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与手抄本-怀旧系列
文章来源: 白塔寺2007-06-01 18:52:45
我是一个不写日记的人。也不是压根儿就没写过。小学四年级以前写过一些,都是关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内容。中学时写过好几大本儿日记,用的本子又厚又大,写的都是些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什么的。上高中后看到那几本充斥着革命豪言壮语的日记,忽然觉得怎么这么幼稚,自己都不愿意看,就在某一个下午把一大堆日记本儿从三楼半的垃圾通道扔下去,从此结束了写日记的历史。

相对于写日记,我中学时更喜欢的是摘抄警句格言,诗歌,文章段落等,有从报纸上和书上抄的,也有从同学的本子上抄的,来源真是五花八门。早期仍是以革命豪言壮语居多,后来逐渐有了变化,多了很多有思想性的,励志的内容。我还大段大段地抄过小说中我喜欢的章节,不是为了练字,是因为看到喜欢的文字不舍得忘了,那时候看到一本好书不容易。摘抄用的是塑料皮的本子,红色或绿色的封面上大都印着革命圣地的图案,写着“日记”二字。本子里面隔一些页就有一张领袖像或革命圣地或工农兵的图片。几年之内我抄了足有十几本。 我还抄过很多歌曲。那时的新电影都是外国的,朝鲜的最多,每当一个新电影出来几乎是第一时间电影插曲就流行开了。歌片在同学中传来传去,我每个歌都抄下来,加上从同学家仅剩的一本外国民歌二百首上抄的部分歌曲,共攒了好几本。

前年回国和我妈一起清理家里的书架和储藏室堆的书本,翻出了一堆我的摘抄本。我们姐妹结婚后都没把小时候的宝贝带走,我妈那儿就成了我们的仓库。这次我把这堆本子都带出来了,闲时翻一翻,从内容的变化能看出时代精神的变迁。有两个本子没有塑料皮,是用纸包的,我无意中拆开其中一张书皮,里面竟是一张五好学生奖状!我对此没有一点印象。看起来那时的学生不评三好而是和解放军一样评五好。

这些东西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许很可笑,可对今天的我来说却意味着很多,可以说它们部分地见证了我的成长之路。真庆幸这些东西当初留在了我妈那儿,才得以保留下来,不然以我的喜新厌旧脾气也许早就把它们扔了。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知道珍惜从前的东西了,是因为我老了吗?

在今天这个拥有复印机和互联网的时代,谁还有耐心手抄?






这就是我那张用来包笔记本的书皮纸,因为包了书皮保存了下来。高中时得过几次三好学生,一张也没留下来。



这是最早的一个本子



后来的本子塑料皮都是这种质量。



这首诗是歌颂雷锋的,叫《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作者魏钢焰,作于1963年4月,抄于1972年12月1日



打开本子发现不少篇幅都打了叉子,都是姚文元的文章,肯定是粉碎四人帮后打的。今天读起来还是很喜欢姚的文章的。


这页的插图是井冈山风光


当时的有单卖笔记本内芯的,可以把用完的笔记本塑料皮拿下来换到新本子上,这种事情现在大概没有了吧?我每次换下来的本子就拿纸包上书皮,这是其中的一张,是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宣传画。



这张也是


这个红卫兵的本子里夹着几张文革前的电影明星剧照。


这两首诗都是看小说《军队的女儿》时抄的,后来还学会了唱第一首的歌,好像是拍电影时谱了曲。
十三四岁的时候,幼稚吗?好像情调还有点儿不对哈。年轻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