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西游
文章来源: 淡淡微风2005-01-20 17:49:07

 

  说书一般我不太敢,因为确实是外行。我看书大都是浮光掠影一番就扔到一边,故事依稀记得些,再往深处就一问三不知了。说好听那是因为效仿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欣然忘言”却偏偏漏了“每有会意”,说不好听,那就是如虫御木,只有暴殄天物的份儿了。
  曾经拜读过公公说“封神”的大作,看的耳花眼热,很有些酒酣之兴,一时间也想写一篇,后来被别的事情扰了心神,再提笔时已经没了兴致,想想该说的都被说过了,也就作罢。
  这次又拜读了公公的“儒林外史”和间谍mm的“西游记”,一样是想“浮一大二锅头白”,过瘾的很。看间谍mm还有没说到的地方,于是又忍不住手痒。毕竟是女子,还是好欺负些,不象公公那么心狠手辣,该说的他都说的差不多,他没说的你想想又不敢多嘴,郁闷之极。
  说间谍mm“得其趣而未得其味”那句话,一定是令公公起了俗念怜香惜玉,也令mm不豫吧,其实那话没有批评的意思,二位多虑了。本意是指,能看出自己的乐趣来,但未必是作者的意思了。(看看,拽了句文,不小心就有了偏差了,教训啊!)其实,读书能得趣足矣,至于作者如何想,尚在其次。君不见一部红楼,多少人浸淫其中,得了诸多乐子,而作者原本如何,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mm说“佛教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在搞形而上的东西,是哲学在世俗的扩张”未免不够意思,说“唐三藏应该是个哲学家”也小瞧了他。至于孔夫子,那绝对是武林高手,别说是一两个武警,再多上十个八个也不再话下。mm还是太小觑了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了。

  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看智谋,我没那脑子;水浒看掐架,我没那力气;红楼看痴缠,我没那心胸;也就这西游看热闹,能搀和一下了。认识一高人,自言看三国认真二十一遍不认真无数遍,大小战役细节如数家珍;又有人看水浒,武力排名说的头头是道;红楼就更不用说了,名家损家辈出,已经成了红学。就是西游这儿没什么动静,也许是大家都觉得这个比较小儿科,没兴趣吧。不过似乎听说过一位,因为研究西游和道家佛家的关系,而成了专家云云,于是专门找了他一篇文章,实在也是些浮光掠影。大概是现在专家比较好做的缘故吧。
  好了,闲话不提,言归正传。


  说“西游”。免不了要提到“封神”,这两本书是对头,一本是崇佛抑道,一本是贬佛扬道。
  “西游”里,如来是老大,太上老君成了糟老头子,似乎还不如给他煽火的童子能打;到了“封神”,老子一气化三清,佛祖不过是个后辈补缺的接引道人。信仰之间的争讼古今皆然,并不奇怪,但搁古代,争出了两大奇书,争出了文化财富,令无数后辈竟折腰。再看如今的各种争执,就等而下之惨不忍睹了。
  不过想想也还好,咱们中国的信仰之争君子的很,毕竟是文明古国,老外那就是刀刀见肉,搞什么“十字军东征”了,到现在还有为了信仰杀个不停脚的——谁说咱们文化不如人的,自己不明白,还跟着别人后面瞎起哄!

  “西游”说的好故事,好玩有趣处,有间谍mm的文章珠玉在前,我就不再多嘴,只说些其他的好了。
  其实“西游”是个大寓言,很多地方,都是套用佛经故事。作者对佛、道很内行——不是危言耸听故作惊人语来个经典重新解读。
  不过很奇怪,他描述很多修行方面的东西都没什么大失误,却在小地方错的厉害——也许是传抄的问题吧。
  比如称西天佛祖为如来佛。佛有很多荣誉称号,大的有十个,如来和佛都是其中之一,是对等的,连起来说就等于是“佛佛”,这样说是民间误传。如来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释迦牟尼尊者,阿弥陀佛”,实际上,尊者是罗汉的别称,用在释迦牟尼身上不合适,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也是两回事儿。
  还有就是“多心经”,此经全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是一个词,波罗密多是一个词,简称应该是“心经”才对。
  此经只有两百多字,是最短的佛经,但是微言大义,细读真是绝妙好辞。而且确实与玄奘法师大有渊源。据说他就是靠了念颂这部经书,一路上避过了妖怪和野兽的危险,平安走到印度的。
  
  “西游”里的几个人:唐僧、孙悟空、八戒、沙僧,对了,还有一个白龙马。
  孙悟空是猴子,乃是心猿,白龙马是马,乃是意马。孙悟空这猴子从来没个消停,我们的心就象猴子般,永远不能安静;白龙马永远不能躺下来休息,只能站着,我们的意,思想,也是永远停不了。心猿离不了意马,所以就做个“弼马瘟”。
  唐僧,代表我们的本心,似乎什么用都没有,却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它,什么都谈不上,要取经,还是要以他为中心。
  八戒,代表我们的毛病,色、欲、贪痴、惰性啊什么的。名曰八戒却一样都戒不了。对我们,就是应该改的毛病,都改不了。
  沙僧,代表我们认真、精进修持的一面。可惜一般都敌不过毛病:)所以沙僧打不过八戒。
  我们要想让这只心猿走上正路,就要限制他,就要本心给他戴上紧箍咒,平时无所谓,出格了就念上一念,让自己安稳下来。
  孙悟空和牛魔王是兄弟,我们的心和牛脾气也是兄弟,孙悟空打不过牛魔王,我们的心也打不过脾气。

  三打白骨精,说的是观想里的白骨观。也是说不管是美女男子,是老还是少,都不过是白骨一具。但是我们都会被外表的美色所惑,只有“顶门上别具一只眼”——火眼金睛,才能看的明白。
  无底洞,是说我们的食道,永远添不满。
  盘丝洞,是说我们的思想。丝者,“思”也。
  小雷音寺,一切都和佛一样。似乎佛能做到的,魔也是样样都能。
  无字真经,“达摩西来一字无”,释迦牟尼也说,“不可说”,“无法可说”。迦叶并没有骗人,是人看不明白罢了。有文字已经隔了一层,是第二意了。
  其他还有各种比喻,一时间想不起那么多了。

  任你多大神通,还是被五行山所困。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光打通了地狱是不够的。
  一出山,就打杀六贼。要走修行路,不解决这六样,如何能行。瞧瞧这六个毛贼的名字:“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说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想走出家的路,不先把自己这六条路断了,那是别想了。欲得先失,舍不得,自然也就得不到。不敢投资,哪里来的收益。
  一路上,“金木水火土”,五方面的麻烦,都有;能用“地火水风”作法的妖怪也都来。
  也遇到很多“假行僧”,拿经书也要行贿,调侃一下佛教的蛀虫。
  其他的劫难也多有说道,也就不一一细查了。
  还有书中的那些诗词,很多都是取自道家佛家高人之手,宝贝很多。不过估计没什么人细想过就是了。那么也就略过吧:)

  悟空学道于须菩提,师徒二人打哑谜,三更传法那一段儿,基本上套用了禅宗五祖传衣钵于六祖的情节。而须菩提,在真正的佛教里,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金刚经”就是因为他而说的经典。
  观音菩萨座下善财童子,出自“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说的是这孩子问遍世界上形形色色人等,曾经为了其中一个人苦找了十二年——就为了知道一个答案。这些人里面,有贫有福,有高贵有低践,有国王有乞丐,有和尚有妓女,每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老师——所以人无贵贱,也许你最鄙夷看不起的人,就是大菩萨呢:)
  
  以前看倪匡看的上火,曾经想写本科幻,就写这唐僧取经的故事,构思是话分两头,说的是西游记不是故事而是事实,唐僧一上路就走岔了进了次元空间,现实里是“大唐西域记”里的路子,另一个时空,就是孙悟空他们的事儿了,然后两边齐头并进,偶尔互相交叉。“大唐西域记”有两本,另外一本就是“西游记”的底子,吴承恩不过是巧得秘本成了著述人而已。可惜实在懒得啃那本“大唐西域记”,于是作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如果不犯懒,现在就有东西可以回顾了,可惜可惜。

  作者是不是吴承恩,学术界未有定论,且不去管它。不过我以前呆过的一个地方,有山名花果山,有洞叫水帘洞。据说,当年吴承恩就是住在那里写的“西游记”,所以就就地取材用了这俩名字。那时侯那里还是个海岛,要划船才能上的去,当然现在早已经成了陆地,泉水也干了。水帘洞的水,靠的是抽水机往上通了管子,再把水淋下来。环境的恶化,连“齐天大圣”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都要“人工养殖”,也真是无奈的很了。
  那时侯的住所,从窗口望出去,有座山很奇怪,顶上两块巨石,呈斜交状向上,象古时候少女头上的发髻,所以此山名“丫髻”。
  当地传说,当年吴承恩来此游玩,决定住下来写他的“西游记”,就找了个叫“丫髻”的女孩子照顾饮食起居。书成离开时,丫髻依依不舍,吴承恩就说会回来看她,结果一去不复返。丫髻信了他的话,天天去山顶上望他离开的方向,日日盼望,然而他终于没有再回来。后来丫髻郁郁而终,死后化作了一座山,还是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后来,人们就把那座山叫做“丫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