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糖三角
文章来源: 路三歌2007-03-09 16:23:54


1964年秋天,我上了小学。第二年春天,小学校就组织春游。春游要出去一天,老师要求我们自备午饭和水。记得当时大家人人都背一个小水壶,个别同学背军用水壶,特别让人羡慕。大家带的午餐,有面包,有糖三角,还有馒头。少数阔气的同学带面包,少数困难的同学带馒头,大部分同学带糖三角。我是属于带糖三角的。

糖三角是用发面包上红糖,做成三角的形状,蒸熟。好像北京的风俗,只有包糖的时候,才做成三角形。为什么做成三角形,至今对我是一个迷。那时候买糖需要糖票,合作社(小铺)里有白糖和红糖,红糖特别标出来是古巴红糖。我父母是南方人,平时做菜喜欢放糖,所以我家糖历来比较紧张,从来不做糖三角。只有到了春游的时候,才吃一次糖三角,属于奢侈。

听到春游的通知后,我跟我妈说,要春游了,自带午餐,于是我妈就给做糖三角,只做两个,当天晚上不许吃,第二天早晨也不许吃,只能带到春游的地方,等到中午才能吃。

我看着我妈做糖三角。在红糖里面还要掺一些面,我问为什么要掺面,我妈说这样红糖就不会流出来。包好之后,我就守在炉子边,等着蒸熟。这一锅里除了糖三角,还有馒头。蒸熟之后,我妈拿出一个馒头,给我抹上臭豆腐,让我吃,但是糖三角不能吃。直到晚上睡觉,我还琢磨着糖三角。第二天,我妈把糖三角用纸包好,放在我书包里,还一再叮嘱说,到了中午再吃啊。

上学的路上,我不时地用手摸摸糖三角。到了学校,同学们互相打听大家各自带了什么,然后大家还把各家的糖三角拿出来比较,有的大点,有的小的,有的是等边三角,有的是否长三角,看见比较特殊的长三角,大家都乐,觉得好玩。但是谁都不敢现在吃。

临时租用的公共汽车开来了,同学们把糖三角放回书包,集合排队上了车,然后到郊外去春游。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老师说,现在吃饭了。于是大家都迫不及待拿出了自己的糖三角。

我也拿出了自己的糖三角。这两个糖三角是我亲眼看我妈做的,看着它们被蒸熟的,又被我背了半天,已经亲切得不能再亲切了。我张开大嘴吃了他们。真甜,真好吃,还是古巴红糖呢![2007-3-10]

[注:1965年的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大饥饿时期,但是食品供应仍然十分紧张,凭票凭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