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孩子的物欲和情欲
文章来源: AnitaM2009-05-09 04:03:27

这个标题看上去挺雷人的,如果您感兴趣并有时间,请听我慢慢说我个人的想法。

突然间琢磨起国内的贪官问题。咱先抛开他们辜负了人民对他们的信任,道德沦丧,把道德,法律,职业操守都抛掷于脑后,肆无忌惮地大贪特贪,有恃无恐地玩女人,包n奶,有的居然还及其变态地打女童的主意。也不提咱的系统不完善, 没有足够的监督系统 。这些,我都不想在这儿说。好像国内很少有人彻底调查过贪官们的成长背景和经历, 特别是成年以前的。当年,克林顿深陷拉链门事件时,就有人写文章指出他如此热衷于追逐女人,跟他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写到这里,特别声明一下:我不想给贪官们和克林顿之流找借口。 

胡说了这麽多就是为了想提出关于子女教育的一个想法:在他们成长的时期,家长应该适当(原文:尽量)满足其物欲和情欲。

先说物欲。当年公司有一位大姐,她有一个小女儿。 休息时,特别爱给我们传授妈妈经。记得她曾经提过关于满足孩子物欲的问题。她说有儿童心理专家指出童年时如果物欲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很可能没有物质安全感,过分追求物质。但并不是说孩子要啥就给啥。再说,小孩子跟本不懂什麽名牌,时尚。 12块钱的小塑料发卡可能就可以让小姑娘高兴半天。 我女儿根本不在乎我给她买的有牌子的鞋,衣服。 那些东西,只不过是我,这个成年人认为穿在她身上好看而已。 有时, 她跟爸爸购物回来,没准儿就带回一双便宜,土气,闪亮的,带粉花儿的“村儿”鞋。 可是她喜欢得不得了。 大多贪官都出生成长于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一旦成年, 并有了那点儿可用的权力,很难抵制物质的诱惑, 越陷越深。 即使不做官的人, 很可能因为童年物质匮乏的阴影而轻易放弃理想, 优先考虑物质。国外有媒体评论80后,说他们是愚蠢的一代。 还有笑话说他们还没学会赚钱就先会花钱。我倒是看好国内的80后,90后, 他们成长于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他们更不会为了物质而轻易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当然,中国的农村的80后和90后们可能还会被打上物质匮乏的烙印,农村的情况正是政府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最痛心看到年轻人为了物质而放弃理想。 当下人们普遍认为的“成功”在我眼里远没有“理想”有魅力。当我90年代初毕业工作以后, 不知道理想是什麽了。所以希望我的宝贝能够一生跟“理想”牵手, 当然后边最好也跟着“成功” 

满足孩子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适当满足他们的物欲,是每个家长和每个政府都推卸不掉的责任。 

再说这情欲, 甚至还可以把那个忌讳的性欲也加上,在子女教育上说,更不成体统了吧。 先看看西方的情况。青春期开始时,他们就开始学习恋爱,甚至早尝禁果。结婚前,他们一般都把男欢女爱都尝尽了, 所以一旦承诺婚姻后,反而不轻易出轨。 即使后来分开,也往往不是因为情欲和性欲泛滥造成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光顾成人电影租用的,往往是青少年。 记得我们随团到泰国旅游, 观看人妖所谓神秘,即性爱表演的还都是那些上了岁数的人。 我尊重他们,也理解他们, 因为他们成长于那个情和性被禁锢的年代。 回头再说那些贪官, 贪性的官, 成长环境是什麽样的?青少年时期的禁锢,青壮年时期因为要向上爬, 要树立形象的压抑,最后有了权,欲望一下如脱缰野马。 我不说那些在泰国看表演的老人为老不尊,他们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但是这帮性贪官们倒是真的为老不尊,为官不尊,变态得可以。 

青春期性荷尔蒙水平突然高涨,就象春天霎那间来临,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作为家长,必须尊重这个事实,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这一关 满足他们青春期的情欲 疏导他们的性欲。全社会也应该尊重这个事实。 即使发生了糟糕的事,也应该正确处理。 个人认为07年的那部电影“Juno”就很好。糟糕的事发生了, 并不是天就塌了。难道父母和社会非把孩子逼死不成?我们这儿有个专栏节目主持人。 她也就30多, 一个孩子已经成年了,而且共两个孩子。 估计她曾是个少女妈妈。可是那并没有影响她成为人们普遍认为的成功人士。 我在这里不是鼓励早恋和过早性行为, 而是认为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由于我们离不开的食品,水源, 化妆品等等,在加上充足的营养, 孩子们比过去的我们更早的进入青春期 由于越来越发达的通信,互联网, 媒体, 孩子们有越来越早恋的倾向。 问题摆在我们父母和全社会面前, 怎麽办? 他们有这种需求。 宗教吗? 他们越来越能独立思考 而人生的阅历又不可能让他们领悟宗教戒律的博大精深, 他们能信吗? 

禁止和欺骗是毫无用处和意义的, 只有接受和处理,让青春得以合理的释放,让孩子们得以健康成长 这也是每一位家长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相信成功, 财富, 幸福都跟在爱和身心健康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