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广陵散》】 与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 de 嵇康 ,
文章来源: 一语湖边_lakeshore2008-03-08 15:53:12

[ 嵇康 , 与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 de 《广陵散》 ]

中国古典名曲 欣赏学习 :


一语 , 记 :我感到中国古典音乐的, 那发自远古的深厚的穿透力, 
凝聚在剑刃上, 直入我灵魂的深处 .

Today, I can not help to come to listen to the music one more time. What I noticed the music from the instrument played has some notes similar with what we heard from" 苏州评弹 ". However, the quality of this music is much stronger, and agedness, lakes.


音乐感觉 : ( 苍老 , 古远 , 凄摧 , 徊荡 , 深悠 , )

还需加上 : ( 阳刚 , 浩然正气, 急迫, 焦急, 凛然, 勇敢, 冷俊, 机智, 敏捷 )
Suitable for Men ( from 18 - 60 years ages )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1425 年 ) ,谱中有关于 “ 刺韩 ” 、 “ 冲冠 ” 、 “ 发怒 ” 、 “ 报剑 ” 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 “ 正声 ” 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 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播放 : Player: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



Internet Researched Historic: 嵇康 , 与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 de 《广陵散》


《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 广陵 ” 是扬州的古称, “ 散 ” 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 “ 听广陵之清散 ” 。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

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倍受人们关注。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音乐史上常有 “ 嵇琴阮啸 ” 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嵇康对那些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熊旺的炉火和刚劲的锤击,正是这种境界绝妙的阐释。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 “ 非汤武而薄周礼 ” 、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视圣人经典、痛恨官场仕途,长久下去,岂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非杀无以正民风、清王道,这里不是现成有个吕安的案子吗?将他牵连进去,既可杀之,又不会施人以柄,岂不妙哉。于是,在一些仇视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 262 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 “ 无理要求 ” 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

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有一次,其友山涛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 “ 嵇氏四弄 ” ,与蔡邕创作的 “ 蔡氏五弄 ” 合称 “ 九弄 ” ,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面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嵇康是愤然不平。为表示反抗,他经常逃入山林,与竹林七贤相与邀游。袁颜伯《竹林七贤传》云: “ 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 ” 正因嵇康这种愤世嫉俗的表现,使他在音乐创作与演奏上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样,凝聚着历代传颂者的心血。据《世说新语 · 雅量》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 “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 “ 名 ” 起来的。但所谓 “ 于今绝矣 ” 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临刑时的愤激之语。事实上,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存,一直流传到今天。

正因为嵇康有着很深的音乐功底,所以,他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 “ 请以为师 ” ,但未被允许,使 “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 《晋书》本传 ) 。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嵇康除以弹奏《广陵散》闻名外,在音乐理论上也有独到贡献,这就是其《琴赋》与《声无哀乐论》。《琴赋》主要表现了嵇康对琴和音乐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嵇康与儒家传统思想相左的看法。《声无哀乐论》是作者对儒家 “ 音乐治世 ” 思想直接而集中的批判。其中闪烁着嵇康对音乐的真知灼见。


 


一语湖边 , (约翰雷克肖)

Noted for personal study, and future diggings;

Friendly discussions and comments are welcome! Readers discretion is advised!

Saturday, March 08, 2008
 

约翰雷 K. Shaw (整理与 Burlington, Ca. 北美文学社 2008 年 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