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抗战神剧”的真鬼?
文章来源: zd3y2018-01-29 05:48:30

不知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抗战神剧”这个名词,用来调侃,讥讽一些拍摄不真实的抗战电视剧。 其实,说的那些剧 我一个也没看过, 因为一旦有不真实的剧情表演, 我就看不下去了。

现在的电视剧, 粗制滥造的很多, 以 牟利为目的的剧作者, 投资者太多了, 尤其是港台剧大量输入, 占领市场的情况下, 内地一些人也就坐不住了。

其实, 夸张, 滑稽, 荒唐的表演首魁非港剧莫属,那种假打假闹就是港剧的特色, 从港台剧《 射雕》 火起来起, 这种滑稽荒唐表演就司空见惯了, 这也迎合了不少观众的审美观, 说实话, 很多观众也是不在乎那些失真的表演的, 就如《射雕》,《 霍元甲》 《 陈真》等大受欢迎的现象。

以前, 内地影视剧是没有那些空中飞人, 飞檐走壁,假打假闹这种现象和镜头的, 近些年就多了起来, 很难说不是受了 港台剧的影响。我是很不喜欢这类表演和特技的,例如《 卧虎藏龙》中人体 横在竹子上的打斗, 有可能吗?那些飞人镜头, 谁不知道是钢丝吊起来拍的?但这些特技镜头确实迎合了部分观众的胃口。 前不久那个神神兮兮的《三生》, 不也大受 欢迎吗。

文化作品有夸张,虚构和编凑, 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所有文学, 影视作品多多少少都有虚构的成分, 好的作品,虚构的巧妙,编写符合一般逻辑, 基本事实不违背历史真实, 合乎众人的心理, 这就是好的。 如《西游记》, 有谁确信 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发生过? 还是能认为那些悟空和二郎神变来变去能够是真实发生过的? 当然这属于神话故事, 和其他不能同论。 就说现代的影视剧, 好作品也是很多的, 拿电视剧来说, 从早期的《 渴望》 万人空港,后续的四大名著的改编, 尤其是82版《红楼梦》堪称精品, 现代剧《 闯关东》, 《大宅门》 , 《乔家大院》,到军事题材的《士兵突击》《亮剑》等, 都是好的作品 。 近年的好作品也很多, 我比较喜欢的是人文历史作品, 如《平凡的世界》 《 白鹿原》等。但近来太多的作品给人给人有粗制滥造的感觉。 话说回来,就是好的精品, 那个没有虚构和夸张?如果都拍成纪录片, 有可能吗, 有观众吗?

回头说“ 抗战神剧”, 一些罗列的那些神剧情节, 比如将港剧中那种飞檐走壁, 所向无敌, 横扫一片的特技镜头用于抗战这类严肃题材是不合适的。比如那个口吐 什么神箭杀敌的镜头, 也确实太滑稽了。 但有些情节, 也许是观众的背景知识不够的误解。

有人提到游击队披着湿棉被档子弹进攻的镜头, 其实这个不能算太夸张,棉被打湿是有很好防护效果的,抗战中这种土办法确实有过应用。 游击队士兵利用棉被加湿土组合的土法防御子弹,该方法将三张棉被一层层打湿并在中间填上泥巴,然后盖在单人身上或者钉在四方桌面上由人抬着往前冲。虽然方法简陋,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抵挡50米以外的38大盖射击,并且材料易寻,可供游击队大规模使用。后来,又有人将这终设计改进到了手推车前面,使之变成“土坦克”掩护步兵冲锋。该方法推广后,游击队伤亡率大大降低,。后来,在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运送伤兵、物资的车队也多采用厚棉被加湿叠加的方法抵御越军的冷枪偷袭。

棉絮打湿后, 张力,抗冲击力大大增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伤亡率。现代一些防弹背心, 坦克复合装甲, 就是利用纤维的抗冲击力设计的。当然, 就和防弹衣一样,湿被子也不是金钟罩,说能挡 机枪子弹就过头了。

虚假, 夸张的特技镜头绝不是抗战剧独创的, 也不是只有抗战剧才独有的, 几乎所有的战争片, 无论中外, 无非就是塑造一些超人, 超自然的”超人““神人”“勇士“ 来吸引观众, 其夸张程度和手法, 是抗战剧远远不能 企及和比拟的。 可为什么有人却偏偏拿抗战剧说事?无非是别有用心罢了, 一些中外反华反共势力, 哈日媚日分子借用这个噱头诋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功绩,打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罢了, 普通看官们不喜欢看就不看, 可别跟着别有用心的人瞎起哄了。

 

盘点“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剧导演:大多出自港台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4_10_315405_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