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国不回国的问题,可以休矣!
文章来源: richard_hz2007-08-26 03:32:25
 屁人,面临残酷的抉择时,一般会犹豫不决,这种做法通常会错失良机。

从小读历史书,俺就明白,凡作大事者,关键时候必须有决断力,不能磨磨蹭蹭!

历史上,具有决断力的俺最服西楚霸王。

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败楚地反秦武装,宰杀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 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数月之后,赵歇饿得屁死,不得不找了几个还能蹦的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宋玉是个屁人,关键时候磨磨蹭蹭,一会想留下,一会想回国。项羽大怒,立斩宋义,提头发令:“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自此,西楚霸王项羽之名威震天下。

但是,是不是您破釜沉舟,就一定能行呢?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破釜沉舟需要有条件,项羽在作这个决定之前,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粮道。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项羽判断,敌无粮,无法持久作战,两军相遇勇者胜。 于是,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就是一绝佳的激励士兵士气的方法。至于一己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西楚霸王之霸,就霸在此处。

您要是真想回国,就要分析好自己是否有这个条件,没有的话,先要尽力创造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关键的时候就得有决断力,不能磨磨蹭蹭!

可是是不是您条件具备,也破釜沉舟了,就一定能成功呢?很可惜,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人的一生一般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状况的,有很多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您所能控制的;如果您在一上来就将自己置之死地,那么遇到不可抗的状况您又准备如何应对呢?统计表明,即便您条件具备,破釜沉舟,成功依然是小概率事件(虽然相较而言,概率大一点)。这就是为啥项羽是霸王,而大多数人都是屁人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为啥俺最服霸王的根本原因,TND真敢干。

李察天写于200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