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传-见不到父亲的孩子
文章来源: 眼涩2020-05-23 17:03:56

父亲的缺失是个普遍的现象,如果观看《动物世界》,你会发现许多动物都由雌性单独抚养后代,雄性只是生殖过程的参与者,顶多再充当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而人类的家庭组合无疑更高程度的保证了后代的存活率,起码分工更公平有效的让父亲也有了活干。但是教育专家们仍然不肯放过男性,于情于理都要把男性束缚在家中,好叫他们老老实实的尽父亲之责任。这个任务实在艰巨,回想家庭史中的父亲篇,很难令人抱积极态度,因为父亲承担了挣钱养家的责任,迫于职业压力,往往游离于家庭之外。直到如今中国农民工还是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将孩子留在家乡,往往春节才回家一次,可怜的留守儿童一年只见一次父亲。这是最大的儿童的付出,有的孩子连母爱都被剥夺了。《时代杂志》曾经以中国农民工群体形象为封面,显示了这个时代中他们重要的社会贡献,而他们的孩子在后方的挣扎却不太方便被看见。

 

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历程中,每一个人都曾努力、付出,就算心中并没有社稷大任,为了小家的繁荣,为了自己争一口气,也需精殚力竭。在时代的驱使下,没有人能够停下来,过另一种生活。大概十多年前,我碰到了一批又一批这样的中国留学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他们的父亲不是农民工,而是有头有脸的既得利益者,能够一掷千金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却同样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我曾经根据大纲要求常常做一项课堂活动,调查亲子关系,结果往往类似于:第一位调查对象说他一年只见父亲三次,他的生日,奶奶的生日和春节那天。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为老人过个生日,再为孩子过个生日,自己和妻子就算了,一年忙到头连个生日都没时间过。未成年的孩子对此没有抱怨,也没有感激,他从出生就这样过,并不知道理想的家庭应该怎么样;第二位的回答尽量控制了声音,但是听得出腔调里的哭丧:我跟我爸没法说话,也没说过几句。我爸说了,钱只打到我18岁,18岁以后就靠自己挣了。18岁以后一个中国小留怎么在澳洲挣钱?大概当年那些送孩子出国的人都学了些西方的皮毛,以为西方一条铁的定律是父母在孩子成年后就不再对其经济负责,也有可能压力大的人容易表现残酷。这位父亲到底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我不得而知,但是那个无情的承诺肯定伤了那位同学的心。很多家长会视情况反悔,重新制定政策,家里人嘛,尤其是子女,软磨硬泡之后又继续打钱不是不可能的;第三位同学胃不好,经常以胃痛为借口不来上学,他说自从出生父母都很少见到,从幼儿园开始就全寄宿了。小时候调皮,不听老师的话,不按照饭点吃饭,要么不吃不喝,要么胡吃海喝,就落下了这个病根;第四位同学和父母倒是住在一个房子里,可是也见不到面,只能看见留条。那时智能手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年轻人最新的器官还没有形成,不能发短信,孩子回到家看见留条才知道父母的行踪。后来他也开始留条了,父母想见他也难,只能从留条中了解一点儿子成长的轨迹。

 

根据前人设置的教学剧情,我要宣扬的是中国家庭特色,中国人如何看重家庭,扶老携幼,几代同堂;而西方文化如何淡化家庭的功能,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束缚都相对减少,祖辈参与孙辈成长的意愿骤降,等等。这个调查使我的理论基础崩溃,简直没有信心把事业进行下去。我和白人同事谈论家庭价值观,他们中有的人与父母同住,有的继续收留了30多岁的子女赖在家里,有的甚至照顾没有子女的叔叔或者姨妈。我的课再按照刻板印象讲下去就成了照本宣科、自欺欺人。西方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确改变了家庭的结构,但不是一刀切的改变,人们努力维系着人性中温暖的一面,与家人、社区尽量和谐共存。相比之下,上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经济的腾飞更大程度的冲击了中国的家庭。这一批学生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沦为了留守儿童,有的有祖辈照顾,有的有保姆,还有个学生竟然是自己住,她的父母都是海外务工人员,从高小开始便理所当然的安排起自己的生活来,每天放了学就去买菜,然后回家做饭、学习,井井有条。十几岁的孩子的确有能力照顾自己,放在一百年前不都成家立业,独当一面了吗?

 

这回轮到西方抨击东方了。白人老师问我,你们所说的家庭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做父母的为什么生了孩子却不陪伴?难道给钱就行吗?西方的教育学家们将父母五花大绑,极尽鞭挞之能事,做父母的惊恐不已,又有政府机构插手家务事,对不合格的父母剥夺抚养权。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和出去工作的年龄上限越来越高,法律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越来越紧,习惯了这些制度和生活方式,某些中国小留的成长历程令白人老师匪夷所思也痛心不已。可是这些小留们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状:只要他们给我打钱就行了,没有他们在身边烦,我过得更开心。他们说这话时已经十几岁了,十几岁的人当然会这么说,不知道几岁的他们怎么想的。我读了很多西方的育儿书,诚惶诚恐的做家长,教育学家说,几个晚上的分离就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创伤,那几千个晚上的分离会怎么样? 

 

跟小留们命运相似的还有半移民家庭,母亲带着孩子住在海外,接受西式教育,父亲留在国内挣钱养家。按照理想的教育模式,父亲汇过来的钱不能替代父亲本人的存在,可是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马云之流巴不得人人996,华为也提倡近乎残酷的奋斗精神,中国的繁荣是干出来的,好几代人的付出。但是我们应该记住,不光是兵强马壮的成年人战斗在一线,他们的孩子为国家的崛起牺牲得更多,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和整个童年。

 

也许我太矫情了,把教育学家描绘的正常看得太重,谁说教育学家认定的父亲才是好父亲?一千个人心目中的好父亲即使没有一千个版本,至少应该有十个。但是如果让我决定,我会不厌其烦的一千次选择陪伴,看见缺失家庭关爱的孩子我就心痛。 

 

最近这十年来,小留们的家庭情况好了很多,总的来说都有父母双亲的陪伴。最普通的生活也是最正常的生活,这只能说明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正在向真正的小康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