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非礼”
文章来源: 吴明子2011-09-30 12:52:28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好像这句话的关键词在“礼”上,好像知道了何为“礼”,就能勿视听言动那个“非礼”了。俺最近读这一句的时候,忽然有了新得,新的心得:在明白何谓非礼的同时,明白谁在非礼也相当重要,而且更重要。

 

    在众多的解释中都把“非礼勿视听言动”理解成“哪件事物是非礼的,然后避免去视听言动”,俺忽然深深感到那样的理解不免有些片面了,俺的感觉是“非礼”是指我们本身的言行,一旦我们自己时刻“礼”了,我们就能“非礼勿视听言动”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

    论语在颜渊章中,孔子答曰弟子的种种都告诉了我们何为礼,如“其言也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必达,在家必达”;“爱人”;“知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都是在告诫我们何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我感受到“礼”是一个无限的渐进的“层次”,(用层次这个词是因为不知该怎么表达)。天地人是通达的,真正合道了,就能体会到天地人的通达,也就达到孔子所曰的“仁”了。礼就是我们达到仁的阶梯。

 

     如我这样自我还很强时,还不能达到时时刻刻“礼”时,该咋办呢?“请事斯语矣”,眼下我对此的理解就是“觉察”。一个人静坐时,比较能在“觉察”中,一开口说话,一听人家说话,一做事情,一个对待,就往往把觉察丢在身后了,这就是非礼了。好吧,就这样来练习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