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妈
文章来源: Leileima2013-12-27 14:48:13
二舅妈是我妈妈的堂嫂,是我妈妈二伯父家的第二个儿媳妇。
 
  我的外曾祖父,即是我妈妈的爷爷,人称“周二拔贡”在我们当地相当有名,据说他“自幼敦敏,独步文坛,兼娴武术,骑射技击,罔不精妙,遂举光绪乙酉(1885)科拔贡,授云南直隶州州判,擢四川直隶州知州,嗣回籍讲学。宗党后进,一经指授,莫不掇拾,巍科腾骧云路。又创设戎烟会、济腊会,以及兴学、建庙、施棺、舍药,从善如流,挥金如土。”
 
外曾祖父共有七个儿子。据说因为外曾祖父教子特别有方,所以七个儿子或文或武,每个都有一技之长。外公是老小,因为外公过逝较早,所以妈妈是外公、外婆唯一的孩子。
 
二舅妈的公爹我要叫二外公,二外公解放前曾做到司令的位置,是位北伐名将,在方圆一带很有影响,想着自己并未做过什么对不起父老乡亲们的事,所以临解放的时候二外公并没有跟随国民党去台湾。二外公有两个儿子,我叫他们大舅、二舅,据说大舅在当时的南京省政府当秘书,二舅则只是一介读书人。我看过二外公当司令、穿军装的照片,威威武武的;还看过二舅的照片,身着学生装,戴副黑边圆框眼镜,很像电视剧《家春秋》中的觉新、觉民们的样子,也就一读书人。
 
只不过历来的改朝换代总得有人是牺牲品,据说大舅都准备要带着他的小家上飞机了,但因为大舅妈比较激进,不同意离开,所以最后二外公连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道被镇压了,好在历史总算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当地的军事志最终总算是比较公正地评价了二外公:给他写了个北伐名将周公文谦传
 
据说当时的景象相当凄惨,是二舅妈一个人埋葬了他们。二舅妈非常能干,是她们当时大家庭里的王熙凤。她原本是二外公家的媳妇,但因为大外公家没有儿子,二舅是过继给大外公家的,所以她也做大外公家的儿媳妇。不过二舅妈很会左右逢缘,人缘关系及好。
 
  解放后,妈妈家几乎所有的堂兄弟姐妹们都相继离开了老家,所以二舅妈是我最先见到的妈妈的近支亲戚。

  初见二舅妈,我还很小,所以并无什么印象,倒是听家人不时提起,二舅妈因为我太过吵闹,不让她跟妈妈尽情谈话而给我取了一个不雅的外号叫“搅屎棒”。
 
  落实政策以后,二舅妈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段时间几乎每年一次,二舅妈住在省城,读书不多的她居然解放后在一个幼儿园谋到了一个当老师的位置。其实二舅妈在老家也没有什么很亲的人,她的年老的母亲早已过世,有个妹妹也是住在另外的城市。但二舅妈每年清明前后都一定会回去一趟,而且是去离县城还很远的老家。
 
  我从未去过妈妈的老家,不过据妈妈描述,她的老家应该很美,在一片群山环抱的大田坝中,有个人工岛,岛的外围是被他们称为壕沟的护城河,水很深,可以划船,壕沟里面是围墙,围墙内的岛上才是他们一个个四合院连着的家。

  不过这一切在解放后都不复存在了。
 
  妈妈自从把外婆接出来以后,也没有再回过她的老家。
 
  有一段时间,二舅妈几乎每年都去那地方,她去给二舅,大舅及他们的父亲二外公上坟。
 
  上了年纪的二舅妈虽然长得胖胖的,但从她标志的五官,不难看得出年青时候的她应该很漂亮,是那种旧时大户人家喜欢的少奶奶长相。二舅妈的娘家是我们当地开百货商店的,年青时候的二舅妈跟二舅关系相当好,她时常在我们面前回忆起二舅如何教她写字、画画一类的事。

  二舅妈和二舅没有孩子,所以过继了大舅家的一个儿子,解放后,二舅妈带着这个儿子跑去了省城,然后跟一位北方来的工人结了婚。我们叫他张舅舅,据说张舅舅是个苦孩子,连自己的生日是哪天都不知道,于是二舅妈就给张舅舅订了个正月初几作为生日。张舅舅人相当不错,对二舅妈带去的孩子也很不错,他们俩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又抱养了二舅妈妹妹的一个姑娘。一家四口倒也过得还算可以。
 
  只是到了晚年来,张舅舅见到妈妈的时候时常向妈妈抱怨,说二舅妈整天心里想着的都是二舅家,甚至连七月十三供老人也要把二舅家的老祖宗都全请周到。
 
  我最后一次见到二舅妈是十多年前我临出国前,那时二舅妈不是很能干了,抱来的姐姐离了婚新找了个男朋友,男朋友在外面请我们一起吃饭。再后来,也不知是我出来的第几个年头,二舅妈去世了,我估计她肯定要去找二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