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下雨-故事011-女儿啊,妈妈有点等不及-by 小泥山
文章来源: 歌儿2008-10-17 19:10:34



小时候,妈妈总拿我当笑料。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 妹妹“的”
家里每人有一根扁担。扁担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名字。上了几天学之后,我发现这事有点不合逻辑。写名字,无非是要表示所有权,那就应该加一个“的”在名字的后面才对。那天爸爸妈妈不在,我和哥哥讨论,他说服不了我。于是,我亲手把所有的名字后,加上了我要的关键字“的”-爸爸的,妈妈的,哥哥的,妹妹的。

等妈妈回家发现我做的好事,大笑不止。我在家中的名字从此成了“妹妹的”。注意,重音要放在那个“的”字上。她是笑得开心,可并不表明她说服了我。只不过因我是个乖孩子,才忍住没把家里所有的小人书上,我和哥哥的签名后面加上“的”字。算了,不和她计较。

- 要留个人呐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花生米定量供应,每人每天二十颗。咳,那香香脆脆的花生米,真真馋死个人!一天,我对哥哥说,“花生米,真好吃!我能吃得下一屋子。”大概是怕自己进不了那屋子,我又加了一句,“不过,要留个人呐!”这话让我妈听见了,又是一顿大笑。然后不知对多少亲戚朋友说我这笑话,“妹妹要吃一屋子花生米呢,就是要留个人!”这回,她笑得我还有点服气。就是,留个人干吗?开了屋子的门,吃不也吃出个人来了?

- 兜瓶子底的
爸爸妈妈有时都不在家,八岁左右的哥哥自己做酱油炒饭吃。我是特爱吃酱油的,看见哥哥酱油瓶子倒了半天,瓶口一点一点斜下去,就是不见酱油出来。我心一急,用手猛地兜了一下瓶底。好家伙,那锅饭,黑得!妈妈回来知道后,自然又是一顿大笑。然后,每次炒菜,拿起酱油瓶就要叫我,要不要兜瓶子底啊?哼,我聪明着呢!吃一堑,长一智。那样的事,我能做第二遍?可妈妈就是乐此不疲,问了又问,笑了又笑。

- 不识得
有一阵子,我特爱流鼻涕。妈妈总见我拖着鼻涕到处跑,就问,“你怎么也不擦擦?”我忙着疯玩呢,告诉她,我“不识得”(我们的方言,就是不觉得的意思)。这下她发现新大陆了,还有人拖着鼻涕不识得?!“真的不识得?”,“就是不识得”。得,我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不识得”。老实说,我还真是不识得。她这样取笑我的“生理缺陷”,有失厚道。

等我做了母亲,我逐渐意识到,妈妈真该好好感谢我。这么多年她笑话我,我从来都是不哭也不恼。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么好的肚量哦!

先说我儿子吧。那个当外婆的,恶习不改,喜欢笑话外孙的英式中文。
“外婆,明天没有学校!”
“学校还能没有了?你是说,明天学生不上学吧?”
哈哈哈,外婆笑,外孙恼!十岁的儿子曾经说,“我再也不说中文了,你们总笑我。”

到了我女儿,那又是另一番景象。每次她说什么好笑的话,或做什么好笑的事,我总是笑容还没来得及展开呢,就必须活生生地收回去!因为那个娇娇女,早已梨花带雨了,“呜呜呜,你不可以笑话我。” 我这只好又亲又哄的,“妈妈不是笑话你,妈妈是喜欢你。笑你是因为你太可爱了。”这样的节目,在我家是天天演,月月演,年年演。

咳,女儿啊,什么时候你能让妈妈痛痛快快地笑上你一回?妈妈有点等不及了!

*******************
歌儿按:看了真是很喜欢很喜欢这个‘妹妹的’‘不识得’,也喜欢‘妹妹的’妈妈,真是个快乐的女人!当然了,‘妹妹的’当了妈妈,虽然也很想象自己妈妈一样能拿自己的宝贝当笑料,但小家伙们不配合,哈哈,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