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站着挣钱,葛优对钱发誓,太子党如何成为县太爷
文章来源: 看风景2011-01-05 19:59:54
姜文站着挣钱,葛优对钱发誓,太子党如何成为县太爷

在线观看:《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 ---- 赶紧看,随时可能被屏蔽。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1&postID=4319


今年有两部超级贺岁片前后上映,“霸气”十足的姜文三年“磨”一片“磨”出来的《让子弹飞》,贺岁片代名词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这两部片子从制作,到宣传,到上映,都是大“卡司”大手笔,最后都成了吸钱大片。《让子弹飞》还创造了大陆电影上映的诸多票房纪录。

看完了两部大片,发现尽管题材内容相差甚远,但是本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1。既然是贺岁片,那就是奔着人们的钱包来的,以票房为目的。主要是吸引眼球,至于艺术水平,那不是考虑的主要方面。最好是大家都看的大脑短路,使劲呱唧就成了。大腕云集,是冲击票房的不二法门,再加上刻意渲染(或者说生硬插入)的色情,血腥,金钱等,就成为人们的贺岁大餐。

2。要说这两部片子的主题,《让子弹飞》非常直白,就是如何整钱。是站着整,还是跪着整。

有本事,或者有胆量的,就整一个县长干干。如何整?可以骗(骗子葛优),可以抢(土匪姜文),可以买(恶霸周润发),可以是假的变真的,然后就是一个目的,想方设法的捞钱。没有上述本事的,就跪着挣钱(溜须拍马),甚至躺着或爬着挣钱。

《非诚勿扰2》没有直接说钱的事儿,可是秦奋(葛优)能过上那样的生活水准,与勤奋没有一点儿关系,还是在前传里面靠忽悠那个“假发明”发财的。到了这一集,点睛之笔就在于电影刚开始的“离婚典礼”,葛优要求离婚双方,把手按在一厚叠人民币上面,“对钱发誓”,无论如何都不想跟对方过日子了。

在某些地方或某些时候,人们是按圣经对上帝发誓,或者对某某人的画像宣誓。如果说50年前,或者30年前的中国,还是有信仰的中国,那么今天的中国,人们只有对钱发誓了,因为大家都是一切向钱看,金钱是人们心中的上帝和信仰,也是生活和追求的目标。至少多数人是这样的。为理想为信念而奋斗的人,也确实有,但是少数,而且是不受待见的少数派。

3。这两“盘”贺岁大餐,确实香气扑鼻,无数人都抢着看。但是,是否有丰富的营养,还是暗藏着令人不放心的地沟油,或者几氯氰胺?

大明星扮演的女一号(刘嘉玲,尽管没有多少戏份)明白说,“就是想当县长夫人,至于谁是县长都没有关系”:人尽可夫 ---- 可以是土匪抢做的县长(姜文),也可以是骗子伪造的县长(葛优),还有恶霸买来的县长(周润发)。

得,女一号跟男一号,男二号,男N号一样,都是“有奶便是娘”的主儿,甭管怎么做,只要把钱挣了就行。突然想起某人的一句名言,还曾上升到了思想理论的高度,“甭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那理想在哪里?公德在哪里?中华民族老祖宗们倡导的仁义在哪里?礼义廉耻心在哪里?

年轻人和孩子们吃了这样的大餐会有什么营养?

4。主要配角之一的六子,因为被冤枉多吃了一碗凉粉,就自己拿刀子剖腹,从自己的胃里面抓出一碗凉粉,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场面过度血腥就不说了,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或者有什么暗示?为了一点小事,或委屈,就要以死抗争?世道黑暗,随意诬陷,无法证明人的清白?渲染血腥和暴力,帮派,冤冤相报?

姜文与冯小刚,还有后面的策划王朔,都是经历类似的同一代人,都属于北京的部队大院或政府大院里长大的,在无法无天的文革后期形成其世界观。他们都有某种帮派情节(看看这三人作品中,年轻人打群架的场景,那是他们亲身的经历),都有某种自视高于普通人“霸气”和“匪气”,但是缺少了前一代电影人身上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底蕴。把他们的巅峰作品,对比张艺谋的《活着》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壮的《蓝风筝》,还有早一点的谢晋作品《芙蓉镇》与《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那差距是全方位的,巨大而不能逾越的。

《让子弹飞》,有点《红高粱》的影子,却没有后者的正气,只有匪气和邪气。姜文在好导演手里,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是自己导演和制作,就只能是他自己的水平了。

《红高粱》中的的农民拿起武器,是为了抗击侵略的日本鬼子,表现的是一身正气。

《让子弹飞》中的土匪团伙,是为了钱而抢劫列车,随意杀人,杀死的都是炎黄子孙。不光杀人,还霸占女人。这群土匪进城,不是除暴安良,而是为了挣钱。影片里面所有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是土匪,就是骗子,还有恶霸,人尽可夫的婊子,没有一个有一点正气的中国人 -- 难道在姜文的世界里面,这些就是中国人的代表?

《红高粱》与《让子弹飞》的差距,就是姜文与真正的大导演,真正的景点作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本质上的,是姜文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的。

姜文是个很有天分的好演员。在好导演的影片里面,他可以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中国人的英雄。可是他自己的影片,就剩下他自身的本色:一身匪气。

5。姜文也想让他的影片带有时代的色彩,提高社会价值,比如说片头片尾用马来拉火车(列车),来寓意马列主义。本来有强大动力可以快速行驶的列车,非要套上马来拉车,真是很怪异。轰轰烈烈的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在欧亚大陆运行了100年以后,被资本主义复辟了。很多国家和人民白白耽误了几十年时间,再走回头路。东欧重新回到了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加入欧盟。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独立以后都在奋力耕耘自己的资本主义自留田,把几十年搞社会主义耽误的时间赶回来,包括十月革命开创历史纪元的俄国自己。中国在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大步走进市场经济,不管姓社还是姓资,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都可以。我们自己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实质上都不是正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可能比现代的欧美更加像资本主义。

影片最后,还是马拉的列车去浦东,浦东就是上海,就是中国经济起飞的象征。但是,还是要用马拉列车,而不是让列车自己更快速的飞奔。

片中的名句,“就是想当县长夫人,至于谁是县长都没有关系”对比“有奶便是娘”对比 “甭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还有,步子不能大,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 那不是扯淡嘛。

6。最后一点,与当代中国的现实有点关联的,就是电影里面的土匪,骗子,恶霸都可以成为一方主官。特别是那个骗子,凭了一纸假的(或者是买来的)委任状,就可以人五人六的跑到某个县当县长。

当代中国也是这样的,某些商界大亨不是凭了买来的假文凭招摇撞骗吗?两位爬到政坛顶级位置的太子党成员,在30年前不就是凭了老子的关系,搞了一张委任状就成为县太爷吗?其中一位,作为工农兵学员在大学化学系混了三年,出来到中央军委当秘书,然后又突然成为一个山区的县委书记,没两年后又乘马拉列车,晋升到某沿海开放省份,再一路高升到中央。另一位也是靠了一纸委任状,突然从北京空降到东北某县当县长。

7。为什么这样一部电影,官方没有阻止,反而一路绿灯创票房纪录?因为影片的中心思想是钱,以钱为纲,通篇讨论的是如何把钱挣了。如果老百姓被影片熏陶,一切向钱看,一心想着怎么挣钱,特别是,不管站着还是跪着,只要能挣钱就行。大家都一门心思想着站着或跪着或躺着爬着去挣钱,大约就没有多少人理睬刘晓波之流的民主啊改革啊等神马浮云。这几位主创,都是从大院里面长大的,即便不是太子党,也属于类似经历与思想的人,是太子党和当权阶层的自己人,自家子弟。

政权稳固,没有颠覆的危险,大局稳定,这是政府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各级官员们最乐于看到的。

所以,政府希望子弹多飞一会儿。子弹续飞,也是可以想见的。

但是,百姓看着子弹飞来飞去,是好事还是坏事?您自己判断吧。

====================================================================

我看姜文的《让子弹飞》和《鬼子来了》

(ZT) 方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1771h.html?tj=1

近日,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好评如潮。我昨天晚上,赶紧去看。结果,大失所望。我认为,电影《让子弹飞》所表现的虚华、喧闹气氛,是当今浮躁社会的代表,是物欲横流社会风气的演绎。

我非常喜欢姜文的电影,我认为,他是中国电影界最有才华的导演和演员。我认为,艺术家应该拍摄出更能反映社会和民生的佳作,而不是为一个浮躁的社会推波助澜。当今之社会,思想界处于混乱期;“三个代表”和“一个代表”(代表人民索取人民利益)交相辉映、扑朔迷离,让青年一代失去信仰的根基。

此时的文艺工作者更有义务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姜文拍摄的《鬼子来了》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一百年之后,《鬼子来了》也是体现抗日战争最优秀的影片。姜文先生曾经送给我日语、英语、中文版的《鬼子来了》,我是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现在,这些无价之宝都被朋友们借去,不再归还。实在遗憾之极。

姜文拍摄并主演的《寻枪》也非常好,其中伍宇娟的表演也是惟妙惟肖。

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也是优秀影片。凡是优秀的都是人类社会永存的杰作。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看过一场意大利的电影,印象深刻。影片表现一位市长,和意大利黑社会、腐败集团做斗争的影片。市长在腐败集团面前,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角色。影片最后,在一个社会名流的聚会上,在腐败集团、黑社会的头子对市长的狞笑、嘲弄之中,看似无为的市长突然拔出手枪,向黑社会头子那张狞笑的脸上射击。无疑,市长被逮捕了,成了阶下囚。但是,这部意大利影片弘扬了正气,她宣传出“人类的美德是共存的”的这一理念。

姜文的《鬼子来了》在日本国是得了大奖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在中国公映。

《鬼子来了》的剧情,是表现抗日战争末期,河北某偏僻乡村挂家台的老实村民马大三(姜文)迎来棘手难题:某人将分别装有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和汉奸翻译董汉臣的麻袋扔给他,声称不日来取,却迟迟不见其来。厚道的马大三一边将两人当亲爹娘侍奉,一边同村人商议计策,最后决定将两人处死,但终因“天意”不了了之。
  巧舌如簧的董汉臣为自救,设法令挂甲台村民与花屋小三郎签署合约,称将花屋安全送到日方宪兵队后,村民可得到几大车粮食。马大三与众村民兴高采烈赶到宪兵队,将俘虏交由日方,然而日方并无“以其礼还其礼”的教养。

如果拿《让子弹飞》和《鬼子来了》两部影片相比较的话,我认为,《让子弹飞》只不过是一部让人一时亢奋的闹剧;而《鬼子来了》才有长远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

我没有看过《鬼子来了》,但是从别人介绍的故事情节来看,也是一部姜文风格的怪异影片。

河北是被日本鬼子欺压最严重的地方,著名的三光政策就是在这里产生的(抢光,烧光,杀光)。地道战的原形也是发生在这片土地。到了姜文的世界里面,河北村民与日本鬼子的关系好象就大不一样了。是他的世界观有问题,还是他的历史观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