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业报 (ZT)
文章来源: 秦西2012-03-16 07:19:21
很有意思的角度。

因果业报 by 碧连天 

有句古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果业报终究见得少,生活虽说有时比戏剧更戏剧化,但那“有时”的频率低了些,看
起来这句古语更像是句徒劳的安慰,让人临终闭眼似的假话。

但是最近倒改变了些想法。看一本英国记者写的关于中国的书,这个人当年在山东大学
上学,后来在中国也待了一些年,对人情世故明白得很,写的小细节非要是中国人或者
是很明白的西方人才能看出意思来。例如他写一个偏僻小镇上一个大娘丈夫死在矿里,
在乡间卖糖果零食赚钱度日,特地说“大白兔”奶糖,很是生动。

这本书有几章写的是二十年前西方资本投资中国,公私合营,技术转让之类的事情。科
技在合营中流失,然后兴起了价格战,国产品牌逐步占有被西方品牌垄断的市场,一幕
幕栩栩如生。研发者6000块钱的摩托车,国产的品牌直接拿走发动机技术3000块钱就可
以生产出稍加改变的东西,市场就是这样步步沦陷,兵不血刃。可惜故事没有在这里结
束。

生产出3000块钱国产摩托车的品牌,发现自己慢慢地也遭遇了类似的失窃,被其他国人
当地人,于是市场上有了2000块钱的东西与自己抢占市场。游戏愈加炽烈,价格战如火
如荼,市场不断被瓜分,因为科技得来极其容易,些许利润变成为大家唯一的筹码。然
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从国内打入国外市场的时候,一些品牌竟然发现打起价格战还不是那些古老的国外品牌
的对手,市场如何得来,又如何失去,短短几年,竟是一场轮回。从单个卖家看,总有
眼光好手段高的人,总是恰好吃到甜头又恰到好处地收手转行,总是立于不败之地,不
论黑白,也是让人佩服的。但是从整个行业上看,只能叹一句报应不爽了。

看完了那几章觉得很有意思。想想也是,人总有与生俱来的性情,助自己成事的便是将来害自己落败的,只因为我们一生最难抛却改变的便是自己的个性。赢于一场豪赌的将来败于豪赌,赢于谨小慎微的终将败于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单看衰败的那一步,总能说败笔啊,我如果当初没有如此这般怎会至此田地,其实那怎么是败笔呢,不过是一生中做了一千一万遍的事情而已。再也微小不过,恰逢其会而已。你不看那古来的大将军最后总是死于自己的放肆君王的疑心,但若是没有这点放肆,又怎会是尸骨堆里爬出来活下来的人呢。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那得善终的便是最难得能在不惑之年硬生生转了自己性子的人。我猜想范蠡当年也有文
士的风流潇洒自负轻狂,一腔指点江山的豪气,才货与了帝王家,存了一股建功立业的
心思;越吞吴之后或者更靠前一些年,他终于转了性子,这股豪气消散了,那些自负终
变成了清醒;建功立业的心变成了全身而退的意,才有了泛舟湖上的神话。多不容易的
一件事啊!不难在放弃身外之物,难在追求了半辈子耗尽了半辈子的东西能够慢慢看透
,整个心性都慢慢改变,再不留半分少年时的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