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外省人,中国人,美国人
文章来源: Easy.Spin2010-01-10 19:39:53


我在台湾出生长大,从小被称为
 “外省人”,其实只算一半。我父亲的老家在福建接近广东的山区,他在厦门读完大学,到台湾暂时“避一下战火”,没料到几个月后就回不去了。他的家人都在大陆,在台湾只有一个远亲。 “意外”地移民到台湾,他虽然努力地学台语,却始终讲不好。在台湾事业发展得还不错,但是他始终不太被认同,也不太能认同台湾。

我的母亲是台湾人;她的祖先二百年前来自福建泉州。但是她从小在台湾受日本式教育,直到高中时代台湾光复,才受中式教育。小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她和朋友们用日语交谈,显然是她们从小长大的习惯。我很难想象她们那一代的经历:从小在学校只能讲日文,要向日本效忠,常常躲空袭,因为美军飞机会来轰炸。等到台湾光复,她们开始学中文,学习当中国人,学习把日本当罪魁,学习把美国当盟友,学习成为反攻大陆的基地。

其实我们这一代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困难。依照国民党引导的教育,我们都是中国人,大陆是我们的故乡,台湾只是反攻大陆的基地。学校教的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历史,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全国的地理,只是那美好江山不但看不到去不了,还住着我们的敌人共匪,随时可能越过海峡和我们决一死战。文化史地课激发对中国的情感,政治军训课则激发对中国的敌意。除了上一代的认同困难,我们这一代还有对中国情感上的矛盾。

小时候台湾还没有蓝绿两党,只有国民党和“党外”。到选举的时候,真是吵翻了天。看似是非之争,政策之争,归根结底都是认同的问题。我来美国以后,对认同问题有了更深的体验。尽管在美国住了大半辈子,仍然喜欢吃中国菜,听了民歌会感动,爱和老中混在一起,宁可讲国语,关心华人的事。再看看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在美国长大,除了家里养出来的中国胃,就对老美那一套有兴趣。认同的情感是勉强不来的,最多只能靠时间培养。

所以我可算是台湾人,外省人,中国人,美国人,但都不全是。认同问题对我不再是个困扰:以前我不是“典型”的台湾人或外省人,现在我也不必是典型的中国人或美国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验,不必限制于死板的标签,既定的立场。我的经验让我能了解许多人不同的背景,特有的情感。人心都是肉做的,懂得人心比号称是哪一国人重要得多。

奈何人心受情感的驱策,往往并不明智。理智上,海峡两岸,我们看到的尽是华人的悲剧,是前人造成的。人心却不愿意吞下历史的悲剧,也不忍心清算前人,硬把怨恨出在现代人身上。怨恨造成冲突,冲突又再制造悲剧。这个悲剧传到我们这一代,考验我们的心胸智慧。我们可以搬出怨恨有理,冲突有理,把悲剧再传到下一代,我们也可以运用我们的智慧,让过去的噩梦到此为止。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