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微信
文章来源: JustTalk2019-07-16 06:40:49

我不知道微信的历史有多久,我自己拥有智能手机并开始使用微信可能是2015年3月,目前我能查找到的最早朋友圈发帖是这个时间。刚开始蛮兴奋的,聊天、看帖,什么都新鲜。建群、发帖、晒美好生活,好不热闹!

我有点强迫症,微信里的发言、转贴,所有红点我都要去看看,我觉得大家提供的信息肯定都有一定的想法,总有一部分值得学习。而且群里众人各抒己见、思辨争论,时常会有提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受。

两三年下来,转载文章开始重复,新文章也没有什么新观点,再加上自2013年开始看书学习,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也逐渐完善,感觉从微信里可以学到的东西并没有太多了。不过辩论依旧,当时还在查经学习,在几个圣经研读群里,非常努力地试图劝说别人。

2018年1月,女儿脚崴了,因为她不肯停止花旗兵的训练和比赛,一个多月,扭伤一直没有怎么好。她经常叨念,我经常劝导。一天凌晨2点,她忽然惊醒说:“我的脚又崴了!”确定真的不是做梦,我怎么也不理解躺着睡觉也可以崴脚!

几个星期以来,一直都在劝说她不要太在意,别紧张兮兮的,要学会放下......那一刻,我霎时体会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我连天天在一起生活、时刻劝解的女儿都改变不了,又怎么可能通过微信上的几句话去改变别人的理念和观点呢?!在此两天前看了个视频,一个天生残疾的17岁男孩,介绍自己追求喜乐平安的三个建议,其中一条说:远离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多与让自己开心的人交往。当天早晨醒来,我退了八、九个群。

退群以后,我基本上就专注自己这个“喜乐平安过日子”的小群,时而活跃,时而平淡,谈不上什么影响和改变,大家诉诉苦,寻求点建议什么的,随意随缘。

虽说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想要影响他人的心态还是没有彻底改变,只是不再抱有太大的期望。我在文学城上有个博客,2016年开始写点记事性的文章,后来有些思考性的。由于大家喜欢用最方便、最快捷的通讯方法--手机,我在2018年4月,让老公帮我设置了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开始在公众号里转述博客里的一些文章。公众号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但的确有不少认同这些观点的人会跟我联系,朋友圈越来越大。

刚有微信不久,儿子就总结说:朋友圈就是晒吃的、秀孩子。朋友们分享生活,我觉得如果不理不看,好像有点不尊重。结果,我是看到红点就点,点了就要评论。随着朋友越来越多,强迫症也还在继续,在微信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突然间我发现这个已经成为一个生活负担。

尤其是2019年年初,在一个相当正规、活跃的学习群里待了一段时间,越发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来照顾家了。五月份,退了学习群,并决定把所有的朋友圈都屏蔽掉,少了很多红点。同时也慢慢体会到,我其实并不需要去了解别人吃什么、玩什么,还是多想想自己该做什么吧!

《The App Generation》里面说,长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的人容易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幸,因为大家贴的都是开心时刻,很少有晒杯底漏的,使看者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别人都很幸福,而自己的生活则困难重重,充满了挑战。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解脱,很可能会造成心理疾病。刚刚读完的《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里面讲述得非常仔细,有很多具体的数据。

还有一个现象,我发现关注了公众号的人其实并没有真的看。如果公众号里的帖不转发到其他的群里,真正看的人似乎只有~15%

我自己也关注一些公众号。在关注期间,我会浏览每一篇文章。关注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没有太多新意,我就取消关注。目前关注的公众号只有7个,从来没有超过10个。

在群里也是,学到一定程度,我会从群里退出。微信只是一个学习、交友的渠道,如果学不到什么,或朋友多到没有精力维护,可能就需要断舍离了。改不了自己的强迫症,只好用被动方法,“眼不见,心不烦”吧。

语言文字的局限性非常大,想要通过几篇文章来产生什么影响,基本上不可能。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但能说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是很多,越来越觉得自己也不过是“车轱辘话来回转”。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都需要打理,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上,在追求精神世界美好的同时,别忘了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顺畅点,早日得喜乐平安,千万不能让微信成为自己的生活负担!(这句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部分可取。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有兴趣请关注我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