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全景曝光林彪事件(图)
文章来源: 大水2006-09-08 13:08:25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评论界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现在中国近代史学界一个新的分支也呼之欲出──这就是研究林彪事件的“林学”。中国女军官舒云二十年调查访问百余知情人,于“九一三事件”35周年前夕出版《林彪事件完整调查》(chinesenewsnet.com)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评论界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现在中国近代史学界一个新的分支也呼之欲出──这就是研究林彪事件的“林学”。(chinesenewsnet.com)

  研究一个单一对象能成为一种“学”,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这一对象是很多人的关注对象;第二个,这一对象有很多未解之谜,这些谜都牵涉到对它的真相、本质的解读──就像万花筒一样,某一个碎片稍一移动,就可能影响到对整体的评价。林彪事件正符合这两个条件:这件事太重大了,直接关系到对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等的历史地位,这件事又太离奇了,正如中国国防大学研究“文革”的专家王年一教授所说:“所有接触过林彪事件的人,不论观点如何,都有一个共识:疑点太多,且难于破解。”(chinesenewsnet.com)



明镜出版社最近出版舒云长达40多万字的《林彪事件完整调查》。(多维社)
  中共早已宣布,彻底否定“文革”,“文革”中大案小案基本上都翻了案,惟独“九一三”事件雷打不动,所有的脏水继续泼在林彪(当然还有“四人帮”)头上。但已经越来越无法说服经历过“文革”或者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chinesenewsnet.com)

  今年是“九一三事件”35周年,不仅报刊、网络上像宋林玫那样的评林彪的长篇文章联袂而出,香港明镜出版社年初出版了吴润生《林彪与文化大革命》,最近又出版舒云长达40多万字的《林彪事件完整调查》。如果说吴润生的书代表了业余学者对林彪事件关注的广泛性,而舒云的书便代表了研究者对林彪事件研究的深度。上述王年一的话,就是在给舒云的书作序《全景式的大曝光》中所说。王年一这样的专家长期接触、掌握的关于林彪事件的史料非一般人可比,但他也说:读完舒云的新着,“受到很大的震撼,有很大的感动”。(chinesenewsnet.com)



1971年下发全党的中共中央文件: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材料。(资料照片)
  《林彪事件完整调查》的特点,第一是全面,原原本本描述林彪事件涉及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正面详写的,从1970年8月的庐山九届二中全会的始末,到林彪坠机所有可能的原因,应有尽有,仅仅1971年的“九一三”那天晚上,作者就详细描绘了在同一时间段,北京人民大会堂、北戴河林彪住处、北京西郊机场、山海关机场和温都尔汗等不同场景中不同人物的所作所为或所见所闻;第二是第一手材料丰富,作者直接采访的对象有百人之多,包括不为人所注意的当事人家属、后勤和技术人员,将各种素材整合到一起进行比照印证,即使一些人的说法互相抵牾,也都列出来,放在阳光下听凭公断。(chinesenewsnet.com)

  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说:“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惶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现已查明,林彪背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极其秘密地私自调动三叉戟运输机,直升机各一架,开枪打伤跟随多年的警卫人员,于9月13日凌晨爬上三叉戟飞机,向外蒙、苏联方向飞去。”还说:“陈伯达敢于那样猖狂进攻,反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原因就是依仗林彪这个黑后台。……第一个坚持设国家主席、阴谋策划向党进攻的是林彪。”(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大陆学者舒云采访了上百位“九一三”事件亲历者与相关者,搜集大量史料。这是她采访当时任空军作战部部长鲁珉的笔记之一。(舒云提供)
  舒云说: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私调三叉戟运输机?林彪是中国第二号人物、专机第一号人物(因毛泽东不坐飞机),整个专机师都在为他服务,还用“私调”吗?警卫人员是林彪开枪打伤的吗?否,分明是其自伤;林彪是陈伯达的黑后台吗?那么1980年审判“两案”,为什么把陈划到江青集团中?第一个坚持设国家主席的怎么是林彪?周恩来、康生、陈伯达都在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设国家主席,林彪并没有提……(chinesenewsnet.com)

  本书作者舒云1987年5月因一个偶然机会调到聂荣臻元帅传记组,负责撰写建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两章。她采访一些老人,对“九一三”事件和林彪产生浓厚兴趣。20年间,她采访了上百位“九一三”事件亲历者,并专门到北戴河林彪别墅考察。她写了一系列有关这一事件的文章:《噩梦九一三》(2002年发表在《报告文学》),《九一三事件真相探微》(2003年发表在《时代文学》),被国内数十报刊转载;《再探五七一工程之谜》(2004年发表在《时代文学》,《解放日报》连载)……(chinesenewsnet.com)

  2005年,“翻阅了我的厚达数尺的采访笔记,我觉得我应该动笔了”──她认为,自己“获得很多惊人的发现,本书将对九一三事件作颠覆性的总结”。 (chinesenewsnet.com)
哪些惊人发现?如何颠覆总结?舒云列举了32个方面,例如:(chinesenewsnet.com)

  ◆1971年9月12日夜,叶群接到周恩来电话,决定连夜出逃。但叶接周电话后还“安静”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叶在干什么?作者发现,叶改变决定,竟缘于一个多少有点偶然的事:叶想问问黄永胜北京发生了什么,可是却找不到黄了!办公室没有,家里没有。叶群判断黄被抓,才十万火急把已经服了安眠药的林彪从床上拉起来。黄到哪里去了?其实他就与周在一起,周当时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开会,要求政治局委员谁也不许离开、不许接电话。(chinesenewsnet.com)

  ◆以前写“九一三”,毛南巡和林立果的行动是各写各的。作者第一次把两者放在一起,发现毛每一措施都在林立果们议论之时,好像毛有千里眼、顺风耳。林立果说炸专列,毛马上命令专列转移,汪东兴还提出在专列上搭个棚子防晒(实际是防炸);林立果说炸硕放桥,硕放铁路沿线马上派部队巡逻,严查涵洞、桥梁;林立果想烧上海虹桥机场的油库,汪东兴命令油库加双岗,毛泽东不下专列,随时准备出发;毛突然回京,担心林立果轰炸中南海,在丰台等到天黑才回家……这一切都说明,林立果身边有毛的耳目。(chinesenewsnet.com)

  ◆有一个细节以前一直被忽略:毛突然回到北京,保密那么严格,是谁通报给林立果,惊得他连夜飞往北戴河?(chinesenewsnet.com)

  ◆过去审查包括“两案”审理中,都认定只有一张林彪手令。而作者发现,林彪手令有横竖两种写法的两张。林彪手令真是林彪写的吗?(chinesenewsnet.com)

  ◆林彪警卫秘书李文普为什么在去机场中途下车?他说是因为听林彪问伊尔库茨克有多远,这成了林彪图谋叛逃苏联的孤证。林彪真问过这句话吗?李下车后为什么打自己一枪?──他不承认自伤,但子弹是擦过前胸到左臂,他从右车门下车,如果背向车门,应该擦后胸到左臂;如果面向车门,应该擦前胸到右臂。(chinesenewsnet.com)

  ◆对江腾蛟和李维信这两个后来提供了许多关键证词的林彪集团死党,本书作者对其角色和言行也提出了极多疑点。(chinesenewsnet.com)

  ◆1980年“两案”审理,没有发现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名林彪麾下的将军,与阴谋杀害毛泽东和阴谋武装政变(简称“两谋”)有联系。审案人员逼黄永胜的警卫参谋费四金做假证,要他揭发黄9月12日在京西宾馆见到了林立果。费四金坚决不说假话。如果不是他实事求是,黄吴李邱和“两谋”的关系就说不清了……(chinesenewsnet.com)



《多维月刊》8月号(总第17期)在香港出版。(多维社)
  如果说,成就“红学”的是作者曹雪芹本人藏头露尾,有难言之隐;那么成就“林学”的却是中共:他们垄断事实和证词,散布传播许多混淆视听的“神话”“鬼话”,而且还动用政治权力禁止学界去探索真相。王年一转述一种说法:“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中顾委常委向邓提出,趁他们这些老人还在,还历史一个真面目,为林平反。邓拒绝了,他说:这是要林还是要毛、要共产党的问题,没的谈。”王年一说:“这个史实的真实性无法得知”,但语气和思维特点“是邓的”,“可以看出邓大人未否认林彪是冤案,他只是从‘革命的功利主义’出发,否定了为林平反”。(chinesenewsnet.com)

  官方既然不肯自行揭谜,民间也只能继续研究,将“林学”推向深入,彻底揭开林彪事件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