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故事:旧貌旧颜老孟买
文章来源: 行写好2014-01-23 09:10:35


《印度故事:旧貌旧颜老孟买》

 

大名鼎鼎的孟买,位处印度中部西岸。对外是印度的西大门,对内是南方的门户。它的都会区人口全印第一,也是世界大都会区排名的第六

 

孟买是古老的。它起初由七个小岛组成,称为孟买七岛,石器时代就有人在那一带居住。孟买又是年轻的。它从一个小岛渔村起步,经历了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伊斯兰的土著苏丹国,后因惧怕莫卧儿王朝而割让给葡萄牙,又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转赠给英国,再租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管(年租金10英镑)。直到19世纪的人工填海,将群岛连成一片,并且大规模改造,铺路筑桥,铁路联通,海港建成,形成当今孟买的雏形,最终印度独立,其间也就百来年的历史。

 

孟买在世界近代史上地位重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初衷,就是去东方的印度;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并开辟第一条欧洲到远东的海上通道,也是为了去印度。而去印度的目的地,就是孟买。名声显赫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也在孟买。


 

孟买在政治上也不缺席。它是20世纪初印度独立运动的主要基地,圣雄甘地1942年发起的“退出印度运动”,就发生在孟买,是当年最突出的事件。


 

孟买现在是印度经济金融贸易商业娱乐影视中心(宝莱坞就在孟买)。它提供的就业,税收,关税,对外贸易,资本交易等等,都占印度百分比的两位数以上。


 

可以说,孟买就是印度的上海。二者之间在各自国家的重要地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仅此命题,就足以写一“专论”,哈哈。


 

尽管如此,孟买却几乎没有名胜古迹,只有一个象岛石窟。它是世界文化遗产,规模却很小。难怪有人问:为什么去孟买?

 

有一百个人,就可以有一百个“去”的理由;也可以有一百个“不去”的理由。本人属于前者。如此重要的大城市,叫我如何不念不想见到它?根据导游资料的介绍,我将游览的重点放在老孟买,总共逗留了两天半,依然觉得没有看够。

 

我从乌代浦尔坐火车南下,十八个小时后抵达孟买城北的Bandra火车站。

 

 

1孟买的火车和沿线的贫民窟

 

近年来印度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除了恒河上漂浮着的牛头和人尸,就是火车门窗及车厢顶上布满的密密麻麻人头人群了。其实后者通常不会是长途火车,而多是近郊的短途火车。走近孟买时,我当然希望有机会见证到这种“奇观”,不过没有如愿。孟买有着亚洲甚至世界最大的贫民窟,我没有花时间刻意去寻找,却在近郊铁路的沿线看到了。

 

后来我又坐了几次近郊火车,车厢里都没有那么拥挤,更谈不上车顶有人。印度之旅结束前,我去印巴边境大城阿姆利则时,倒真看到了火车顶上坐着二三个人。

 

据了解,车厢里外及顶上挤满人,多为特殊情况如宗教活动或重要节日时的极端状况。印度火车票原本便宜,比如孟买北部进城20-30公里的坐票,也就10卢比,相当于约16美分,货车厢的“席地统铺”就更是“白坐”。没有人管,秩序也非常好,当局很可能是为了穷人而有意为之。

 

孟买的近郊火车Suburban Rail主要有三条线:西线Western Line,中央线Central Line,海湾线Harbour Line,另外还有两条正在修建。孟买本身象个南北走向的长条形,火车线路基本上也是以南北为主。加上地铁Metro Subway几条线的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

 

1-1走近孟买时,在火车上首先看到的是这样的破房陋屋。都说孟买有着亚洲最大的贫民窟,我没有花时间去找贫民窟的确切地点。但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1-2 铁道旁闲散的人们。不知是他们的露宿地,还是临时的什么作业场所。这样的情况都不会有人管。

 

1-3 对面开来的一辆孟买近郊列车,车厢上的WR是西线Western Rail之意,三大近郊铁路线之一。

 

1-4 孟买近郊火车及地铁线路图。看得出来,孟买其实是个填海连起来的大岛,大致是个南北长条形。我从乌代浦尔来的终点Bandra站,在图中北边的红黄线交接点处。下方多条线路的汇集点,就是维多利亚终点站及Fort区,是商业中心。最南端的黄线终点,是印度之门所在的Colaba区,是旅游中心。

 

1-5 孟买北部的Bandra火车站是我那趟车的终点 ,离南部市中心约20多公里。这是车站内景。长途跋涉18个小时,火车居然基本准点,意外。

 

1-6 我就近换乘近郊火车海湾线去南部,共十多站,票价10卢比。这是车厢内景,不是上下班高峰,不算挤。

 

1-7 车厢内到处是风扇。这是我见到过的风扇最脏的一次。有意思的是,我在印度拍“阴暗面”时,当地从未有人站出来阻止,或义愤填膺地谴责过我。只有一次在金奈Chennai,车厢门口挤满人,我请他们让我到门口朝外拍照,他们都礼让了,只有一人客气地问了一声:What for?我说是为写文章用。

 

2世界遗产维多利亚火车站和昔日的辉煌

 

我在海湾线的终点站下车,那就是名声显赫的维多利亚火车站Victoria Terminus。它是孟买仅有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另一个是象岛石窟)。维多利亚火车站所在的Fort区,以及它南面的Colaba区,是孟买最南部也是最繁华的商业和观光区。这里充斥着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欧式老建筑,而且大多功能依旧运作良好。我预订的旅馆就在附近。

 

维多利亚终点站也称为Chhatrapati Shivaji Terminus,简称CST,上网订票就是这个名称。这是个当地英雄的名字。孟买现在的国际机场,以及威尔士王子博物馆在“去殖民化”改名时,都是这个称呼。

 

维多利亚终点站由英国建筑家设计,融合了维多利亚,印度,以及伊斯兰的建筑风格。1878年开建,10年后完工。建成后立即成为孟买的象征,是印度在英国殖民时期建筑的最高代表。

 

可以说,泰姬陵代表的是伊斯兰莫卧儿王朝建筑的辉煌,维多利亚火车站则代表了大英帝国统治时期建筑的巅峰。 它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是2004年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2-1 维多利亚终点站的主要进出口。露天大门上写的是:Chhatrapati Shivaji Terminus。这个大门非常普通甚至简陋。其实,在主建筑的旁侧还有几个进出口,但因为不是露天广场,所以较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客流量了。

 

2-2 维多利亚终点站的侧面像。它外观装饰着无数的精细雕刻,非常华丽,本身就像一座宫殿,伫立在忙碌的孟买街头。

 

2-3 维多利亚终点站正面像。

 

2-4 维多利亚终点站内部办公大楼,一般旅客不让进。挂牌是中央铁路Central Railway(总部),远程与近郊火车多条线都汇合于此火车站。注意大门口的石雕,两侧分别是狮子和老虎,代表着印度和英国的相互尊重。

 

2-5 另一个角度的大门景观。同样地,大门口两侧的石雕分别是狮子和老虎,代表着印度和英国的相互尊重。

 

2-6夕阳下的维多利亚终点站西面像。

 

2-7 维多利亚终点站主建筑的院顶,角塔,拱门,还有柱子,圆顶,扶壁,彩绘玻璃窗等,密集繁缛,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相辅相成四处可见。仔细看,还能看到哥德式建筑上常出现的兽类,包含孔雀、猴子、狮子、蛇等。

 

2-8 维多利亚终点站侧面街道朝窗内看,里面就是火车站台。不知为什么,我走过时看到这个场景,不由想起苏州河畔的上海邮电总局,那也是英国古典式的大型建筑,只是融合的是罗马巨柱式,及意大利巴洛克钟楼风格



3
孟买的精华在南部却是旧貌旧颜依旧

 

除了维多利亚火车站,这个区域内还可以看到不少哥特复兴式新古典风格和印度 – 撒拉逊风格的建筑。区域的规划比较优美,路面也宽阔整洁些,与其他地方大不同。所以导游资料上常说:孟买游览的精华在南部。推荐的景点有:印度之门,泰姬玛哈酒店,孟买大学,高等法院,市政大楼和警察总部,威尔士王子博物馆等。

 

其中印度之门Gateway of India是庆祝1911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玛莉皇后到访印度的纪念碑 ,孟买最著名的地标。它在最南端的Colaba地区。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印度期间,印度之门是来孟买的海上旅客首先看到的建筑物,也是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军队撤离印度的地方,颇为讽刺。

 

3-1 印度之门。大型的玄武岩凯旋门。苏格兰建筑师设计,两旁建有大型接待厅、拱门和拜礼楼。装饰灵感来自16世纪的伊斯兰建筑。从维多利亚终点站走走有几公里,公交车我反而不熟了,孟买是没有嘟嘟车的。

 

3-2 在夜晚时刻茫茫大海的背景衬托下,打上灯的印度之门会更显雄伟。

 

3-3 印度之门背后的(小)游艇码头,前方就是浩瀚的阿拉伯海。

 

3-4 泰姬玛哈大酒店Taj Mahal Hotel。前几年恐怕攻击的发生地。它就在印度之门对面,面朝阿拉伯海。恐怕事件之前,它就是很有名气的地标性建筑了。

 

3-5 印度之门广场上的Swami Vivekananda纪念雕像。这是一位150多年前的印度教disciple “首席弟子”的意思他是将“韦丹塔和瑜伽” Vedanta and Yoga介绍给西方的第一人。

 

3-6 类似的英国古典混合印度和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现为政府机构,据说是市政大楼和警察总部。

 

3-7 又一个英国殖民时期的混合式建筑,现在是图书馆。

 

3-8 高等法院的英式建筑。不让进入。(不知“冤民”何处是入口)

 

3-9 孟买大学。面积不大,建筑却很有看头,乍看之下,就好像法国15世纪的哥德式杰作,“淹没”在椰林丛中,感觉有点怪。 但只能从外面瞄一眼,不让进。

 

3-10 孟买大学建筑另一景。孟买老城区的很多殖民时代留下的好建筑,多被重要机构所占用。自己新近的建设建筑并不多,给人以“吃老本”的印象。

 

3-11 街心公园之一。主要用于人们的晨练 。白天没多少人,晚上较乱。 类似的小公园在市中心一带有好几个(五个)。

 

3-12 威尔士王子博物馆Prince of Wales Museum。孟买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为庆祝韦尔斯王子1905年首度访印度而建。一次大战期间改成军医院,直到1923年才作为博物馆开幕,那时王子已变成了国王。

 

3-13 -汤玛斯教堂St. Thomas Church。不大,却有名。

 

3-14 -汤玛斯教堂内部。

 

3-15 印度中央储备银行。不让拍照,只好偷偷匆匆地干。

 

3-16 著名的克劳福特集市Crawford Market。维多利亚火车站朝北走约1英里可到。

有人夸张地说:仅仅是街头市场,孟买就值得一游。说这话的,多半是女士,哈哈。但这里的东西确实便宜多样。与我同旅馆的一对欧洲老夫妇,在孟买四天,最后一整天专门用来“扫街”采购。

 

4在孟买老城区扫街感受现代人的生活

 

除了主要景点,在老城区溜达扫街也是了解和观赏孟买的重要一环,我对此的兴致不亚于看名胜古迹,足足花了大半天。

 

通常老孟买指的是整个连结起来的七岛,但是细究起来,真正的“老城区”之“老”,是Fort区维多利亚终点站那一带,原先就有英国人在那里建起过乔治城堡,才有了Fort 的名字,它是老孟买的“发迹地”。

 

4-1 英式双层公交车。

 

4-2 公共汽车站。在印度,中小城市里是很难看到汽车站牌的,更不要说候车设施了,所以孟买有点“得天独厚”的味道。

 

4-3 路边小商贩。塑料口袋里那些圆圆的油炸过的,很像上海的“油面筋”,哈哈。不过我没尝。

 

4-4 市中心一带街上的纪念碑。旁边还有军人/警察坐着值班似地守着。

 

4-5 市中心一带前总理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的雕像。上面的“Jai Jawan Jai Kisan” 是一句(当年)非常流行的口号,意思是“欢呼士兵,欢呼农民”。那是1965年,尼赫鲁刚去世夏斯特里接手总理不久,印度便遭到巴基斯坦攻击,同时粮食紧缺。他提出此口号,来激励战士保卫印度,激励农民多产粮食。

 

4-7 闹市区街心的欧式雕塑。

 

4-8 闹市区人行道上的小娃。不像在乞讨,更像是临时住宿或休闲。

 

4-9 竟然看见一个中餐馆。没进去。

 

4-10 街头艺术品。

 

4-11 街头艺术品。

 

4-12 街头看手相的“术士”。很想和他“交流”“切磋”一下,但人家要谋生糊口,哪有闲情逸致陪我说话。况且没请他看“手相”,我先看他“面相”,我不要自找没趣也罢。

 

4-13 本邦中央图书馆。离维多利亚火车站不远,走走就到。

 

5孟买北部的游览重点是甘地故居

 

孟买北部,也有几个景点。连接老孟买南北的,是西海岸边的一条弯月形6车道水泥高速公路,长约3公里。它叫海洋大道Marine Drive。大道身后的新旧楼宇大厦在入夜后,华灯耀彩,万点金光,故又称“女王项链” Queen's Necklace。在孟买的最后一天,我沿着大道,从印度之门去孟买膜拜甘地故居。

 

5-1 海洋大道一个方向的3车道路面。对面还有3车道。不难看出大道向前左方倾去的弯月形,有点“项链”的意思。

 

5-2 从海洋大道远眺前面北方孟买北部城区的天际线,那里的新楼高楼建筑比南部“纯”老区要多不少。

 

5-3 海洋大道的北部终点是焦伯蒂海滩Chowpatty Beach。不大,却是难得的沙滩地。

 

5-4 从海滩回望孟买老城南的天际线。

 

北孟买的几个景点都离海滩不甚远。不过这一带多了上坡下坡的山路弯弯,需要一番寻址问路的功夫,除非叫出租。

 

5-5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其实就是个山坡上的公园。远处可以看到孟买南区的天际线。

 

5-6 尼赫鲁Kamla Nehru公园中著名的“鞋形结构”建筑,曾在多部宝莱坞电影中显身。该公园就在空中花园对面。

 

5-7 甘地故居外景。找到这里稍稍费了点周折。开始我直接问Gandhi‘ House?几乎没人知道。后来改问:Mani Bhavan,中译是“摩尼总统府”,马上就明白了。我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5-8 甘地与桌别林合影。故居里的照片很多,都极有观赏价值。

 

5-9 甘地与尼赫鲁合影。这里的很多展示,多是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就容易感受到平易近人,产生兴趣与共鸣。

 

5-10 甘地外表形象的演变过程。头上越来越光,衣服越穿越少。

 

5-11 甘地卧室。有台“延安窑洞”式的手摇“纺线线”设备,哈哈。老甘是否有受当年陕北红军老毛老周的影响?好奇。。。还有,很多老印睡觉好像用铺不用床,乌代浦尔皇宫里的卧室,也是有铺没有床的。

 

5-12 甘地故居所在的街道,沿街都是高档别墅,清洁娴静。当年“搞革命”的居住条件好像还不错。。。

 

6去看印度寺庙的精彩却是在途中

 

我在孟买北区的最后一个景点,是马哈拉克斯米寺庙Mahalaxmi Temple。孟买是个“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庙宇,清真寺和教堂到处都有,马哈拉克斯米寺庙是突出的一个,据说是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供的是财富之神Lakshmi。我决定去看看。

 

寺庙在焦伯蒂海滩北面,我问了几次路,人都说不远,方向也对,却总也到不了。最后问到一个交通警察,他拿过纸条看了看,让我等着,就不再说话。

 

他人高马大,19的样子,在路边和路中间来回走动,眼盯着庞大的机动车流。过了好几分钟,他既不还我纸条,也不说明方向。我纳闷,说:Maybe I should go......and ….. find it myself。他看着车流,只说了一句:This is my duty for my country,就不再说话。

 

这话很“高大”,但我不明白他要干什么。又过了十来分钟,他忽然朝车群招手,一辆轻骑摩托飘逸而来。上面是一位中年男子,他们说了几句,警察转头对我说:那个庙走过去太远,他带你去。还加了一句:free。我大感意外,原来他一直在等合适的帮忙人选。我真想“跳”起来去亲他一口,因为他太“高大”了。一声谢过,我上了车的后座,一溜烟走了。

 

左摆右拐,过了几个交通灯。一英里多的地方,车停下了。骑手告诉我,左手那条街,向前右手第一条巷子里面,就是寺庙。我谢着下车,没来得及转身,只听一声车响,他飘然地走了,正如他飘然地来。

 

6-1 马哈拉克斯米寺庙所在的小巷。远处的尖顶处就是寺庙。

 

6-2 走近寺庙,人山人海,寺庙也拍不到了。里面不让照相,所以这是仅有的两张。进庙需脱鞋,袜子可脱也可不脱。图中的黄色交通“拒马”下面,就是(自由)存鞋处,没人管。前方台阶上方,就是入口。


 

庙里人很挤。我随着人流进入院子后,前面中心区出现多通道的金属栏杆,显然是让排队前行。我稀里糊涂进了“men”那一队,心想不会错了。可不久发现前后人群都是手中持盘有物,忽然明白那是信徒们的队伍,我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懂,就赶紧设法退出了行列。周围人平静依旧,少了我点窘迫。

 

参观完寺庙,我的孟买之旅基本结束了。我最终放弃了大象岛石窟和宝莱坞,前者去程较费周章,规模也小。后者原本就是“备胎”,时间不多, 我宁肯留给了“扫街”。

 

晚上在维多利亚站等火车离去。这里的候车厅以及火车时刻及站台表,像极了上海改革开放前的老北站。平板凳椅,油漆大竖牌,拥挤的过道,厂房式的棚顶。。一切依然老旧,想象中又回到了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老时光。我不明白,为何不能借鉴世界上古迹扩建新旧兼容的经验,比如卢浮宫,来使维多利亚火车站“与时俱进”,更加方便大众。

 

7-1维多利亚站火车站候车大厅。设施简陋,很像上海改革开放前的老北站。只是多了电子显示牌。

 

7-2维多利亚站火车站的站台。似乎几十年不变, 与国际大都市的身份很不相称吧。

 

7-3维多利亚站火车站,查询列车出发及进站时刻以及站台号的(唯一)告示牌。非常原始。


 

其实印度独立早已过去半个世纪以上,孟买老城区却风貌依旧,基本格局停格在那里。旧貌旧颜,改变甚微。难怪有人评论说,这里的人们在独立以后,好像更热衷于“去英化”“去殖民化”的“破旧”,Bombay改名Mumbai之争是为一例,而不是改善民生相关的基本建设和便民的“立新”,维多利亚火车站的服务设施又为一例。不过,重要的是:我来了,我看了,我感受到了。。。

 

为你祝福,老孟买。愿您早日旧貌换新颜!


(行万里路-写万言文-好天下事)

本篇景点及本人评分(1-5星):

1 维多利亚火车总站Victoria Terminus 5

2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 5

3泰姬大酒店Taj Hotel(恐怕攻击地)5

4-托马斯教堂St Thomas Church 3

5孟买大学University of Mumbai 4

6高等法院 High Court 4

7克劳福特集市 Crawford Market 3

8女王的项链Queen's Necklace 3

9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3

10甘地故居(玛尼总统府)Gandhi House (Mani Bhavan) 5

11马哈克斯米寺庙Mahalaxmi Templ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