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颗颗虚伪的中国心 国人对海归态度正悄悄转变?
文章来源: 浪宽2009-08-25 13:34:13

瞧这一颗颗虚伪的中国心 国人对海归态度正悄悄转变?

海内外华人最近心里都有些烦,出国很多年,在国外学有所成的人士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大闹海归,归或不归? 搞得很多人很闹心。国内的人们看到海归们神气十足也闹心:20年前离开祖国,20年后回来吃现成,还要抢我们的饭碗,国人心里产生的抵触和厌恶的情绪。

这不,有人从一张《建国大业》的演员国籍表里看出门道来了:“陈凯歌 美国/陈红 美国/刘亦菲 美国/陈冲 美国/邬君梅 美国/顾长卫 美国/蒋雯丽 美国胡静 美国/王姬 美国/郎朗 中国香港/李云迪 姜文 法国/ 中国香港/章子怡 中国香港/胡军 中国香港/汤唯 中国香港/刘璇 中国香港 /童安格 加拿大/徐帆 加拿大/陈明 加拿大/张铁林 英国许晴 日本/韦唯 德国/沈小岑 澳大利亚/苏瑾 新西兰/李连杰 新加坡/斯琴高娃 瑞士/胡兵 泰国”

哇!怎么这么多名人都是外籍人士,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很明显,很多人开始嫉妒了,开始不屑了,开始议论了:为什么呢,是中国的影视,中国的观众捧红了你,你到头来怎么是外国籍呢?

无独有偶,今天看到北京一家较有影响的报纸也大声发出质疑:“改国籍改不了中国心? 那你还改国籍干什么?” “一面放弃中国国籍,一面还标榜自己是中国人,虚不虚伪?”这一质疑非同小可,可能会在中国人民当中掀起一股拒海归、伐海归的逆流。当我们中的某些人正在企盼,有朝一日中国也像印度那样可以承认双重国籍的时候,这一质疑无异于当头一棒。

与这件事也许有些关连的,是不久前爆发的力托案。力托案的主要嫌疑人胡士泰就是一位澳大利亚籍的华人。中国官方当时声称,四人“涉嫌窃取国家机密”后改为“侵犯商业秘密”罪。这件事到现在仍然余波未平,不仅损害了中澳关系,也让海外华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打了折扣。

必须承认,每个人出国的动机可能略有不同,但最根本的一点无非是为了讨一份好工作和生活。每个人海归的动机也可能不近相似,但大多数人的出发点也无非是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些人可能确实是怀着一颗赤字之心,出国、回国都是为了报效祖国,所谓“曲线救国”,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海外华人那么多,总会有几个人要么替外国当间谍,要么替中国当间谍,不能因此就得出华人只爱外国或只爱中国的结论。所以,我们不妨先把这个少数忽略不计,只谈一谈大多数人的行为。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到国外来求学、工作,后来又拿了绿卡,甚至入了当地国籍,无非就是图个方便,忠诚不忠诚,爱国不爱国可能还是次要的。另外,华人要让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选举权是最重要的武器。不入当地籍,你怎么参政?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入籍的理由。

有人说了:“既然国籍都改了,你又凭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最多也就是华裔。既然说‘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那你还改国籍干什么?这不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吗?”说这种话的人如果不是白痴那他就是浑球。难道是不是中国人,只是国籍来定的吗?在我看来,中国人至少有两种涵义,一是法律上的,由国籍来界定,另一个是社会人文的,应当由种族和文化习俗来界定。尤其是对第一代移民来说,后一种定义似乎更为确切。

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不管是华侨还是外籍华人都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很多情况下,海外华人的作用是别人所无可替代的。我发现很多新生代的中国人有点儿鼠目寸光,或者叫小人得志。自己还没怎么样呢,就有和海外华人一刀两断的架势。国家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自命不凡的人来管事,否则,把几千万海外的中国人一脚踢开的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其实,那些骂海外华人虚伪的人自己也可能更加虚伪。他们难道不也想像“上面名单上的那些人”一样风风光光,一样“人模人样的”,只恨自己没有这个机会罢了,因而就产生了“酸葡萄”心理,出来大模大样地鞭伐一通,以解心头之恨、之痛、之空、之虚、之无奈。

有人自己也打趣调侃地问那些对外籍海归人士不屑的人:“你也难保你们自己啊,对吧。给你美国籍,电脑前的你要不?” 对于很多精英来讲,看着你们以前欢欢喜喜的出去了,现在又人模人样的回来了,还轰轰烈烈的干起红红火火的事业来,不爽是肯定的。

所以,海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受到国内一波接一波的询问和拷打,大家思想上要有个准备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