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落 长 河 远 (一) 城市的地标
文章来源: clearskies2012-07-18 18:47:48

 



第一章 城市的地标

 

 

1989 年三月 , 春天还没有来临 , 王安公司的创始人王安博士坐在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大厦顶层,他专用的大办公室窗前 , 俯视着 WANG 牌子光芒下的 230 万平方呎办公园区 , 沉默不语 , 思绪万千。

 

 

他亲眼看着这座漂亮大厦的成长 , 从拍板买下时无人问津的旧楼,到现在闻名于世的挺拔城市地标。曾有多少要人名流来过这里参观,包括远道而来的英国王子查尔斯。每一个访客,都对这座宏大的建筑物赞不绝口。优雅,气势,简洁 , 实用,带着须仰视的尊严,多多少少有点象他自己吧。

他抬眼看着三月变幻莫测的天空,想得更远。他想起三十五年前从中国到美国飞越驼峰航线的惊险 , 第一次在美国找工作时遭到的白眼 , 第一回创业时破斧沉舟的自信果断。他早已熟习人生突变,自小聪敏而且独立。 他能在战火中生存 , 能在短短 16 个月拿下哈佛物理博士学位 , 能成为美国发明家协会的殿堂级人物,能在充满歧视的异国白手起家。赴美三十年后,他从里根总统手里接过代表美国平民最高成就的自由勋章奖――因为他谱写了亚裔历史 : 从一无所有的中国穷学生 , 一跃成为美国东部新英伦六省的首富, 1986 年 FORBES 全美富豪榜排行第五名。 这是亚裔在美国财富榜上空前的最高记录。 他生活简朴,却特别舍得花大钱做善事,回馈社会,也终于赢得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尊重。当年,正是那股不愿低人一等的志气让他放弃哈佛金饭碗,下海创业。而现在,他已成为一个时代传奇 , 一个神秘的东方智者 , 一个纯粹的美国梦缔造者。英文媒体尊称他为“ DR. WANG ”,华文媒体干脆就称他为“电脑大王”。

数十年来 , 王安公司就是他事业和生命的全部寄托。 现在 , 他年近古稀 , 几经折腾,终于把这个价值千亿 , 全球员工数万的企业交给下一代的“王” ---- 儿子王烈。他以为 , 公司大事已了,人生责任已尽。儒家的传统教育,子承父职 , 天经地义 , 这是儿子的责任 , 也是父亲的责任。

没想到啊,易主过程激烈 , 内损严重。自王烈接班以后,公司更是厄运不绝,连年亏损,股票大跌,债主盈门,人心涣散。亏损的缺口越堵越大,王安公司大厦临倾!

祸不单行。连他自己,亲自出山为公司前途奔波劳碌,感到身体不适。还以为只是一般喉咙痛,刚刚却接到了来自医生的坏消息:竟然患上了末期食道癌!还是来势最凶的那种,医生令马上动手术,与死神决斗!

这个坏消息 , 又该如何对四面楚歌的儿子说呢 ?

没想到啊,自己半生辉煌, 却在风烛残年,重病缠身之际 , 还要承受命运这样双重的打击。还要拖着孱弱的病体,为自己,更为自己一手搭建的“王朝” 费尽最后一滴心血。

罗威尔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名城,毗邻新布罕什州,是美国工业史上第一座经过正式规划的工业城。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工业革命之初,美国人从英国引进利用水力纺纱的新技术,农家女进城,成为巧手的纺纱女工。水轮日夜转动,工厂灯火通明,机织布匹花样繁多,大获成功。罗威尔因此经济发达 , 风光八面,名气有如英国的工业老大曼彻斯特。可是好景不常,时光转到二十世纪,纺纱业南移,罗威尔一天天走向没落。现在,它虽是麻州第四大城 , 却是个贫穷的边城。 1989 年,正赶上席卷全美 , 重创麻州的经济大萧条 , 罗威尔市面一片冷清压抑 , 招租出售的牌子林立 , 如寒潮一样让人心冷。 相比纽约市璀璨的摩天大厦和时尚人流 , 这里就象是换了一个国家。 河边废弃的旧砖厂房 , 寂寞的细红砖烟囱 , 沐浴过世纪风尘的石街,旧木屋 , 处处透着一份属于历史的厚重与落寞。

城中唯一的例外就是王安总部大厦。它时尚,洁白,挺拔 , 把沉闷古旧的罗威尔城带回到现代的荣耀。大厦竣工于八十年代初,是波士顿北郊最有气势的现代办公楼地标。白色的十二层大厦三叠相连 , 挺拔壮观 , 从高空鸟瞰 , 别有深意地呈 W 形 , 在周边一片低矮的木屋民房中间 , 卓然鹤立,气度恢宏。

离大厦不远,流淌着麻州第二大河玛丽麦河,蜿蜒流长,或缓或急,激流飞瀑。正是这一条河 , 奏响过美国工业革命第一曲胜利的凯歌。河景很美,尤其在南校区大河拐弯那一段: 颓废的砖墙 , 斑驳的铁桥 , 大江转头 , 夕阳在前 , 长河落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个人电脑大行其道之前 , 王安公司曾经一枝独秀。它自行研发推出一系列优秀的桌上电脑产品,高峰时曾占领了美国80%的办公室市场,大受欢迎,声名鹊起。公司在全球范围飞速大肆扩张,员工快速增长到好几万人。罗威尔这座历史名城因为王安总部的缘故,重新回到世人的眼前,享受重生似的第二次风光。

 

可是,正如这座一度辉煌后归于没落的工业名城罗威尔 , 盛况总是一时,辉煌难以维系。 没有曾经的璀璨,就不会反衬出结局的惨淡。没有拔升得那么高,就不会跌落得那么惨。一个人能创造成功,当然也要面对失败。胜与败,得与失,在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切都已是微不足道。现在,王博士最担心的,是如何让生命延续:自己的生命,公司的生命。

天可怜见,他是多么的想把这个王朝传到下一代,为此他付出了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沉重代价。好不容易才把总裁的位子传给他的儿子王烈,不惜得罪了所有忠诚的老臣子,大小股东,董事会成员。没想到啊,却把公司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谁的错?儿子的?自己的?老天爷的?难道所有的努力和代价都白费了?自王烈从布朗大学毕业后,他就着手培养这个长子接班他声名远播的大企业。可是,为什么公司业绩反而一蹶不振,亏损越来越巨大?为什么老对手 IBM 的创始人能把位子传给儿子,安渡百年,越办越好,而我王安就不能?

创业容易守业难啊 , 江山易攻不易守。要是早一点看清这点,情形可能就会大不同了。

王博士知道自己又要作出一个震惊世人的重要决定了。正如之前他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痛快淋漓,改写历史的重大决定一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 深受中庸教育影响的王安虽然自负 , 却从不自满。 终其一生 , 他都小心谨慎 , 收集各种经验教训 , 认真思考 , 避免日后犯错。 他不禁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 究竟 , 在哪里走错了呢 ?

窗外,古树寒鸦,冬雪未化。回忆的起点 , 当然是在中国 ---- 那难忘的江南故乡 ; 那段战火纷飞 , 颠沛流离的年少年代。

( 原创作品 , 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