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村风情—粮食! 粮食!! 粮食!!!
文章来源: 土村药师2007-06-10 08:07:10

夏天的土村风光是美好的. 广袤的土地上, 是连绵或散在的农田, 假如天公作美, 风调雨顺, 那长满了庄稼的田地如翡翠般镶嵌在土村的周围, 庄稼汉子们在半人高的玉米地里除草施肥, 被太阳晒的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汗水,偶尔有粗口的声音咒骂着不懂人事的燥热的太阳; 而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谷子地里则尽是姑娘媳妇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姑娘媳妇们大都是蹲在地上除草, 间苗.间苗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因为要除去杂草,按一定的间隙留下强壮的谷子苗, 他们慢慢的移动着因蹲时间长而麻木的双腿,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垄垄除的干净间的整齐的谷子苗, 这些小苗就是秋天收获的全部希望. 这个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 这也是为什麽多数是姑娘媳妇来做这类活的原因,因为在庄稼人眼里,玉米地除草属于大田的活计,大田的活计是粗糙的, 是该男人来收拾的,而间谷子苗是小田的活, 小田的活是细腻的, 是该属于妇女们来收拾的. 这可能是土村一种不成文的男女分工吧.

 

在我的记忆中,土村种植的主要庄稼就是玉米和谷子. 除此以外,村民们还种植很多土豆, 土豆大概是比较容易种植的一种亦菜亦粮的庄稼, 在春天把带有嫩芽的土豆块按一定距离种在土地上,基本上不需要怎麽管理,就等着初秋的收获了,在很多村民家里没有粮食的时候,大家寄予希望最大的就是土豆,因为土豆在只有乒乓球大小的时候就有人不耐饥饿去挖了,而其他的庄稼都要等到秋天才能收获. 土村的谷子是很有名的,颗粒饱满,金灿灿的, 谷子磨去壳就是香喷喷的养人的小米.在村里能够常年都能吃到小米的人家并不多, 大部分的人家的饭食都是以玉米或土豆为主. 土村因为靠山并不出产水稻, 所以要是吃大米就要去城里以高价买,而且这种买卖也不是随意进行的, 要有粮票,还要有限制,价钱比任何的粮食都贵, 所以不到万不得以是没有人去买的. 因而平时能吃到香软可口的大米饭无疑是一种梦想. 要是有哪家的老人和孩子生病或者是有娃娃出生的话,大家送的最高级的礼品就是一二斤大米外加几个鸡蛋,已经使主人家感激不尽了. 记得有一年年成很好,爸爸利用为邻县出产大米的地方打了一眼小小的机井作为回报,以和玉米同样的价格为土村换购了2000斤大米, 基本保证每家都能分上几十斤, 结果土村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 很多家里有老人的人真的是含着眼泪来感谢爸爸, 惹得邻村的人也纷纷来找爸爸想办法弄一些大米.在那个年月做这些事情是有投机倒把的嫌疑的, 爸爸无奈只好一一婉拒.

 

更多的时候土村的天气是很干旱的. 太阳把一腔热情一览无余地撒在热辣辣的土地上, 这时土村附近的河里是见不到水的, 无论是玉米苗还是谷子土豆苗,在干热的土地上无精打采的支撑着他们脆弱的生命, 为了秋天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收成, 这时土村的社员们就要担水浇地了. 担水浇地也是另一个比较劳累的活, 土村的很多土地是围绕在村子周围的,但是也有一些农田是散在在离村4-5里远的地方, 在我们没有去土村之前, 这些离村较远的农田也是靠人担水灌溉的.据老乡们说, 往这些地方担水无疑是体力和毅力的挑战! 因为生产队为了不影响秋天的收入, 使这些没人愿意干的活能按时完成, 对于每天每人挑水的数量是有一定的规定的, 而且每家都有定额, 完不成定额就会影响秋天的粮食收入, 有很多没有壮劳力的家庭为了保证秋天的收入不受影响, 不得不和有壮劳力的人家进行劳动交换. 等到爸爸所率领的打井队的师傅们给土村这些离村较远比较贫瘠的土地打了几口机井以后, 那种靠人担水浇地的局面才得以改善.

 

然而无论年成好坏, 土村的孩子们在初夏到盛夏这个季节都不得不放一段时间的假了, 因为农忙, 很多人家需要孩子帮手给地里干活的人送水, 还因为村里的几个老师除了妈妈以外全部都是家在农村, 他们也有自己的自留地需要侍弄而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季节很多的乡亲们家里已经见不到一颗粮食了,或者有为数不多的一点粮食. 土村自己是没有学校的, 土村的孩子要上学是需要到离村6里的邻村去上学, 所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带饭,而那时的乡亲们为了能让自己上学的孩子比较有面子,一般给孩子带的是没有野菜或野菜相对较少的饭. 在农历立夏前后, 土村的很多人家已经不能给孩子准备能拿的出手的饭食, 所以有的孩子就会挨饿. 因此学校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就放假了, 还美其名曰农忙假”, 因此很多人家也就不用给上学的孩子准备饭带了, 这样上学的孩子就既可以帮大人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还可以节省下一点饭吃, 而土村的孩子除了给地里干活的大人送水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挖野菜接济家里.

 

在我读小学的日子里一共经历了3个农忙假. 妈妈为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为了让我学一些在农村生活的本事,因为爸爸妈妈也不确定我们要在农村呆多久,于是在放农忙假的日子里,让我也挎个小篮子和土村的孩子一起挖野菜, 记忆中最受欢迎的是苦菜, 蒲公英和一种叫做猪毛菜的野菜, 这些野菜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他们无毒,可以当饭来吃. 苦菜虽苦,但是用开水烫过掺上少许玉米面蒸, 可以做成美味的苦菜饼, 当然也可以凉拌来吃, 在蔬菜缺乏的季节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因为没有蔬菜, 孩子们体内的维生素严重缺乏,因此土村的孩子大都有口腔溃疡的毛病, 而那个凉拌的苦菜和蒲公英是治疗口腔溃疡的绝佳食品.  多年后当我真的当了药剂师以后, 我才明白蒲公英和苦菜都是中药,民间用来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 那个猪毛菜形状酷似猪毛,却没有苦菜特有的苦, 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因此在所挖的野菜中最受欢迎. 还有那个榆树钱儿, 是榆树的果实, 新鲜的榆树钱儿味道甜丝丝的, 呈嫩绿色,一串串连载树枝上,好象串在一起的铜钱,所以叫榆树钱儿。榆树钱儿可以生吃, 也可以与面粉一起蒸来吃, 我往往是放开肚皮来大吃特吃的.

 

在挖野菜间隙, 孩子们交流最多的就是吃什麽饭和怎样做野菜吃最香, 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夸耀自己的妈妈做野菜饭最香最有经验, 仿佛这样就能填补自己空乏的肠胃. 因为吃实在是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 由于常年肚里缺乏油水,土村的孩子仿佛不知道饥饱, 他们的饭量都奇特的大, 而家里的野菜和粮食仿佛永远也添不饱他们的小小肚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往往是幻想一些能果腹的东西来进行精神会餐. 记得有一次, 我因为吃了爸爸带回来的一个小小的面包而在小伙伴面前吹牛, 若得邻家的一个生病的孩子向她的妈妈大哭大喊要面包, 因为她从来没有吃过面包. 而她的妈妈在家里没有钱的情况下和别人借了4个鸡蛋送到我家,求我的爸爸给她的孩子买个面包回来, 我的妈妈当然没有收她的鸡蛋了,于是特别叮嘱爸爸无论如何在第二天给那个孩子买个面包回来. 傍晚当爸爸下班回来托我给那个孩子把面包送去的时候, 我看到那个小女孩正坐在自家的大门口呆呆的等着,听她的妈妈讲,孩子已经在大门口呆了一整天了,一整天什麽也没吃, 就是眼巴巴的等着爸爸给她买面包回来. 当我回家把这个情况告诉外婆和妈妈的时候, 外婆和妈妈的眼泪马上流了下来. 以后妈妈叮嘱我, 不许和小朋友们吹牛自己吃过的东西.

 

,粮食! 粮食!! 粮食!!! 我在土村生活的日子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眼. 对于缺乏粮食的乡亲们来讲,这魔鬼附体的日子何时是个休?