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说万说张爱玲
文章来源: 美丽的人生2015-11-12 20:26:03

张爱玲这个名字,近些年是被人说滥了的。八十年代初,当我们在国内的大学念着中文系的时候,教科书上,报纸杂志上,却从来不出现她的名字。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是因着一位做着文字工作的师兄。在他高楼大厦的办公桌上,发现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集,视若珍宝。于是,师兄慷慨赠与。

 

近来兴起阅读旧书,千万书中先挑出张爱玲。一因她的绮丽文字,一因她的传奇人生。年轻时读书,不求甚解。许多的深意被忽略,许多的曲折被误读。如今,以我饱经沧桑的目光,再来审阅人生,必定洞察到人性的深处,探究出幽远又深邃的情感潮汐。

 

我先读了一部关于她的传记——《她从海上来》。下面的文字,就是基于这部作品的感触。这是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台湾作家王蕙玲著述。全书二十章,重点描述了张爱玲孤独无爱的童年,和与胡兰成的那段倾城之恋。

 

怎么说她都是个女人。可是,倘若用女人的标准去评判她的一生,这样一个女人,却是悲得无法再悲。幼年父母离异,父亲纨绔子弟,母亲远渡重洋。后母虚情假意,继而剥掉画皮。她纵然锦衣玉食,她纵然出身名门,但那样的凄凉,那样的无助,是谁愿意要的吗?跟爸,还是跟妈?在她小小年纪,已是艰难的抉择。当我看到她被父亲幽禁毒打,病到奄奄一息,心痛得眼里充满泪水。父亲和母亲,哪一个是更爱她的呢?没有一个。他们都只爱自己。

 

我以母亲的心去想,假如是我的女儿在夫家遭受如此残酷的待遇,纵有千难万险,也要挺身相救。可是,她的母亲,就只是落落眼泪叹叹气。到了关键时刻,陡然变得冷静理智,绝不让感情搅浑秩序。要说父亲打她的理由,就更是混账得可以,原因竟然是张爱玲想跟妈妈去英国读书。他们是名门之后,他们是贵族豪门,他们的胸怀有因此而开阔吗?他们的心地有因此而善良吗?他们有没有怜悯,有没有慈悲?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尚且如此,那对外人下人呢?

 

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文学爱好者的队伍里多了一个类别:张迷,意即张爱玲的迷恋者和追随者。迷恋她的文字,也就罢了。追随她的足迹,为的是什么?每当我读报读到张迷们在上海滩她的故居前流连徘徊,对着那宽大的阳台自作多情,就禁不住想,假惺惺的小资们,张爱玲苦难你想要吗?张爱玲的悲剧你羡慕吗?她内心的痛楚,你懂得几多?她遭受的折磨,你又看到几分?张爱玲,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的一个外衣,是顾影自怜的一个参照。多数张迷看到的,是张家的显赫,门第的高贵。至于她多舛波折的爱情故事,更是大众用来消费的街边八卦,与小报花边何异?

 

说到她与胡兰成那段尽人皆知的恋情,就真的像是舞台上一出悲喜交集的戏剧。两人因文而恋,轰动上海。23岁的爱玲情窦初开,坠入情网。面对未知的情渊,她试图挣脱过,她试图疏远过。但兰成风流倜,才情横溢,又阅尽春色,深谙女人。爱玲相比之下简直就是一个稚嫩的小女生,只见识过书本上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莫说小说里故事写得成熟老练,实际上她就一个涉世未深的清纯少女。她那荒芜的缺爱的内心,哪里能抵挡得住汹涌而来的柔情?就像爱玲的姑姑事后对她母亲倾诉说,我是眼见得她“一步一步陷进去”。

 

从她那低到尘埃,再到花谢枯萎,前前后后总共不过三年光景。可这三年,在她一生中,可谓刻骨铭心。没有陷入情网的人难以体会,当那无形的网张开,人简直就是无可遁形,无可逃避。爱玲何尝不知兰成多情,投入他的怀抱,等同于与痛苦相伴?但那时,就像魔鬼附身,不可自控了。爱情,就是这样的不可理喻。后来有人评论过,认为如果爱玲选择桑弧,将会避免最后的悲剧。但那就不是命运了。命运两个字,已经深刻在每个人的性格里。以爱玲的冷傲,她心底最软的部分,注定要为兰成这样的人融化。

 

一个老套的问题,兰成究竟有没有爱过她?看过纷纷扬扬的评论,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我认为,如果一时一刻的吸引也算得上爱的话,那就是爱过。但那花火一般短促,一闪即逝,既不能持久,也不能忍耐。新婚不久,就公开出轨的爱情,怎能叫爱?快别玷污爱这个字吧!

 

王蕙玲在书中,对胡兰成到武汉旋即与小周相恋的前前后后,描写得十分冷静客观。她并没有对胡抡起大棒,痛打一顿。也没有站在偏袒爱玲的立场,大骂兰成负心薄情。相反,以一般读者看来,兰成当时的处境倒是顺理成章。生活他需要照顾,小周单纯可爱。但如果以现代女性的观点来看,他那种杯水主义哲学,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说服我,对他同情。小周后来因他坐牢,他信誓旦旦两年之后必定相救迎娶。他娶了谁呢?他又爱了谁呢?从他一生看,除了他自己,他真的谁也没爱过。那几个和他生儿育女的女人,他没爱过;那危机之中患难与共的女人他没爱过,那为了他下落不明的女人,他也没爱过。凭什么爱爱玲呢?他的爱爱玲,和后世代的张迷有得一比,爱的不过是张家的深宅大院,爱的是爱玲的名贵血统。在他以后的书中,对此津津乐道。

 

看到这一段,真是为爱玲喊冤。她那么深情,深情地爱着他。明知他已经在外包养了外室,心里头还是放不下。直至他避难乡下,隐姓埋名,还忘不了在女人的温柔乡里取暖。爱玲一往情深,冒险去温州乡下探望他,反而被他责备。明眼人早就看的清清楚楚,这个男人,哪里有爱呢?

 

好在爱玲决断得足够决绝。她后来寄信给他,明白地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以后不要来寻我,即使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同信寄去的,还有一笔钱,爱玲自己挣来的稿费。

 

一段旷世之情,就这么烟消云散了。那伤痛,却深深地,嵌在她脆弱的心上。直到她死,她有原谅那个人吗?

 

辗转香港,寄居美国,是爱玲聪明的决定。虽说她晚境凄凉,但躲过了大陆恐怖的政治运动,她是多么幸运!在美国,就算她没能挤进主流文坛,就算她没能现世安稳,总归是过着常人该过的日子,躲过了那些噩梦,那让人惊恐的侮辱和人身攻击。

 

来美国的时候,她才四十不到。在文学创作营遇到赖雅,相爱结婚。这也是她的宿命。有人说,爱玲嫁他完全是因为居留身份,但赖雅父亲一般的关怀,宽厚的胸膛和深沉的爱意,正是爱玲缺少和需要的。我相信他们之间有相濡以沫的感情,两个人互相取暖,相依为命。赖雅是美国不入流的作家,这个职业在美国,相当于穷困潦倒的代名词。况且赖雅比爱玲大二十九岁,年老体弱,爱玲为照顾他,付出了许多心血辛苦。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没能享受多少幸福。但这段婚姻,却表现了爱玲的善良和隐忍。赖雅死后,她的人生,才变得更加孤独寂寞。至此,她连个伴儿都没有了。此后三十年,孤身一人,再未婚嫁。

 

她的离群索居,远避俗世,一是她的性格因素,另一个我觉得她根本就看破了红尘。滚滚红尘,情男恨女,爱玲早就见怪不怪了。至于最后的客死异乡,凄凉结局,外人说来无比惋惜,同情,议论中掺杂着各种情绪。她没有子女,没有亲人,独自死去。可我觉得,这正应了那句“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的终点,我兰成,我赖雅,姑姑母亲,炎樱苏青,还有父亲弟弟。这些陪伴过,相处过,生养过,爱恨过的人,通通归于沉寂。这不就是人生吗?谁的人生能逃得过这般结局?

 

叹一声,张爱玲,一世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