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阈
文章来源: 歌儿2008-09-10 07:31:30

据说女鬼周柠已经投胎转世了,临走的时候抓了红豆豆做替身,所以红豆豆现在开始鬼气森森的写起了两字箴言,我看着有点担心,就给了她一个人抱,于是她染了我的人气,答应我,当几天鬼过过瘾就再回来做人,而我却也沾了她多少一点鬼气,于是今天一时兴起也起个两字箴言的题目来唬人。

做鬼应该是很孤独的,或者只有孤独的人才会去做鬼。 今天的我,虽然还是身处在以往的人群中行走,却没来由的觉得有些孤独,好像得了自闭症的孩子,虽然周围的世界纷繁喧闹,我却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难以自拔,听到的,看到的,都不入脑,于是很想发出点什么声音来,哪怕是无声的文字,也好。

一直在想这个‘度’字。

也许我是过于中庸了,总觉得有很多事情其实没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好坏,只是一个度的问题而已。比如一个人的性格,谨慎按理说是优点,但有时就会因为过于谨慎而优柔寡断,则又成了缺点。又比如真性情这几个字,我理解是说一个人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不惜与人翻脸也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喜则笑,悲则哭,遇到朋友就开怀把酒言欢,遇到不合之人则断然拂袖而去,这样的真性情有时是好事,可以帮助一个人结识肝胆相照的朋友,但有时又难免暴露自己太多,引人恶感,甚至伤到不该被伤的人,就不好了。

关于度这个字,我的感触太深,也为之苦恼不已,为了把握不好这个字而在很多事情上摔跟头。饮食有度,锻炼有度,睡眠有度,纵欲有度,与人相交还要有度,到处都该把握一个度字,但我偏偏是个喜欢什么事情都淋漓尽致的人,经常被这些度字约束的苦不堪言。更多的时候,是解下这层束缚先去纵情做了一件事,然后回过头来再为了自己的无度而自责。这样的事情多了,我虽然还没到开始自暴自弃的程度,却也渐渐接受了自己这没出息的本性,自责的时候随之变少了。

度这个字之难把握,在于它没有一定之规。每个人和每个人在同一件事上可以接受的度都不一样,比如有人每天睡8小时才够,有的人6小时就可以了,再比如菲尔普斯可以每天吃上万卡热量的食物,但我们普通人要是吃了这么多就会很快变成胖子。有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是适度的事情,到了别人那里就成了过度,于是这里面可能又牵涉到了一个‘阈’字。

每个人接受事物的阈值不同,这虽然增加了生活的复杂性,却也增加了多样性,使人生充满了新奇和惊喜。好像昨天跟博淳闲聊时说到的‘亲切感’,我们彼此之间所能感受的那种亲切感,应该来源于很多的共性,这些共性肯定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所以当找到它们时,就能给自己带来欣喜。想象一下假如全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样子的,那还有什么欣喜可言,朋友之所以可贵,是在于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是朋友,而是陌生人。

今天想到说这个话题,是因为发现艾米在她的博客对我下了逐客令,让我有意见回自己博客发去。我虽然有点不太愿意相信她是真的对我下了逐客令,但那句话:‘实话说,我非常了解你的辩风,所以我不想跟你辩论。你有什么新的意见,可以在你的博克发表’却实实在在的传递了一种我的发言在那里是不受欢迎的信息。

艾米和黄颜的文字一直是我喜欢的,在过去的几年里一路跟读下来,可以说获益良多。当然我喜欢他们,或者不喜欢他们,他们都是不放在心上的,他们只管就事论事,至于一件事后面的人是谁,他们是不在意的。但对我来说,这有很大的不同。我喜欢的人对我下逐客令,和我不喜欢的人对我做同样的事,在我内心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今天的我,有点沮丧。

艾米一直以来好像都是就事论事,不对人的,但为什么这次她提到了我所谓的辩风,我的辩风,和我所想说的话有关吗?也许我留言表达我的看法说的过于简短,没有能够完全阐述清楚我的意思,但我既没有谩骂,也没有攻击,只是很简短的说了点自己的看法而已,我是通读过艾园跟贴指南的,自认为没有触犯哪条规定,我为什么突然被主人冷着面孔哄出去了呢?

因为艾米不欢迎我在她那里发言了,我的诸多疑问估计无法得到她的直接解答,于是只好回自己的老窝蜷起来纳闷了。艾米有种说法,博客是自己的家,来的都是客,做客就要有做客之道,否则不要埋怨主人下逐客令,这种说法我一直是尊重的,我很喜欢做她家的客人,所以一直都提醒自己注意做客之道,不要惹主人讨厌,但说到底我还是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才给自己招来今天的不愉快,可是我又能怪谁呢?

我喜欢艾米和她的文字,但并非她说的任何话我都完全同意。她的说法和做法,我采取的是尊重的态度,但并非一味叫好,偶尔也会出于讨论的目的说两句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原因,让艾米觉得我是个喜欢节外生枝的人呢?

我个人觉得,博客未必真的可以拿自己家来做比喻,毕竟家里来客人是要主人邀请的,而博客的读者,却可以不经允许就登堂入室随意浏览,甚至都不必留下名帖。自己的家,屋子里放什么摆设,只要不是犯法的东西,就谁也管不着,但博客却不同,毕竟博客大都是依附于某些网络媒体的,比如文学城,新浪,百度,微软,这些网络媒体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有些文字摆在文学城可以,却不能摆在新浪,或者能摆在新浪,却又不能摆在百度。所以博客在我看来只能说是由博客载体提供的一个相对更具自主性的交流平台而已。在自己的家,如果有人擅自闯入,你可以报警来抓他,但博客这里,主人最多也就是下个逐客令,或者兢兢业业的跟在不速之客屁股后面擦人家的脚印,只要人家没说什么违反法律的话,你再不欢迎人家,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博客是不是家,我觉得也是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大家可以就这个话题辩个你死我活,都可以轻易找到支持自己的大批论点,但辩到最后,可能仍然只是有人胜在声势,有人胜在坚持,但道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会因为一场辩论的输赢而改变方向。很多道理,在我看来,都是个度的问题,否则辩论的双方,往往会为了坚持同一个道理而背道而驰,何苦。

艾米和黄颜,都是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写文章去‘砸与反砸’的人,在艾园蹲点了那么多年,看过无数次这小两口合力打的辩论赛,一场比一场精彩,我自己虽然懒得花时间去跟别人搞大规模的辩论,但从艾米黄颜的砸与反砸的过程中,我学到了逻辑性上的常识,说话尽量不留漏洞,如果在自己家以外的地点发表观点,尽量配以论据来支持,避免发空头议论,这是难得的收获。但我觉得,‘砸与反砸’也该有度,砸的少了,起不到作用,砸的多了,也许又会适得其反。但这个度在哪,怎么掌握,我说不好。以我的拙见,艾米的度有点过了,但这可能是因为我的阈值比较低,换了别人的阈值,也许觉得艾米砸的还不够也说不定。所以说,阈值的不同造就了人的多样性,而因为这多样性,我终于坚持不住,要跟艾米犀利的文字暂时告别一下了。

而引发了我在艾园的禁言令的那篇关于新闻加立场等于宣传的帖子,我的确还有话说。说在这里,艾米未必会拨冗来看,所以我本来是不想说的,但我实在是话痨,憋在心里的话,要是不说出来,今天晚上没准就要说梦话了,所以还是唠叨在自己的地盘吧,无论看到我的这篇近似梦呓文字的人,能不能听懂我在说什么,其实不重要,我只是想清理一下自己的肺而已。:)

黄颜后来在‘布什一周不洗澡’之后,又写了一篇专门阐述新闻和立场的区别的文字,我看了,也基本都是认同的。但我还有种感觉,觉得他阐述的道理,和我以前说的大部分新闻都是有立场的,也并不矛盾,我说的立场,是新闻的载体的立场,他说的立场,则是记者的立场。如果记者可以做到客观公正,新闻本身可以没有立场,但新闻一被报道出来,就很难不沾染立场。就好像文学城发表的新闻,和新浪发表的新闻,可以是同样的新闻,也可以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新闻只能在文学城才可以读到,有的只能在新浪读到,就算两家媒体报道的都是真实的新闻,但在选材方面,就充分暴露了各自立场的不同。试想只要是通过大众媒体报道的新闻,又如何可以不沾染该媒体的立场呢?

看到一则新闻,首先当然是想一下这新闻是不是事实,但如果不考虑一下新闻的立场的话,也难免不遭受被洗脑的厄运。国内重大媒体为了和谐稳定的宗旨,大多数时候是只报喜不报忧,如果只判断那些喜讯是真是假,不考虑媒体立场,就难免不会被误导而相信祖国形势一片大好。国外媒体有些正好相反,有的网站集中报道的都是关于中国政府的负面信息,那里面估计真实度也不小,但如果整天看那样的信息,就也有被误导而觉得中国的政治已经腐败透顶岌岌可危。至于什么是事实,估计需要兼容并蓄之后,冷静分析才行。所以关于媒体的立场,如果不适当的提防,也是会有反面效果的。

再说到博客,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小型媒体。 象艾米那样读者群庞大的博客,她贴的东西,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艾米最近办博的宗旨是:码字又搬砖,扩大信息面,党禁我不禁,享受知情权。我很欣赏这个宗旨,在我看来,这就是她办博的立场。经常有人留言问她转贴那些新闻的立场何在,她总是反驳说,你不要看立场,要考虑这些新闻是否是事实,我对她的说法,只同意一部分。我觉得事实与否要看,立场也要看,而艾米办博的立场,就是要给国内被剥夺了知情权的读者一个知情的机会,这个不但无可厚非,我觉得更应该予以支持,尤其是国内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不同声音的读者,有这个机会享受知情权,应该感谢艾米才对。所以我觉得没必要避谈立场,按黄颜的公式,新闻加立场等于宣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信念,你宣传你的,我宣传我的,被宣传的人,保有一颗存疑的心,多听多想,谨防被洗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