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清口与网络语言一类渣滓为何登不了大雅之堂?
文章来源: 辛夷6602016-02-14 10:23:53

近年来,拜史无前例的文革所赐,多年来教育不象教育,逐渐造成的各种怪现象中,网络语言即为其一,一时间甚嚣尘上,颇有一番波涛汹涌,来势汹汹,意欲压倒一切的模样,什么卧槽,吐槽,神马,浮云,的说,斑竹,马甲,菜鸟,大虾,拍砖,楼主,沙发,汗,抓狂,粉丝,驴友,酱紫,元芳你怎么看,酷,童鞋,打酱油,草泥马,草根,有木有,波霸,凶器,等等等等,要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

联想起不久前还从阴暗角落里冒出来一个什么“海派清口”,此类沉滓泛了一阵子,也终于沉寂下去了!再往前追溯,还有那海派清口的祖先--上海滩的流氓切口,什么扎台型,老克蜡,老懂经,模子,癞三,上路,捣浆糊,头势,小赤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的语言是否已经匮乏到了必须动用流氓切口以及自创这些不伦不类的网络词语的地步了呢?绝对不是。回顾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陆港台文化交流的频繁增多,彼此在语言上也互相有所采纳,比如较早传入大陆的有“心路历程”等,文坛上新创的词如“直面人生”“正能量”等,这一类词语积极向上,生机勃勃,颇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深受广大文人雅士的喜爱。

文字的创新要是不走正路,不予规范,而那些个下三滥的网络语言大肆泛滥成灾的话,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的一种极大的悲哀与严重倒退!我们中华民族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极其灿烂,极其优秀且华丽无比的文字与佳作,今人不去好好学习也就罢了,竟还自创出那么多的流氓切口类的海派清口甚至网络语言等等垃圾语言来,令人叹为观止!

古调常自爱,今人多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