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倒老外的中国式饮食
文章来源: 金色的麦田2009-01-28 11:09:05

金色的麦田



过年了,聊点吃的。我知道,咱中国的饮食是世界上三大最受欢迎的饮食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多半能找得着咱们中国的餐馆。可是我们这些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些中国餐馆早就改头换面入乡随俗了,要不怎么挣钱呢?

先不说那些连我们自己人都受不了的怪异食物,什么龙虎斗(猫肉烧蛇肉)、什么三叫(说的是吃活的小老鼠)、什么鲜食猴脑,今天就说说咱中国人普通的日常饮食是怎么雷倒他们老外的。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单位的待遇不是很好,没有供饭,所以中午这顿饭必须自备。他们丹麦人吃的都是黑面包,还是吃冷的,我们中国人的胃哪能受得了?就连我小时候在幼儿园吃过的忆苦思甜饭都比那个强。再说我这人从来都不想在丹麦人面前表现自己也很丹麦,保持自己的特色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不起洋名,不吃洋餐,每天就带中国饭。

要说我带的那些中国饭菜,在中午肚子饿时经微波炉那么一热,顿时就香气四溢呀,每每都馋得那些老外口水哗哗滴。咱也不整什么特别的,就是些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什么红烧猪蹄、辣炒肚丝、五香凤爪、麻婆豆腐、霉菜扣肉、鱼头豆腐、油焖螃蟹,还有什么香菜饺子、葱油馄饨,什么松花蛋、炸响铃、卤百叶、熏鱼块,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全。反正就是这些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菜肴,每一回都勾引得他们十分的好奇、百分的惊讶、千分的不可思议,最后是万分的想尝一尝。尝就尝呗,最初的几次我都会多带一点儿,以免被他们品尝完之后就没有我的什么事儿了,饿肚子减肥是危险的。

欣赏他们老外品尝我们中国菜真是件很好玩的事儿,一般来说每尝一次都能雷他们一次,看他们的表情基本上都是眼珠子转着、舌头吧砸着,把那一点儿试验品放在嘴里来来回回的琢磨,完了必定是感叹一番:这世界上还有这等口感的东西。。。


其实品尝并不是最雷人的阶段,我们中国饭的味道应该还是真不错的,最能雷倒他们的往往是视觉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炒了个鱿鱼炒韭菜,一青二白,远远瞧上去格外的清爽好看,虽然韭菜的气味很另类,可还是不影响那香味勾引他们的哈喇子。那天来看的人真不少,但是,当他们看清楚了我盘子里白白圆圆的东西是带着脑袋的鱿鱼
Baby时——我差点要冲出去拨112啊!特别是那些本来就娇滴滴的女士,下次我得备好了氧气瓶才能允许她们来参观我的佳肴了。

工作的人们都知道,这中午的一顿饭是不够补充养分的,还得有下午茶。虽然单位里免费喝咖啡,但像我这么传统的人还是喜欢来杯茶的。我的茶也很丰富多彩,比如苦丁茶、普洱茶、菊花茶、甘草茶,或椰奶、杏仁粉、西湖藕粉之类的饮料,总能引发老外们的一惊一咋,至于就着喝茶的点心,更是令他们长知识,什么驴打滚儿、赛其玛、小笋干、瓜子、兰花豆、青橄榄,等等,他们好多人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有这种吃法。

记得有一次我吃汤圆,白白嫩嫩的很诱人的样子,然后就有好多人忍不住的想尝尝,多好的汤圆呀,芝麻馅的、豆沙馅的、花生馅的,都是我的最爱,每次看他们愁眉苦脸痛苦不堪地咽下去,都把我心疼得够呛,这帮老外净糟蹋我的好东西,说了也不顶用,完全是一幅不到黄河不死心的驴脾气。

本来呢他们被雷几次之后应该就没事儿了,可是单位里总有新同事进来,所以这样的事总是屡屡不绝。

前几天我的好朋友从中国为我带来一大包花生酥,早已见怪不怪的同事们这回又发现了新问题,因为是酥嘛,自然一碰就成粉了,虽然明知道是点心还是有人忍不住问我该不会是毒品吧?要尝过才算数。唉,这10年我算是白培养他们了。

就在这帮老外被我练出了金刚不坏之舌的时候,前阵子丹麦电视台居然在黄金时段播放了一个讲中国饮食的专题,我没看,正专心文学城呢。第二天看着那些儒男淑女们的表情,我知道这回他们又彻底被雷倒了。原来是电视播放了中国餐馆宰杀活物的镜头,那肯定是很血腥的啦,还包括我见过的那种端上餐桌嘴还会动的鱼,这的确是蛮残忍的。

我只好安慰他们那些不是普遍的现象,媒体嘛常常干哗众取宠的事,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像我一样的。幸亏本人长得慈眉善目,说起话来甜甜软软,还是很具有欺骗性。

大言不惭的说,我这个中国人给周围丹麦人造成的影响还真是不小,他们从我这里几乎看到了另外一个遥远的世界,至少在饮食方面,估计那感觉和我小时候看万花筒差不多: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并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