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赋
文章来源: 江心舟2005-04-09 12:04:26
道德赋 文人内心总有一种超越客观世界的豪情,精神领域的道德律也似乎比物质俗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信了宗教的,更是把自己信仰的教义直接和绝对的(神的)道德体系联系起来,仿佛真的‘因信称义’立刻具备了道德批判的权柄。其实,道德的产生,源自于人们对自己历史的体认。人类从自己的历史中逐步认识到秩序的可贵,维护秩序对于整个社会存在延续的必要,于是便产生了道德──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舆论体系。任何一个社会要生存延续,都必需严肃地面对道德建设的问题。可是人们又往往舍本逐末,神话固定的道德教条,把道德本身当成追逐的目标。而无数道德泡沫的破灭无情地以事实告诉我们,道德之本在于行动而非华丽的辞藻,行动最终的成败在于能否遵从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而不是是否符合现成的典章成规。道德不是因为有了貌似强大的绝对权威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道德的最高境界并非繁文缛节的条条框框,而是化有为无的行动上的自由。 道,可道,非常道; 德,立德,随缘德。 夫道者途,贯古通今; 天地之初,宇宙所轫。 道生一统,一涵二相; 有无相生,善恶随形; 高下互见,概出同源。 西人称神,造化万物; 竭尽至善,以鉴自微。 惜乎主事人伦,妄执偏倚; 嗟叹人强主意,难避苟营。 神道本同宗,追问遁所终; 急功神入瓮,近利道稀松。 大德至随,循涂就轨; 规矩所指,方圆乃成。 德始于行,终于自由; 人度天道,立约制衡; 纲常合数,社会清明。 天演律动,将型就塑; 身先士卒,行胜言表。 无奈见识困囿,难脱详谬; 不堪心胸浑浊,姑假圣名。 圣人无常心,殷百姓所殷; 贤德有恒理,唯正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