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大江川2019-12-04 18:22:54

 (2011-02-10 18:30:48)下一个

持脉之道,虚静为保。

 

 

持,把持。持脉,医家以手把持病人的脉,得以确认病家的疾病真相。

道,道理,操作方法,实务。

持脉之道,就是脉诊的方法,常规,正确的方法与操作,或脉诊的真相与真谛。

虚,是道家术语,最早见于道德经的术语。虚,有虚无之意,是宇宙的一种常态。宇宙是由空间所组成的,空间里又充满了星云等实体的粒子,虚与实共组宇宙,也就是阴与阳。

人类的精神层面也是虚的特性,所以,人脑的运作形态无法诉诸于精确的数字化,因为,人脑的运作是个变量,每一分秒都在变化着,也影响到人的精神情志及其呼吸血压脉搏神经体液内分泌。。。这些最终也可以在脉搏上表现出来,但是,只由细心体验,反复地品味,再四诊合参,方能找到其变化规律,甚至直指疾病的真相。此脉诊的作用或神奇。

诊脉的终极神奇之处,就是一种医家与病家精神层面的一种互动,此人类才能发生的互动,不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

利用的是人类自身所具备的自然原始的感觉。

人类的感觉至今还是谜,也是最奇妙的。

脉,一定可以反映相当的病象,在西医理论上,无非就是血管与心脏搏动的节律与速率。。。较比单纯。对中医而言,则可分成诸多种形态,再与望闻问切所得密集信息相合,以分析判断,借以得知真相。无须细说。

医师给病人诊病,病人每时的精神与形体变化,或疾病本身的变化无疑是个变量,而医师在持脉之时,其精神也在变化中,也是个变量,所以,至少要精神专注,头脑清灵,细心全身,排除杂念。。。最终方可能寻得病脉,及其此种病脉所表达的疾病信息。

所以,虚,既至病家,也指医家。病家请医家诊病也要诉诸一种平常之心,医家持脉也要诉诸平常心,认真持脉,全神专注,无功利心,无旁骛。。。方可诊有过之脉。

现代的医家与病家都要虚,都要静——虚静,也是平常心。

静,就是安静,安宁,平静。。。所谓宁静以致远。

人类面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双重挑战,面对诸多选择,面对诸多难解之谜题,最重要的要虚静,不然就难以察觉到事情的真相,对于持脉而言,就难以察觉出脉动的细微之变,甚至显著之变,持脉也就成为一种表面的形式。

此中医脉诊的真相。

静,也是对诊脉环境的要求。

与静相合的还有诊脉时间的要求,即诊脉,起于平旦。。。

内经文字存世两千余年,被历代医家反复研读,至今只读懂少部分,也不奇怪,但是,对于“持脉之道,虚静为保”这些简要的文字,还要进一步读懂深意,方能再进一步推动学术进步。

而诊病确实是一种功力与硬功夫,医师会运用原始诊病手段的经验也可能表现出医师的终极价值。

现代的中医脉诊,反复强调影响脉诊准确度与临床价值的诸多因素,也记载研讨了诸多脉象对疾病真相的意义,却没能关注医师持脉必须要凝神专注,以平常之心,即医家的心态与精神层面的壮态对脉诊精确与否的重要作用。

脉诊,并非唯一,但是,对于一件瓷器的望闻问切,也许通过一格很小瑕疵的细心识别就可判断出年代或真假,则脉诊对于一个病人或许就可通过对一种特定脉形的识别即可彻底揭示出某种疾病真相。此也没啥神奇的。

医家头脑的空灵,超脱,专注,全心全意,凝神。。。对病家无疑是最重要的专业需求,医术及经验在其次。

而高明的医师必也全神,会自然地运用持脉之道,虚静为保。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26。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