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较量: 再论专政与民主
文章来源: AceBase2007-08-05 15:03:08

最近看到论坛上有关专制和民主两种理念的争论, 觉得很有必要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也当是为了表达一下网上不少和我有相同观念的人士的感受吧.

 

自西方工业革命成功以来, 民主逐渐成了不少爱国之士为求国家振兴和民族独立的灵丹妙药. 特别是十九世纪中晚期西方通过在亚洲的侵略和殖民统治, 让许多当时触角敏锐的学者和爱国人士更加加深了对西方民主体制的向往, 认为西方的政治体制是中国从新通往国富民强之又一新路. 所以自晚清开始, 办洋务购机器不矣乐乎, 政改也开始循序渐进地向西方靠拢. 虽然第一次新政没有得到落实,但可以说政治气候和趋势是当时的中国政府逐渐地主动性地向西方学习靠拢的. 为什么强调说是主动呢? 因为当时中国在权者或者在野的都打心里面觉得西方的民主制度好, 真的是强国的良方. 西方新兴势力也没有提出种种要求,强迫中国改变其制度为西方式政治体制. 所以说中国的这种改革是自愿性质, 不管是最初的改良派, 还是其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 都是内心坚信西方民主制度确实是好的,对中国有好处的.

 

而这种朦胧的对单纯的民主制度的向往一直去到二次北伐失败后宣告告终, 以实现三民主义为己任, 以推翻专制制度为招牌的孙中山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国情, 从而放弃了议会制度,并加紧利用自己对革命党的掌控对中国进行长达数十年所谓的国民(武装割踞)革命.

 

虽然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在起义的初期, 以为纯粹西方民主政体为口号, 打响了在近代中国暴力革命的第一枪, 当然那也是打响了对改良派的第一枪. 但实际上, 自为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而展开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以孙为首的革命党就逐步蜕变为一与其革命纲领完全无关的一党军政府.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还有一点为实现民主政体行动纲领的话, 二次北伐就严重脱离了他对袁世凯在位时所提出的政治上的民主主张及政体改革要求. 更可怕是二次北伐失败后孙中山所谓悟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以来,利用北伐为借口把国民党组建成军政府, 再一次把真正的民主体制狠狠地扼杀了. 从一次北伐到多次失败后'联共、扶助工农'思想的确立, 标志着西方民主体制在中国的不可行性及从新认识恢复封建式独裁统治管理在中国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 对当时革命党人极端的走暴力革命道路理念打响封建专政制度第一枪, 到革命党人从经验教训中从新认识恢复专制统治管理. '扶助工农'思想的确立和走党国军政府路线标志着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破产.

 

直到后来毛泽东出现的, 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的出现, 理解到中国作为一个封建社会这一国情, 坚决走农民起义联系工农革命,才最终结束自晚清以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伐割踞, 结束了内战. 要强调一点的是封建并不是仅仅指一种生产方式, 而是作为一种制度,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走了上千年的中央集权内部高度集中这一统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这就是网上很多人讨论的所谓的'专政'. 可以说中国必需走中央集权内部高度集中这一政治制度是历史教训总结出来的, 从革命党对清廷改良派打响第一枪开始到国民军政府成立, 再到毛泽东完成对自清朝崩溃以来中国内战的平息.

 

可以说从二次北伐失败及党国军政府成立, 原本民众还熊熊燃烧的西方议会民主强国之火慢慢变得奄奄一息了. 但自是鸦片战争以来, 不但打掉了中国的尊严还打掉了中国人的自信, 虽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但学者们还不停地在西方理论中钻研希望能找到振兴中国的良策. 就在此时,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枪声为中国带来的西方的另一种理论 -- 共产主义.

 

无可辩驳, 共产主义第一时间武装了很多社会上爱国的先进份子和激进青年. 理论为中国为新兴的另一革命党派 -- 中国共产党, 提供了很好的武装理论, 成为武装斗争中团结士气的强大理论武器. 很快中共取得了抗战和内战的胜利, 但随着政权的成立, 当理论从军事角度开始真正意义上往生产方式转移的时候, 问题发生了, 大批原来熟悉生产操作的高级劳动人员及资本家退了下来, 为了兑现革命初期对群众的承诺, 又大批地把不是本行的劳动力安置在其不熟悉的生产机器上. 纯粹的西方共产主义生产模式导致了在建国后出现了的几个经济困难时期. 直到小平开创经济改革, 强调'黑白猫论'后中国才再一次从西方形形色色的教条理论中解放出来.

 

自从邓从新掌权开创民主舆论以来, 中国再一次处于民主论政的风气之下, 处于良性改革, 自发性的. 民主风气再一次证明其短寿. 随着上海学生运动, 89年后苏东集团的崩溃, 中国又一次失去匿藏的屏障, 再次暴露在西方的焦点注视之下. 西方的民主理念开始通过各种政治上的施压再次带到了中国.不同与以往, 自从苏东集团的倒台, 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和学者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苏联解体及俄国实施民主政体后, 不但经济上不断下滑, 而且政治继续被其他西方集团所围绞. 直到南斯拉夫战争中国大使馆连中美国导弹后, 这种自发性的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陷入了有史以来的低潮.

 

=======================================

最后总结. 历史总是成王败寇. 与其争论民主和专制(中央集权内部高度集中)殊优殊劣, 不如看作是西方和中国两种文明的在一个世纪前对撞后的结果吧. 西方以胜利者的一方,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俯视着中国等东方文化作为战败的一方. 作为失败一方的东方诸国, 各自在自愿或被动地选择接受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而已. 作为战胜者姿态出现的西方文化, 始终注视着监督着,并以其文化模式来规范着战败的一方. 按国家行为规范后的程度, 被西方阵型划入不同的安全体系. 所以亚洲比较小的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都西化的比较彻底.

 

如果民主可以比作是西方的皮的话, 封建式的中央集权就等于是中国的皮了. 衣服是可以随便穿, 但皮肤是怎么穿也穿不合身的. 不管是否真的又有这么一天中国又穿上西方的皮, 终有一天还是要脱下来的. 如果中国上世纪打赢了西方, 那现在绝对重复强调封建制度优越性每天在西方CNN, BBC大小传媒天天不停地播, 民主制度导致生产缓慢落后大辩论什么的. 或者中国早就颠覆了美国, 强迫其行使其不熟悉的东方封建主义制度. 同样如果中国以战败者一方俯视, 美国所有人也会流行起穿唐装了, 80%讲中文, 喜欢拜关帝, 吃烧鹅什么的. 对于这点我的生活经历是深有体会的, 也是很确信会发生的.

 

长期作为战败的一方, 现在中共只是依靠挂着西方的共产主义立国, 或多或少地喊出一些民主口号, 而以麻痹西方统治者行其符合中国国情的封建制以求达至其希望的追赶. 确实历史到了二十一世纪, 与其说现在中国喊民主改革出于自身发展, 不如是说迫于取悦于西方及国内借西方反势力, 以求自保.

 

 

民主对于中国可以说是一不必要的春药. ---"而过期的春药危害更大."

 

 

 

本人在论坛任何贴子,可转贴,可散发,可复制,

可被任何媒体拿去用,但请注明作者, 谢谢。

 

 

--百花齐放, 理论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