海外纪念钱老的先奏。没想到后来有那么大多的纪念文章陆
续登场,高兴之余,倒也使我有点犹豫:承偌的续文的一些观点和
内容好像其他网友已有涉及,要不要继续呢?经再三考虑,觉得于
个人与民族,对这些问题敝人的视角都还有独特之处;何况它们是
如此重要,还是有不吐不快之感。

前文主要写了钱老在美国20年的荣辱与沉浮。基本上从1935年到
1950年,他都是一路顺风,凯歌高奏;直到1950年后的最后5年,
因国际风云变幻,他流露出回国的意愿,让他蒙受了阶下囚和软禁
的巨大耻辱,以至于骄傲的他终生不再踏上他们一家曾经如此热爱
的美国。

由于周恩来慧眼视珠,中国外交使团在日内瓦中美谈判中软硬兼
施,一方面释放在押美军飞行员释放善意,一方面公布钱学森要
求归国的亲笔求救信揭露美国当局。美国方面深感被动,加上钱
已被软禁脱密5年之久,多数美国领导层认为他的导弹知识已经
过时,所以同意放钱回中国。

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回到中国。那年他刚好进入45岁,开始
了后半生“红色中国导弹之父”的生涯。
钱学森于1956年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
研究所,为首任所长。 第二年钱伟长(多伦多大学博士)在反右中
因为批评苏联高教体制而蒙难。郭永怀(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则在
1968年的一次空难中以身殉职。钱伟长和郭永怀都曾是钱学森在
加州理工喷气推进中心的杰出同事。从1956年起,钱学森开始在
中国建设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该机构(又
称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指导计划协调技术。1958年开始研
制航天运载火箭。同年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共同倡议并参与创建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被认为是迄今在中国最像加州理工
学院的中国名校。
1959年8月,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这是一款模仿
苏联短程导弹的中国第一款导弹。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
经自主开发出了中程导弹和火箭技术。1980年代,中国运载火箭
已经飞向南太平洋,标志着远程导弹技术成熟。钱学森为建设中
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9年9月,钱老与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2006年10月,他与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盘等共5位专
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说到“两弹一星”对中国的意义,即使在中国科学界也有一些争议。
首先有人要说它不是中国首创,而且苏联在50年代曾大力帮助过中
国。苏联确实帮助过中国,但那主要只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到59年10
月这段短暂时期之内。即使是中苏蜜月时期(正好是钱学森归国前
后),苏联对华也是有所保留的。这也是当年中苏翻脸的原因之一。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苏联人的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英法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国,他们的“两弹一星”也是自己独立开发
的。印度在独立后可谓左右逢源,苏美通吃,与原殖民主子英国也
保持特殊关系,可是他的“两弹一星”比中国迟了20-30年。至于
台湾就更惨了。核弹资料被美国卧底的CIA特工揭露后完全被冻结,
中程导弹至今尚在试验之中。
为什么?
中远程导弹和核弹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影响地区和世界和平,
是国力的特殊表征。看看北朝鲜不顾一切发展它们以及中国的态度,
就知道了邓稼先,郭永怀和钱学森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对中华民族的
历史性贡献。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领域
 
火箭、导弹、人造卫星与航天技术 王希季 · 孙家栋 · 任新民 · 杨嘉
墀 · 钱学森 · 屠守锷 · 黄纬禄 · 赵九章 · 姚桐斌 · 钱 骥
 
原子弹、氢弹、核武器与核工业 于 敏 · 朱光亚 · 吴自良 · 陈能宽
· 周光召 · 程开甲 · 彭桓武 · 王淦昌 · 邓稼先 · 钱三强
 
两弹一星、国防科技多重或综合贡献 王大珩 · 陈芳允 · 郭永怀

以上是钱学森的不朽功勋。

说到钱老的过错,很多人会想到他回国后成了少数几个又红又专的不
倒翁,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是批判他人而不受批判。如他1957年在<人民
日报>攒文痛批亲密老同事钱伟长以及1976年批张爱萍。还有文革中批
判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文革后继续攒文批判宇宙膨胀理论。虽然他的这些
行为确实有可议之处,但放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也不能说他多么过分。

但是大跃进中“亩产万斤”和八十年代“人体科学”两桩公案,却是钱
学森最主要的历史过错。

钱学森在1958年大跃进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
少?》,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发表《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
斤不是问题》,文章中表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
积上的太阳光能”:假设植物光合作用30%的效率可以达到,并假设植
物中的1/5能转换为可吃的粮食,认为只要必需的水利、肥料、劳力等
等条件能满足,那么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达到
“2000斤的20多倍”。有人认为,这些论述为“放卫星”提供了“科
学论证”,并影响了最高决策。毛主席秘书李锐《反思大跃进》曾记
载毛的大秘书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
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
文章,才相信的。”

80年代后,钱学森大力提倡对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的研究。并著有专
著《人体科学与现代科学纵横谈》、《论人体科学》和《创建人体科
学》等。他的追随者中鲜有受过完整生物学和医学训练的学者,却有
一大批国防科技和物理化学专业人士。由此产生的气功热震荡了中华
大地,形成了一系列科学,传统文化,宗教三不像的怪物,至今冲击
中国的社会稳定。

因此,说钱学森是历史罪人,一点不过分。更要命的是,钱对自己的
过错至死不悔。


钱学森是老一代海龟学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人生轨迹和千秋功罪,
值得我们认真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