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感叹不可战胜!(老照片)
文章来源: (a)2009-06-13 20:30:17
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感叹不可战胜!(老照片)
  如今在台上的民进党高层,这些年没少骂蒋经国。但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比国民党人更早地回过大陆,或探亲问祖,或旅游观光。其中包括了台湾陈水扁、其副手吕秀莲以及民进党2008年“大选”参选人谢长廷。   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   当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大陆探亲时,37岁的陈水扁刚出狱不久。一年前,他因在蓬莱岛杂志事件中涉嫌诽谤而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出狱后的他继续其海商法律师的工作,同时给他的“立委”妻子吴淑珍作“国会助理”。也是在1987年,陈水扁做出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选择——加入党龄不到1年的民进党。他很快当选为中常委,并在两年后成为“立委”。  1991年7月,在两岸开放交流的第四年,身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的陈水扁参访北京。他一方面想测试北京对民进党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想与大陆军方举行座谈会,于是通过大陆的台南同乡帮他牵线。抵达北京后,陈水扁住进了王府饭店,期间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等著名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陈水扁还在军事博物馆一辆涂有红五角星标志的坦克前留影。回到台湾后,他得意地把他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留影公开。陈水扁与解放军坦克合影后曾感叹解放军不可战胜。但20年后,当陈水扁已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并大肆叫嚣“台独”时,台湾《中国时报》重新刊出了这张照片,原来“假台独分子早已到过北京”!   吕秀莲、谢长廷访问效果迥异   回到1987年,当时的吕秀莲远在美国创办所谓“北美洲台湾妇女会”,而谢长廷还是台北市市议员兼民进党中常委。两岸开放交流后,他们俩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到访大陆。   那年,吕秀莲从北京一路走到漳州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祭祖寻根。去吕氏宗祠祭祖时,要通过一条没有桥的河,村民们建议绕山路,吕秀莲却说:“我要赤着脚从这条溪过去,这是故乡的溪啊。”   政治,果然是心灵的毒药。谁能想到不过10年,这个女人居然成为“台独”的急先锋。而与吕秀莲相比,谢长廷在她三年后的访问大陆,效果要来得正面许多。   那时已经是“立委”的谢长廷,和他的同僚们不仅愉快地游山玩水,还了解了两岸合作以及台商投资大陆等种种事宜。谢长廷对同样讲闽南话的厦门表现出高度兴趣,还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前留影。此后,他基本确定了他对两岸关系的理念。五年后的1998年,他担任高雄市长,提出高雄与厦门是“一国两市”;七年后,他出任民进党主席,提出“宪法一中”;2005年,身为“行政院长”的谢长廷,又提出“和解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