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權貴反腐出民主?
文章来源: 张三一言2014-09-02 18:55:31

習權貴反腐出民主?

 

張三一言

 

【習近平為了集權、為了強化一黨專政效能而反腐,被一些知識精英解說成開啟民主的契機;習近平反腐會反出一個民主中國來!。謬理謬論時時有,今日寄希望於習近平之謬論特別多;後人寫歷史時應記下這一桩21世紀最荒謬的政治思想、理論邏輯。】

 

[] 有論者說:人類歷史上舉凡成功的政治轉型,幾乎莫不是權貴推動的。意思就是中國政治轉向民主要寄希望於今第一號權貴習近平。

 

這是站穩立場扯大炮。權貴類是維護舊秩序的中堅;人類歷史上政治轉型成功大多數都是革命成果,革命主體是中下層民眾;遺下的極少數才有點兒權貴推動的味道。即使是權貴推動,也是在革命壓力下才出現的權貴推動。不丹式的國王自動民主,是罕例;不可為援、為證。即使是不丹式的國王自動民主,也是國王接受了西方民主教育,加上有民主成功事實與專制為害事實作對比,因世界民主壓力進而轉向民主,在思想上接受民主,才出現不丹式國王自動民主的世上特例;也可以說是為了保王位而主動民主化。世界不會有權貴在無壓力下民主之事。本質與拉赫曼、蔣經國與不丹王國相反,蜂針對麥芒地反普世價值反民主(而且反得有效),X不講(而且禁得成功)的頭號權貴習近平會開啟民主?!

 

不同意我的說法者,請拿出權貴在沒有民眾壓力、沒有民眾革命條件下自願自覺推動社會變革的事實來看看。

 

[] 有論者拿專制者蔣經國作例為權貴推動民主力證。

 

不知道這是有意或無意誤導。蔣經國是民主法統下的專制者,專制有悖民心,是於法不合、是於理不通的過度性專制;蔣在事實上容忍反國民黨的民主勢力存在,並接受現實。在民眾民主壓力下回歸法統實現民主:中華民國有一條由專制通向民主的康莊大道。習近平有的是列寧式極權法統,憲法規定共產黨一黨專政,實行極權專政於法有據,利己利黨,於黨頭目更有大利;大陸中國只是一條通向更極權的陰幽小徑,極權專政是必由之路。

 

[] 為權貴推動民主辯護還有這樣的理論:新南非的誕生,除了曼德拉,還有他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權貴對手德克勒克,他們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緬甸的昂山素季近年也獲和平獎,與她「權貴對手」的「仁慈」同樣分不開。

 

又是誤導。南非德克勒克、緬甸吳登盛等權貴統治下,有民間反對力量存在,權貴們壓力下承認現實、接受現實,與現實妥協。權貴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搞甚麼反普世價值的X不講!請注意,權貴是被迫民主,不是主導民主!今天中國不存在逼迫習權貴民主的力量,所以,指望習權貴民主完全沒有根據。

 

反建制力量被共產黨屠殺於私人家庭餐桌上(罪名是在家請朋友吃食是犯了尋釁滋事罪);容不得任何丁點民間實力;只有他們的X不准講、Y必須講;沒有任何言論自由。拿極端列寧式極權主義的習近平與可接受民主(即使是被迫接受)的德克勒克、吳登盛等人比,是對前者的吹捧、對後者的侮辱;應該屬於天下荒唐邏輯之一。

 

[] 民主的本質精神是妥協?

 

此說有必要推敲推敲。

 

其一,民主精神是妥協,指的是民主社會內部不同思想派別利益集團等等之間的妥協;所以又叫做協商民主。

其二,民主與極權專制少數情況下可能妥協,多數情況下不妥協。民主與極權專制的妥協,首先指的是統治者向民眾妥協,妥協的最低要求是:不屠殺不鎮壓追求民主的民眾;在這個前提下才有民間與統治者的妥協的餘地。但是,極權統治者鮮有能做到這種妥協,所以極權與民主不妥協是常態,妥協是例外。

其三,若不存在統治者妥協這個前提,民間與專制統治者本質上處於革命與被革命關係中;這時不分青紅皂白要求民間妥協,是極權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五毛謀殺民主的陰謀、是要求民間民主無條件向統治者投降。

 

[] 習反腐與共產黨歷來反腐有何不同?

 

除了被拔高、拉大、吹漲的所謂反貪“腐力”度外,沒有任何不同。其結果也不會與其前反貪腐有任何不同。

 

[] 反貪腐是民主契機?有何事實根據?有何邏輯支持?

 

沒有,絕對沒有!

 

反貪反腐是為追求更大更高度集權,為此,更進一步圍剿民眾、民主。把追求更大集權更嚴專制獨裁、圍剿民主說成民主契機,這種話違反最基本最淺顯的邏輯和常識;連最基本最顯眼的事實也不顧,要有極豐富奴性想像力才能想像得出來。說這種話本身就是愚蠢的表現,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民眾當作是傻瓜來玩弄,欺人太甚。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或民運人士的表現。

 

201400902     HK

 

 

E-mail: zsyy8964@gmail.com

【張三一言近期全部文章】網址:

博訊博客  http://blog.boxun.com/hero/zsyy

天易博客:http://home.wolfax.com/home-space-uid-123-do-blog-view-me.html

多維博客:http://blog.dwnews.com/zsyy8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