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三个月了
文章来源: 无法弄2024-04-29 09:25:10

一转眼三个月了,真快啊,我都不知道怎么混过来的。每天忙忙碌碌,就是坐不下来,心烦躁,因为什么都半半怏怏,发出去的信,就这么飘着,也没人回,我该做的都做了,可啥都开半个窗口,我担心太多窗口我应付不过来,就有意放慢节奏,走一步看一步吧。

先是我那个公司养老,终于找到了,挂上钩了,我就踏实了,但还得跟他们联系,我得自己选择一个投资,不能这么吊着,这个呢好办,等我踏实下来再联系。这里面有个故事,我不是到处找那家养老保险公司吗?结果他们自动找上门来了,信寄到我老公哥哥家。这让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怎么我找退休金,这个地方怎么知道的呢?

几个星期前,我和儿子去他大伯父家玩,我问他那信是怎么回事,他说他们也吓得不轻,谁都忐忑不安的。这个大伯父呢,也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看着那信,觉得好熟,后来想起来,我们家离开英国时,按公司规定要办遗嘱,我们当初让他大伯父当遗嘱执行人。这家法律公司和我那家养老保险公司的法律执行公司是一家,他们就这么顺藤摸瓜,为了找我,就找到了大伯父。”你看,人家急于把钱散出去。”大伯父宽慰地笑着说。原来如此,我一颗狐疑的心释然了。这真是老天的安排,就这么凑巧。如果没有遗嘱,还不定要怎么折腾呢,我那个社保不就等了15年也没消息吗?

这个社保,打了无数电话,按网上要求给政府写了信,还是石沉大海,2个月过去了,连影都没有。从大伯父家回来后,我开了几条线,一个是开始准备粉刷房子,一个是开找社保。一切都是进了政府网站才能看到相关消息。过五关斩六将,进了网站,左刨右看,发现一个联系电话。真纳闷这个电话为什么不在大众网上呢?我还得进来才能找到。15年了,如果15年前有个咨询电话,我也不致于等这么久。

我的问题是15年前,我搬去新加坡,交社保费时,我不慎在中间名里填了None, 之后社保把我的钱退回来了,说名字不符,从此我交不了社保,可社保的名字改成中间名N了。我打去电话申诉,一老头让我说我家地址,我平时只说楼牌号,省略前面的井号#,我老公给我填的表都加井号,老头听我说的地址和信上的不一样,二话不说就挂了。我一脸懵逼,不知道为什么,回去找那表,发现没说井号,气使我了。

这回按电话我打过去,一个女的接的,她听了我的陈述,觉得不应该因为井号就不接电话,她让我在网上下载OF38 form,填好了,按地址给他们寄过去就行了。瞧,就这么简单的事,让我们海外人民多焦急,给我们制造了多少困难!死脑筋真的得退下了。

可我每年按我自己的名字交的房税可是一次没质问就收下了,这社保的费就是不让我交,真是令人深思啊!自私不是个人,政府也一样。

我打算到图书馆把表格打印出来,我新加坡家里有两个手提电脑都没带出来,因为生存为重,带的都是生活用品。后来发现图书馆也不易,每次只能用一个小时,真是,怎么到了这地步?后来三折腾两折腾,居然网上交了。

三月份,我买了几包菜子,想种香菜、basil,还有rocky seeds,。因为小秧苗怕冷,我就放家里盆栽,每天给它们找阳光,也是操碎了心。还是葱好养活,放瓶子里浇点水,自己就活了。

我还随手把发了芽的土豆、洋葱、胡萝卜和西红柿埋进土里,种花园,管它死活呢,这么冷的天儿,夜里5度,估计也活不了。没想到,就这么没人搭理,也不知道是谁,就茁壮生长了,冒出了芽,只是我不知道谁是谁,估计是土豆,因为洋葱和红萝卜没根,西红柿不会长那么快。

小小的花园一堆花草植物,都不知道是什么,还有不少花盆、肥土,正好让我练练手。现在快5月了,几盆长势良好的秧苗可以进花园了,香菜和basil再晚几天吧,夜里温度上了10度再放出去吧。

几个星期前申请大英博物馆的义工,人家说现在没有,我也就踏实了。去超市的时候,路过街道中心,看见有个中医诊所,我想进去打听一下,看它都有什么服务。一个女的特热心地带我在里面转,说中医不常在,又把我带给了一个叫cate的女的。我就有一搭无一搭地说有没有义工可做,cate很热心地给我介绍了他们的情况,邀请我过两天来参加一个如何把社区邻里搞好的那么个会。

过了两天,我如约而至,与会的大概有百十来号人,工作人员起码有30多人,剩下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可数的几个年轻人,我在的那桌还有两个类似华人的年轻人,大概30多岁,抱着一个混血孩子,听口音可能是香港人,反正我听不懂,她们也不健谈,她们提的意见是给婴幼儿提供可玩的地方。

我提的意见是,公开政府工作信息,特别是跟社区有关的,比如:“哪块地方要建楼宇、街道、交通,如何建?什么规模?什么时候建,多长时间,由哪个建筑公司、计量公司,监管公司等一系列明确到负责人的信息。我发现我这次回来,我们社区变化太大了,多了好多楼,不可思议啊。

由于最近伦敦在竞选市长,我觉得财务信息也能反映政府官员的工作重点和倾向,这对选举至关重要。所以我也希望街道公布财务信息,政府把钱花哪了?估计这个不会轻易给,反正我提的是我认为对选举有用的。

我旁边一个胖老太太说:“我去游泳,游泳池里有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游泳,那几条lane就不让我用,你为什么不早说呢?那我就错过这个时间段……” 听着我脑袋都大了,这不是得跟游泳池的经理说吗?跟街道说有啥用?街道会介入私人服务工作吗?

周末我跟我老公聊天伦敦市长竞选的事,他比我还热心,说他没有偏见,然后把他的意向告诉了我,然后哈哈大笑,说“我没偏见啊!”。我没理他,这是我的权利,我要选个我想要的,平生第二次选举,我会很认真。

凭心说,第一次选举是在中国,也是街道,什么时间不记得了,大概是90年代前后,那天我到街道看区长候选人的竞选,每个人跟写大字报是的,把自己的工作、主张写成大字报,挂那,大家围着看,谁有文才谁合适。那天我选一个女的,就因为她是女的,我不知道选谁,就选她了。这是我经历的中国唯一一次民主选举,它的失败在于形式,没有根本改变工作制度,就是TA的工作要让大家知道,TA参与了哪些活动,负责过哪些工作,起到过哪些作用。简而言之,就是TA的能力如何,这些没有展示给大家。最后还是回到上级聘任,那还不是任人唯亲。

这和英国这个市长选举有一拚。这些市长候选人我一个不认识,只能从他们的竞选誓言里挑。可对他们的能力、品行、个性一无所知,这些要求对市长很重要。至少这些人的誓言在以后大家会看到,你做不到,下回没人选你了。

我权衡了一下,从私心来说,我选保守,因为那符合我的利益。不过从发展来看,还是社会主义普惠大众。我虽有私心,却没那么自私,伦敦的前途首先是伦敦人的前途,没有人的合心合力,就没有伦敦的前景。伦敦区议员我要选一个小党派,大伦敦议员要选一个无党派人士,这样各派制衡,虽然工作起来困难,但能权衡大家的利益。

我对现在的市长不满意,15年前Ken Livingston 是市长,老市长尽心尽力,把伦敦搞得古朴又进步,文化古朴,科技先进。15年后的伦敦,确实有很多漂亮的地方,高楼大厦,可很多难看的街道、楼宇,夜晚也不安全,花费可是翻番了,谁在规划城市?什么理念?如何分配税收利益?当然我的眼界太小,看不到整幅画面。

我观察过新加坡的总统选举,虽然总统在新加坡是形式,但也是有很多工作的,获得参选资格有严格规定,比如:其中一条:要有3年以上成功管理$500m shareholders' equity的经历等。这样在能力方面,对候选人设了门槛。就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来说,这是必要的。

这次市长选举,我看不出这些候选人的成绩和能力,希望像我这样的越少越好。

最近还有个闹心的事,我换的钱没出来,说冲正了,搞不懂啥意思,也不给理由就退回了。好歹还趴我帐上,人家要收走,咱不是也拉不回来吗?人家的地界儿,人家说了算,看看哪个摆得过地头蛇?

都说人民币会掉到15,可从4月中就升了一点,现在一直还那样维持着,就是去银行换钱不容易了,动不动就退回,限额要求高了。网上大V对这些变化也不说,这引起我的忧虑,到底谁对啊?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就是糟糕,也不可能什么都糟糕吧?肯定有很多人在努力搞好经济。我真是杞人忧天,其实我就是忧我那点钱。

我还是有很多期盼,下半年我会一直休假,到处瞎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