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之爱
文章来源: mandolin2013-08-13 07:45:33

 转自美籍华裔作家胡曼荻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ximei

爱的智慧(十)

         反哺之

/胡曼荻

    在新加坡时,学到一个华语词:乐龄人士,指的是老人家。称为乐龄人士,更阳光,对老人家的定义是另外一个境界。常说的“家有一老,好似一宝”,乐龄人士的思维,经过了时光的沉淀,是智慧的积累,无形的财富。


    母亲已经移民美国,刚来时寂寞难耐,现已乐不思蜀了。美国公民可为父母申请绿卡,在费城的华裔老人活动中心,和母亲一起朝夕相伴的,有许多同样是被子女申请了绿卡,来美国安度晚年的一群中国老人。他们飘洋过海,似乎被子女们绑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儿女们是孝心,希望父母能在身边,如果有什么应急,不用千里迢迢回去看父母。对于这些父母,这是另外的人生历程。


    来美国,对毫不知晓英文的母亲,是个挑战。她一下似乎变成了孩子,出门需要我开车载着,不认路;看不懂商标,看着东西,手里有钱,都不会买;看着英文的西餐,要我帮她点菜。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我在旁边跟着,她才敢出门。这样的日子差不多熬了一段时间。那时,不知自己强加给母亲的选择是否正确,母亲如留在中国,一帮老友,上老年大学,跳集体操,当街扭团队秧歌,似乎也是不亦乐乎。


    渐渐地,母亲熟悉了这个城市,加入了这个华裔老人中心,她已在美国生活得很滋润了。领了乐领人士免费乘车卡,她常常调侃说公共汽车是她的私家车,在美国可以行动自如了。在满街英文字的美国,她的生活似乎一切重新开始,交了一帮新的朋友,虽然还是看着满街的英文字,嘲弄着说:我认识这些字母,可是它们不认识我。她还是很努力地学习英文,会二十六个字母,可以用英文数数,竟然可以用英文买菜讨价还价。


    母亲有一对乐龄夫妇朋友,相处得很好,似乎成了闺蜜之类。原本,乐龄人士也有过青春,他们的心境似乎有时候比我们还年轻。母亲说自己已不可思议过了花甲之年,因为在她心中,她也是那个原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


    不幸的是,那对老夫妇的儿子英年早逝,留下的是娇妻、儿子和年迈的父母。老夫妇白发人送黑发人,自是悲伤难过,好在,他们已有了美国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倒不是问题,他们对儿子的爱,隔辈移到孙子身上。忽然的一天,媳妇不让他们看孙子了,以为夫婿逝去,便和其家族无任何瓜葛了。老夫妇难过而无处倾诉,不知该如何以对。那娇妻也曾对着老夫妇叫过爸妈,孩子身上也有四分之一的老夫妇血液,她居然忘掉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


    母亲回国,每次都要特别安排,这边送上飞机,那边哥哥到北京或是弟弟在上海接机。母亲自是享受着回国后,在家乡孙女绕膝之乐。两边都跑跑成了她口头禅。一次母亲和一个老朋友一起回国,到了北京,母亲被哥哥接走,但老朋友却孤零零地拉着两个沉重的行李,一扭一扭回天津,她说天津的儿子没有时间去北京接。哥哥是专门从河南跑到北京去接的母亲,不可理解那个天津儿子的想法,母亲从国外回来,都不愿抽出时间机场去接一下。


    身后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每个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出生日期是一个不定数;来到人间后,离开人世的日子,也是未知数。生命是如此不定,却又那般珍贵。在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应不妨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对父母的孝道。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动物都知给老去的父母寻来食物,何况人?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小时的我们,被父母拉着拉着走路;当父母赢弱风烛时,变成了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牵引,需要我们关爱。      


2013-2-9 @美国费城

注:《爱的智慧》系列专栏专稿,刊登于2013年每周三出版的《天津日报》副刊上,本博客也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